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輝
(凌海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錦州 121200)
?
水利規劃建設項目實施效益探究
楊艷輝
(凌海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錦州 121200)
摘要: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遼寧省在“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水利工程59項,其中續建31項,新建28項。工程項目全部實施后,改善了全省的生態環境,減少了水環境的污染,調整了產業結構,繁榮了市場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對遼寧省的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水利工程;規劃項目;工程建設;效果;遼寧省
1基本概況
遼寧省是我國東北地區南部的一個沿海省份。地理坐標為E118°53′~125°46′,N38°43′~43°26′之間,東南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相望,南臨黃海和渤海,西北與內蒙古接壤,西南與河北省毗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吉林省相鄰,南北寬約530 km,東西長約574 km,全省總土地面積14.80 萬 km2,地貌結構大體呈“六山一水三分田”。遼寧省南部為伸入我國渤海、黃海的遼東半島,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山海關,海岸線總長2 920 km(其中大陸岸線2 292.4 km),占全國海岸線總長的12%,沿海有大小島嶼266個[2]。
2規劃項目及投資計劃
2.1規劃項目及投資
“十三五”期間,遼寧省規劃項目共59項,其中續建31項,新建28項。
按專業分:防洪減災工程18項,其中續建項目12項,新建項目6項;水資源配置工程15項,其中續建項目7項,新建項目8項;農村水利工程8項,其中續建項目3項,新建項目5項;水土保持與河湖生態修復工程15項,其中續建項目6項,新建項目9項;其他工程3項,為續建項目[3]。
“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672.19億元,其中擬爭取中央投資330.01億元,占總投資的49.1%;需地方投資159.17億元,占23.7%;銀行貸款148.11億元,占總投資的22.0%;吸引社會資本34.90億元,占總投資的5.2%。
按照建設任務分類,防洪減災工程投資55.05億元,水資源配置工程投資377.07億元,農村水利工程投資167.98億元,水土保持與河湖生態修復工程投資42.48億元,其他工程投資29.62億元,分別占總投資的8.2%、56.1%、25.0%、6.3%、4.4%。
2.2資金籌措方案
根據國發[2014]28號《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明確指出“在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扶貧開發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時,比照西部地區補助標準執行”。中央投資補助的項目,省級投資外力爭不安排或少安排縣級配套投資;國家或地方立項審批的水利項目,地方配套資本金不足時,可申請國家發改委專項債券(補貼后利率1%~2%),抵頂資本金[4]。
3項目實施效果分析
3.1項目實施安排
在“十三五”期間,優先安排實施由“十二五”結轉下來的和已列入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項目。
繼續實施遼河干流河道整治工程、本溪市觀音閣水庫輸水工程、綏中猴山水庫及遼西北供水工程等項目;完成遼西北供水二期工程和ZCJH防洪護岸二期工程;力爭在“十三五”末開工建設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二步工程、東水濟遼南線工程和朝陽市3縣供水工程。
對已列入國家流域面積3 000 km2以上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中的16條河,按照續建和新建的建設性質區別,應優先安排續建的渾河、太子河、HJ、大洋河、柳河、老哈河、大凌河和小凌河8條河流的治理項目。
重視民生水利,工程項目要優先安排。安排農村飲水工程和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切實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完成列入《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總體方案》中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優先安排葠窩、佛寺、南城子、紅河等水庫的除險加固項目;完成列入《全國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總體方案》中的33座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和后續列入總體方案水閘除險加固建設任務;完成9座大型灌區的節水改造和16座大型灌排泵站改造工程;安排33 萬 hm2水田水源及田間改造工程;安排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程項目。
實施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優先安排建設桓仁攔污閘工程,采用PPP模式適時實施清河、柴河和大伙房攔污閘工程,并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全面開展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加強監督、檢測與管理,控制人為水土流失,并進行集中連片治理;完成水利信息平臺建設(包括基礎設施系統、應用系統及保障系統建設)[5-7]。
3.2實施效果分析
3.2.1經濟效益分析
3.2.1.1防洪抗旱減災效益
通過實施江河治理與生態建設工程、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海堤工程等,大型河流主要河段防洪標準達到50~100 a一遇,重點中小河流主要河段防洪標準達到10~20 a一遇;城市防洪標準提高到100 a一遇以上,縣級城市防洪標準達到20~50 a一遇。可保護耕地360 萬 hm2,保護城市及鄉鎮、村屯人口總計3665.3萬人,同時保護遼寧省內大部分鐵路、公路、輸電線路及油井設施等。
3.2.1.2城市供水效益
通過建設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二步工程、遼西北供水工程、遼西北供水二期工程、東水濟遼南線供水工程、本溪市觀音閣水庫輸水工程、清河水庫取水供水頭部及輸水工程、朝陽市3縣供水工程、猴山水庫、大雅河水利樞紐工程、盤龍寺水庫、大川頭水庫等大中型城市供水水源工程,以及城鎮供水工程,到2020年可新增供水能力28 億 m3,年供水效益為70億元。
3.2.1.3灌溉工程效益
規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2.27 萬 hm2,其中糧食作物11.07 萬 hm2,畝均增產按9 000 kg計算,可增加糧食產量99.5 萬 t,平實現灌溉效益12億元。
3.2.1.4治澇效益
規劃對臺安遼渾蒲區域泵站、遼繞區域泵站2處共16座大型灌溉排水泵站進行改造,改善排澇面積2.23 萬 hm2,排澇效益達1284萬元。通過對全省澇區治理,可改善治澇耕地面積33 萬 hm2,增加效益1.2億元。
3.2.1.5水力發電效益
規劃建設水利發電項目,可新增裝機容量12.74萬千瓦,增加發電量3.6 億 kW時,年發電效益1.19億元。
3.2.1.6移民后期扶持效益
