袁琦
(隆德縣觀莊畜牧獸醫工作站,寧夏隆德 756300)
淺談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策略
袁琦
(隆德縣觀莊畜牧獸醫工作站,寧夏隆德756300)
隨著規模養殖向規模集約化的發展,動物調運日益頻繁,動物疫病復雜多樣,動物疫病應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從源頭加以防范,通過消毒切斷傳播途徑,改變以往被動免疫和藥物保健的防疫機制。
規模場;動物疫病;防控;策略
隨著養殖規模化程度的提高,種畜禽的大量調入,商品動物的頻繁調運,流動性大給動物疫病防控帶來更大的風險和壓力。動物疫病的復雜多變成為制約規模養殖場養殖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為保障動物疫病安全和養殖環境安全,預防動物疫病的發生,降低發病死亡。只有掌握其流行規律,把切斷動物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作為控制疫病的切入點,才能防止其發生流行。成為控制動物疫病,提高規模養殖場養殖效益的重要舉措。
規模養殖場,預防動物疫病,要從源頭抓起,防止動物疫病病原傳入本場放在首要,作為控制動物疫病發生的關鍵措施。
1.1修建規模養殖場必須符合動物防疫條件
動物養殖場要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條件要求分區規劃,生活區、生產區要分開。生產區、病死動物和污物、污水處理區,應嚴格分開并相距一定距離;生產區應按人員、動物、物資單一流向的原則安排建設布局,防止交叉感染;棟與棟之間應有一定距離;凈道和污道應分設,互不交叉;生產區大門口應設置消毒室和消毒池等消毒設施。
1.2做好外調動物的審批
調入動物前,到當地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進行申報審批,經簽字確認后方可調入。調入時到輸出地聯系當地動物監督或疾控機構了解當地動物疫病及當地動物疫病流行情況。并且對調入動物的相關動物疫病進行檢測,取得合格的檢測報告后進行調入。
1.3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動物調入前對隔離圈舍進行徹底的消毒,調入后進行隔離觀察并且做好隔離觀察記錄。動物調入后達到動物疫病最長潛伏期確認健康后才能混群飼養。
1.4完善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規模養殖場都有各自的管理制度,各項制度詳盡完善。但是在制度的落實上,只是一紙空文,在每次動物疫病的控制上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待疫情控制過后,管理層人員很少進行分析調查病原是如何傳入。因此,要有完善的制度,作為管理者應對該場的各項工作制度嚴格落實,把管理人員作為第一要務,把人員管理作為考核內容,只有加強了各飼養階段的預防措施。才能避免疫情傳入。因為每種動物疾病的傳入都是因為工作人員在制度的落實上抱有僥幸心理。最終導致發生動物疫病。
1.5定期開展檢疫和疫情監測
有條件的規模場要定期對養殖畜禽進行監測,做好疫情預警預報,通過疫情監測,及時發現患病動物和病原攜帶者,按相關規定及時清除,防止疫病傳播蔓延。
通過消毒和其他措施,切斷傳播途徑。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滅被病原微生物散播于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殺滅病原存在數量,消滅傳染媒介,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病傳播。
2.1嚴格執行消毒制度
做好預防消毒,消毒工作要嚴格按照消毒程序,用最嚴厲的措施落實制度。把消毒制度的落實必須納入考核的先決條件。
2.1.1預防性消毒是指結合平時的飼養管理對圈舍、場地、用具和飲水等進行定期消毒,以達到預防一般傳染病的目的。預防性消毒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消毒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一個星期消毒一次。
2.1.2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從門口進入通道到最好的污道,完善各個生產環節中消毒程序,消毒是無形的,是需要花費大量資金,人力去做的工作。因為定期消毒,可能致使某種疾病不能傳入和流行,給企業所挽回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2.1.3定期更換消毒藥品消毒藥品要定期更換,不能選擇經濟或者單一的消毒藥品長期使用,以免產生耐藥性,并且及時更換消毒人員,以便因長期工作產生厭倦或懶惰偷懶行為的發生。
2.1.4合理使用消毒濃度正確使用消毒藥品?,是按照消毒藥說明書上的要求濃度稀釋進行消毒,使用正確的消毒方法進行消毒。
2.2做好進出場管理
禁止閑雜人員和車輛進入,必須進入時,一定要嚴格消毒。
2.3消滅傳播源媒介
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殺滅蚊、蠅、蜱、虻等媒介昆蟲和鼠類,在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傳染病流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要根據不同疫病的傳入媒介和發病季節,采取多種方法消滅中介的存在,防止傳入疫病。
2.4實行“全進全出”
飼養同一圈舍的畜禽,實行全進全出,同一飼養圈舍動物出欄后,徹底清掃后,嚴格消毒、空圈放置半個月以上,進行消毒后,飼養另一批畜禽,這樣可消除連續感染、交叉感染。
3.1做好免疫工作
一個好的規模養殖場應該把免疫作為疫病防控的最后屏障,因為前兩項工作嚴格落實,免疫工作只是進行凈化或預防性的免疫。
3.2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據當地動物疫病流行態勢,制定該場科學的免疫程序,管理者應該理性看待免疫程序,不是照本納入,應該通過獸醫實驗室介入,通過化驗室檢測和當地流行病種做一個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減少疫病防控資金的投入。
3.3定期進行免疫檢測
通過免疫最終是預防動物疫病,花費人力物力所做的工作,應該定期對抗體水平定期檢測,隨時對養殖場情況進行提出整改意見。
3.4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畜禽抗病能力
科學飼養,飼喂全價優質飼料,滿足動物生長、發育、繁育和生長需要。動物圈舍保持適宜的溫度、適宜的濕度、適宜的光照、做好通風,減少應激反應的發生,增強動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5隔離和治療
隔離病畜和可疑感染的病畜是防治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為了控制傳染病,防止健康畜受到感染,以便將疫情控制最少范圍內加以就地撲滅。因此在發生傳染病時,應首先應逐頭進行臨床癥狀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將全部受檢家畜分為病畜、可疑感染家畜,以便分別對待。
總之,為了確保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的發生,發揮養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應該從動物疫病傳入的三個環節為抓手,把管理作為主要來抓,著力從做好管理,從病原的傳入和切斷傳染途徑方面進行疫病防控,從易感動物方面予以保護,建立生物隔離帶,才能終止減少動物疫病的發生流行。
(編輯:趙鵬飛)
[S851.32]
A
1006-799X(2016)15-0047-02
袁琦(1972-),男,寧夏隆德人,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情監測和規模養殖場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