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金(隴西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甘肅 隴西 748100)
隴西縣漁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張萬金
(隴西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甘肅 隴西 748100)
本文就隴西縣當前漁業發展的現狀、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發展規劃做了闡述,為下階段隴西縣漁業進一步的發展做參考。
漁業;旅游業;經濟效益;發展規劃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人們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都市居民渴望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日益迫切。隴西縣漁業適應形勢、轉變方式,逐漸形成了與旅游觀光業、休閑垂釣業、燒烤餐飲、林果采摘、土產品品嘗、中藥材保健品采購、水上劃船、水邊住宿等相結合的休閑漁業,給游人提供“玩水邊、吃水邊、住水邊”的漁村環境,既增加了漁業產值,又帶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漁業已經從傳統的漁業養殖發展為集養殖、垂釣、餐飲、休閑、觀賞為一體的休閑漁業類型,是隴西縣漁業發展與旅游業結合的新亮點。
1.1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隴西縣擁有休閑漁業養殖場14家,其中永昌農民專業合作社、甘肅浩發農業公司漁業園已順利創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永昌生態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已成功創建為全國健康養殖示范場。經營規模13.33 hm2,吸引了各地的漁業愛好者前來觀光垂釣、旅游觀景,輻射帶動周邊養殖戶參與水產養殖、苗種培育、加工銷售等行業,成為當地休閑漁業、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發展的新亮點。
1.2休閑觀光漁業與旅游、中藥材文化有機結合
隴西縣休閑漁業發展與“李氏文化’”旅游項目“西部藥都”中藥材文化產業的發展有機結合,成為隴西集休閑、旅游、垂釣、娛樂為一體的休閑旅游生態鏈,帶動了該縣文化經濟的發展。
1.3垂釣、餐飲相結合
將垂釣與餐飲有機結合,一舉多得,既滿足了游客參與垂釣的好奇心理,也滿足了消費者品嘗特色水產品的需求,既飽了眼福又滿足了口福,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林果、中藥材保健產品的銷售,滿足了旅游者的購物袋,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發展前景良好。
1.4休閑漁業多元化發展
在池塘養殖發展的同時,休閑漁業的發展開始走進千家萬戶、辦公場所、酒店,產業多元化發展,鏈條進一步延長,出現了購置水族箱室內養殖觀賞魚的熱潮,觀賞魚買賣市場增多,目前全縣已有10多家觀賞魚、漁具買賣經營場所,經營不同檔次的觀賞魚、觀賞魚飼料、水族器械、垂釣用具。同時魚療養生也是現代漁業發展的亮點,已有一家魚療養生館落戶該縣,為都市人民緩解疲勞、休閑娛樂提供了便利的場所。
2.1氣候資源條件
隴西地處內陸,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降水量445.8 mm,蒸發量1 440 mm。年平均日照時數2 292 h。城區年平均氣溫7.7℃,極端氣溫最高31.5℃,最低-21.5℃。年平均無霜期146 d,絕對無霜期97 d。
2.2水資源條件
隴西縣地表水、入境水9 750萬m3,自產水8 012 萬m3。水資源總量1.78億m3,年總開采量可達3 300 萬m3,城區人均占有水資源65.8 m3,目前年開采量為1 700萬m3,僅占可開采量的50%。渭河流經縣內46.1km,南北7條支流均有灌溉之利。城區位于渭河川區,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引洮工程貫穿境內南北各鄉鎮,為水產養殖業、休閑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北川大咸河流域具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可以發展地方魚種養殖,為休閑垂釣場提供優質魚種。遼西河流域、昌谷河流域、碧鹽鎮黃鸝溝流域、科羊河具有豐富的冷水資源和大面積的沼澤地和灘涂地,可以發展亞冷性魚類養殖。
2.3惠漁政策支持
