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霜(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畜牧獸醫站,廣東 中山 528463)
?
淺談動物防疫、產地檢疫、屠宰檢疫三者的關系
胡仁霜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畜牧獸醫站,廣東 中山 528463)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各種各樣的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層出不窮,成了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當今社會上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困擾,其中豬肉的生產問題首當其沖,最令人擔憂,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豬肉成了各家各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但是由于豬肉的需求量大增,動物檢疫、產地免疫、屠宰方面的達標率下降了許多,肉類的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就動物檢疫、產地免疫、屠宰檢疫三者的關系展開討論,希望給光大消費者敲響警鐘,從食品源頭杜絕安全隱患,讓消費者都能吃到放心肉類食品。
關鍵詞:動物防疫;產地檢疫;屠宰檢疫
動物衛生安全問題一直都是當今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其中影響食品安全問題最大的因素就是動物疾病的流行,動物疾病的流行和蔓延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還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損失,有些養殖戶為了降低自己的損失就將這些病死的豬肉不做銷毀處理,而是讓病豬肉流向市場,這樣的做法會嚴重的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按照法律規定,當養殖場內出現大規模的動物流行性疾病的時候,養殖場要及時做好防護和管理的準備措施,避免疫情的快速蔓延,而且要對病死的動物做出妥善的處理,堅決不能讓病豬肉流入市場。
由于我國市場需要的肉類食品比較多,養殖場養殖的動物數量也是很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困擾防疫人員的動物流行性疾病,動物流行性疾病會對肉類食品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也是食品安全的隱患,所以,這就對防疫人員的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防疫人員要針對動物流行性疾病做好動物防疫的工作,同時產地檢疫質量的達標率和屠宰檢疫的肉質問題都是導致動物疾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三個方面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想要嚴格控制當前的社會發展中動物的疾病不斷的流行,就要將三個方面的工作都做到位,如果三個方面的工作有一個方面沒有做到位,就不能很好的控制動物疫病,導致嚴重的肉類安全問題。
動物流行疾病發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大多數的流行病發作原因從養殖、飼料喂養及疾控預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能夠更為直觀的發現三者之間的利害關系,從而做好動物疫情的防疫工作。
2.1動物的養殖管理有待完善
隨著我國養殖業的飛速發展,各地養殖場的規模不斷擴大,而養殖場為了節約養殖費用,壓縮成本就不會擴大圈舍的面積,導致大量的動物集中養殖在一個狹小的面積內,動物養殖密度過大就會造成防疫工作開展困難,一旦有了疫情就會在動物之間迅速蔓延,而且養殖場用的飼料一般都是比較低劣的,動物吃了這種劣質的飼料不但吸收不到充分的營養,反而會造成嚴重的消化問題,繼而導致動物的免疫能力下降,動物的抗病能力一旦下降,就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導致動物流行病的爆發,而養殖場卻對動物的防疫管理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增加動物的產量才是最重要的,動物的防疫工作是不重要的。
2.2種豬的引進不合理,種群的繁殖不能正常進行
動物種群的和諧發展發展離不開種類的引進和種群的正常繁殖,養殖場要重視種群的繁殖發展,合理分群,疾病普查等一系列重點問題,養殖場的規模越來越大,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大規模的養殖場往往會選擇生產潛力巨大的種群,而忽略了種群的自我發展能力,種群的自我發展一旦被破壞往往會導致動物的免疫能力低下,這就給動物種群埋下了健康隱患[1]。
2.3對種群的疾病防控措施不到位
種群疾病的防控措施需要養殖戶和監管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但我國養殖行業的現狀是養殖場以及散養戶都不能正確的意識到種群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如果出現死亡動物,養殖戶都會自行處理而不向有關部門進行匯報,另外,我國的動物防疫機構的監管檢查力度也不是很強,對于動物免疫方面也沒有詳細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所以就導致了當前養殖場的動物防疫工作不到位,動物疾病高發,病死的動物流向市場,威脅人民的健康。
動物防疫、產地檢疫、屠宰檢疫三者之間是緊密相關的,如果有一方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勢必會影響另一方的工作的開展,因此,在動物防疫方面,要對養殖戶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養殖戶的概念意識,讓養殖戶意識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隱患,另外,衛生防疫部門要加強監管檢查的工作,對養殖戶加大監察的力度,也要加強防疫工作的宣傳工作,幫助養殖戶做好動物防疫工作,提高養殖戶的法律意識,對病死的動物做集中處理,達到無公害、無污染的工作要求,堅決杜絕病死的動物做成肉類食品流向市場[2]。
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關系著千家萬戶,要保證肉類食品的安全首先就要做好動物防疫工作,而動物防疫與產地檢疫、屠宰檢疫之間又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想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就要統籌協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對待動物流行病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防止疫情在動物之間進行蔓延,繼而要做好動物的檢驗工作,保證流向市場的肉類食品都是安全的,合格的[3]。
參考文獻:
[1]楊典成,翟明亮,葛興芳,等.不同季節圈養麋鹿免疫和應激水平的變化及相關性[J].四川動物,2014,(5).
[2]徐德立,王德華.生態免疫學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12,(19).
[3]喬立橋,張力杰,王連忠.如何做好基層動物衛生防疫工作[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6).
(編輯:李善祥)
中圖分類號:D922.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799X(2016)06-0015-01
作者簡介:胡仁霜(1974-),女,湖北隨州人,獸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檢疫和衛生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