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的實施,對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通過避險解困等精準、有效的措施促進貧困移民脫貧解困,通過生產開發、二三產業和移民技能培訓等措施促進移民就業、增加移民收入[8-10]。
3.2.2生態效益分析
通過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區的生態環境將明顯改善,農、林、牧用地結構得到合理調整,基本做到農、林、牧諸業并舉,綜合發展。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實施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壤中的水環境和理化性質,以及區域小氣候,為植物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可使植被覆蓋度迅速增加,加快山區生態環境建設步伐,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
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實施后,減少滲漏,增加閘(壩)前集水面積,使區域濕地面積增加,使工程與周圍景觀融為一體,兼顧雨洪調節,可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和水環境,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
隨著水庫后期移民扶持項目的全面落實,水庫區及移民安置區的環境將大有改觀,社會、經濟、環境和諧發展,移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通過對環境的綜合治理和有效利用,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優勢,使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立體農業、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同步發展,高附加值農業及綠色食品業規模將不斷壯大。移民安置地將逐步變成一個經濟發展快,文明富裕、環境優美的新村[11-13]。
3.2.3社會效益分析
實施大江大河治理及海堤防建設等可顯著提高各河的行洪能力,保護河道兩岸的農田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通過河道綜合治理和生態建設,有利于提高抗御洪災的能力,同時還有助于改善河流生態環境。
通過建設跨流域調水和新建水源工程,其中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建成后,屆時將向渾太地區撫順、沈陽、本溪、遼陽、鞍山、營口等城市提供生活與工業供水保障;遼西北供水工程及遼西北供水二期建成后,可以徹底解決遼西北地區的城市用水問題,同時也可以補充農業和生態用水,為“突破遼西北”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快速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東水濟遼南線供水工程建成后,可解決大連市遠期缺水問題并改善大連市的水環境。
通過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建立起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合理配置的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使小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地表徑流能力增強,減少下游防洪壓力和水害造成的間、直接損失。減少對江河、水庫水質污染。調整產業結構,繁榮市場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使工農業發展走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水庫后期移民扶持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將使移民村的道路交通、社會事業等公益項目得到很大改觀,為促進廣大移民安居樂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有利條件;多種經營項目的開發,將帶動廣大移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移民生活水平,減少貧困戶,促進共同致富;移民科技扶持力度的加強,將有效地提高庫區移民的科技意識和專業技能,為庫區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廣大移民在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精神生活也會更加豐富多彩[14]。
4結語
遼寧省在“十三五”期間實施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將使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有一個質的飛躍,改善了全省的生態環境,減少了水環境的污染,調整了產業結構,繁榮了市場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琪,沙魯生.全國鄉鎮供水2000年發展規劃[J].水利規劃與設計,1997(02):6-10.
[2]宗同娟.獻縣樞紐除險加固工程規劃設計階段建管結合效果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3):22-24.
[3]賈永勤,段疆.黑河治理項目管理模式及效果[J].水利規劃與設計,2006(06):37-40.
[4]陳巖,鄭垂勇,王蕾.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20):5159-5160,5164.
[5]劉紅兵.水利工程項目經濟評價及其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5(17):46,70.
[6]樊甲忍,武華.淺談水利工程項目經濟評價中應考慮的因素[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06):199-200.
[7]張淑華,田圃德.關于水利建設項目社會評價的研究[J].水利經濟,1998(06):22-27.
[8]祝爭科.淺論水利項目經濟分析及財務評價[J].陜西水利水電技術,2005(01):61-64.
[9]唐凌旭.新時期加強地方水利規劃工作思考[J].江西建材,2014(16):78-80.
[10]何靜.水利規劃與建設方針的核心與實施[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3(11):88-90.
[11]陳瑤.貴州水利規劃發展與存在問題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01):56-57.
[12]張國浩,溫首威.新形勢下水利規劃工作探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3(08):11-12.
[13]劉霞.關于廣東水利規劃工作的認識[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3(05):36-38.
[14]李向光.如何做好水利規劃工作[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1):21-23.
中圖分類號:TV212
文獻標識碼:B
[作者簡介]楊艷輝(1972-),女,遼寧凌海人,工程師,從事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等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12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3-01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