《定西市關于進一步加強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定西市十三五漁業發展規劃》,《隴西縣關于加快畜草產業發展意見》和《隴西縣畜草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將漁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為隴西縣發展生態休閑漁業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政策條件。
2.4引洮工程的實施
引洮工程為隴西縣漁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從根本上解決了隴西縣休閑漁業發展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為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將會帶來更大的投資和建設機遇。
3.1漁業養殖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
大部分養殖戶養殖品種單一,養殖結構不合理,主要以草魚、鯉魚養殖為主,少數養殖戶搭配花白鰱,優質經濟魚類的養殖數量很少,縣內沒有魚種和商品魚養殖專業戶少,休閑漁業養殖場的魚類僅僅滿足于自給自足,部分垂釣點只能引進外地魚類,成活率低、魚肉口感品質風味差。
3.2漁業產量產值占畜牧業比重不高
養殖戶購進增氧設備、采取高產高效的養殖方式,目前產量達到12 000~15 000 kg/hm2,但與養殖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還較大,2014年全年銷售商品魚252 t,銷售收入500萬元,2015年商品魚銷售達300 t,實現銷售收入600萬元。漁業產量產值逐年增加,但其在畜牧產業中所占僅為0.25%。
3.3漁業生產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為切實加強魚類安全生產及魚塘安全工作,提高魚類(包括苗種)質量,保證養魚戶及魚塘周邊群眾利益,縣漁政監督管理站多次深入養殖基地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并與養殖業主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發放用藥規范告知書,養殖戶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大部分養殖場安裝了醒目的安全標志牌。但有少數養殖戶安全生產意識淡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有待進一步加強教育。
4.1立足資源優勢,建設多種類型的休閑漁業基地
一是依托現有的山莊、度假村,合理規劃、建設一批環境優雅、設備完善,集旅游、垂釣、水上游玩、住宿為一體的休閑漁業基地。二是把渭水情等現有的養殖場,建設成為回歸自然、田園生活、具有林區濃郁生活氣息的休閑漁業基地。
4.2制定優惠政策,扶持休閑漁業發展壯大
抓好資源整合,做好省市縣級項目立項申報,爭取上級扶持;建議政府出臺休閑漁業發展相應的扶持政策,從招商、立項、審批等方面給予支持,吸引多客商選擇在隴西縣投資休閑漁業建設。
4.3發揮區域優勢,發展餐飲休閑
以“隴西浩發山莊”、“渭水情漁業山莊”、“永昌農民專業合租社”為示范,建設高標準、上規模的水上餐廳,購置各種水上交通工具、養殖場區懸掛魚燈。并開發全魚宴、魚小吃、魚餅、魚燒烤等各種特色魚宴。增設漁船、漁網、漁具,讓游客體驗漁村生活、享受做漁民的樂趣。
4.4健康監管、確保休閑漁業健康發展
為確保隴西縣休閑漁業健康發展,漁業行政管理站必須加強團隊建設、做到執法人員專職,執法隊伍定期巡查、加強監管力度,保護好垂釣者和經營者的權益,處理可能發生的糾風。定期開展漁業養殖新技術培訓,提高養殖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能力素質以及經營管理能力,突出農家田園的特色,展現田園風光的魅力,加強休閑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水域灘涂使用,穩定水域灘涂的使用制度,保護好漁民的合法權益,為全縣休閑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4.5構筑服務平臺、為休閑漁業做好技術支撐
組織漁業服務團隊,通過網絡信息,高效運轉,多方聯系,篩選一批無公害漁業養殖基地,為休閑垂釣基地落實質優價廉的垂釣用魚。通過培訓指導養殖基地科學養殖、合理消毒,為休閑漁業經營者提供堅實的技術服務。積極引進漁業新技術,采用二微技術即微生態凈水技術、微孔增氧技術實現大宗漁業養殖場高產。
利用農機局補貼政策,積極引導農戶購進魚用顆粒飼料加工設備,利用隴西“西部藥都”、“藥材之鄉”的美譽,提供配方,自主加工添加中藥材促長劑的顆粒飼料,降低飼料成本,打造隴西藥膳特色魚產品。
(編輯:趙鵬飛)
F326.4
A
1006-799X(2016)11-0127-02
張萬金(1979-),男,甘肅隴西人,主要從事漁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