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你沒出去借錢的時候,可能覺得自己面子挺大,但當你創業資金不夠,想借100萬卻只借到20萬的時候,你才會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幾斤幾兩。一個企業家的身價高低看的往往不是富豪榜上的排名,很多時候要看他落難時能借到多少錢。
天下創業者的共同點是沒錢。沒錢要變成有錢,這才是創業的動力。有錢的人早就趴在錢上睡覺了。但是,錢在別人口袋里,怎么才能跑到你的口袋里呢?
我認為,謀人錢財其難度僅次于奪人貞操。
但是為什么有人會成功?憑什么人家愿意把錢給你保管,讓你做事,最后掙了錢還留一部分利潤給你?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
我和幾個朋友一起開始創業的時候也沒錢,連生活費都沒有。我們所有人一起湊,也只有3萬塊錢,我們拿著這筆錢去辦了執照,最后還剩下幾百塊錢。我們幾個人就坐在海南的馬路牙子上,和今天的農民工一樣。
一想真是“錢路茫茫”,幾萬塊只換來一張執照,除此之外什么也沒有。但再一想,已經欠了這么多錢了,繼續做下去無非再繼續欠。所以我們決定還是繼續做。
借錢本身就有兩大挑戰,一個是把腰彎下來,一個是誠實守信。
有一次,我向一個人借10萬塊錢,對方要一個人來做擔保。于是我就想請人吃頓飯,然后讓他幫忙做這個擔保。但當時我又沒什么錢,于是就把這個人叫到家里來做飯吃。我當時借住在陜西老鄉張維迎的家里,那是一個在15樓的小房間。結果那人喝了點酒就睡著了,直到后半夜才醒過來,我就帶他到旁邊的大鐘寺酒店睡覺。開房時,我一摸口袋里沒有錢,就對他說:“不好意思,您先墊上,結賬的時候我再來。”
其實當時我的內心極其糾結,畢竟我以前在機關工作,在公家單位,怎么說也是個廟里的小神,而借錢這件事,挑戰的其實是人的自尊心。
人都希望自己站著,但是有時候你會發現,人也需要彎腰下跪,甚至是趴下。人生還需要做各種姿勢,跪著、蹲著也是一種姿勢。心大是非就小,心小是非就大。遇到這種情況,我經常安慰自己:“就當自己蹲了一會兒,咱們陜西人蹲習慣了,蹲著也挺好的。”見皇上見多了,下跪也會變成習慣。
第二天,我借錢付了房費,他答應了做擔保,我借到了錢。
為什么別人愿意把錢借給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你誠實。在賺錢之后,我們原來答應別人的事情都做到了,而且別人遇到困難,我們也涌泉相報。
當然,借錢時也要注意一些溝通技巧,比如,我去找借錢人之前,都會先找朋友把要說的話來回演練幾遍,看是否能表達清楚。特別要注意前三分鐘的對話內容,因為它常常會直接決定這場對話的氣氛。
很多創業者不愿意求人,苦于放不下身段來求人。那怎么叫“求”呢?其實那可以叫“交流”,交流“求人和被求的經驗”。過了自己這一關,再加上本身誠實的素質,錢就來了。
(王傳生摘自新浪網風馬牛社區的博客,黎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