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祥
郭增善,號三養齋齋主。1956年生,畢業于中國書法函授大學,拜師卜希陽大師門下。曾獲2004年第6屆全國硬筆書法文華杯優秀獎、青海省硬筆書法大獎賽優秀獎,作品被收錄出版,獲得東方書畫研究院院士稱號。2004年獲全國第20屆毛筆大獎賽三等獎。現為中國公共關系學會藝術委員會會員,北京市朝陽區詩書畫研究會會員?,F供職于北京工業大學。
提到郭先生,就是郭增善郭老師,在北京工業大學認識他的人不少。1976年他調入校圖書館,工作之余他愛上了書法,一有閑暇他總要臨摹字帖,尤其是對草書更是愛不釋手,談論起來滔滔不絕。
1985年他在天津采購外文圖書時,偶遇天津硬筆書法協會秘書長孫立華,臨別時孫立華贈給他親筆寫的硬筆書法作品和幾本硬筆書法字帖。回校后他就照此練了半年多時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每年都要到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書市專門購買字帖并長年堅持臨摹不停,又深得大師們的指點,精進神速。郭先生遍臨漢隸以來各朝代書家名帖,細心領悟王羲之、顏真卿、趙孟、文徵明之書法深奧,他還對唐代孫過庭的《書譜》和近代于右任的《千字文》草書情有獨鐘。
1998年,郭先生開始在中國書法函授大學學習,2000年畢業。由此系統地學習了《中國書法史》和書法教育理論,而后他又開始研讀古人論書專著,全面了解中國文字的發展歷史,掌握書法三要素——筆法、筆勢、筆意的實際應用,還懂得了在書法作品中有些漢字上下、左右可以互換的特點。如“胸”字,可上下互換,“”字可左右互換,由此可窺見他對草書字體的尋根追底。
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傳承著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它具有音樂的韻律、繪畫的優美、詩歌的意境、舞蹈的激情、太極的旋動。郭先生的草書靈動飄逸,瀟灑奔放,在他的草書作品中,你能感到音樂的節奏,這得益于他青少年時拉二胡、小提琴的經歷。他的繪畫也不錯,特別是他畫的猴子和鴨子十分逼真。同時,他多才多藝,其詩歌朗誦更是博得眾人稱贊。在工大舉行的歌舞聯歡會上他擔任指揮并參加校合唱團20余年,他還擔任著北工大書協秘書長。
2002年郭先生閱讀了北京市書協主席林岫論書法的文章后,決定將自己的齋號定為“三養齋”,即學識養眼、技法養手、道德養心的“三養”追求。自此他以“三養”為座右銘,將自己的草書寫得更上一層樓。喜慶婚禮、喬遷之喜、同學聚會、書寫挽聯者都來向他求字,他從來沒有推辭過,有時蹲在家里地上一寫就好幾個小時。
2012年,郭先生通過多年的習書實踐,得出了自己的認識:“其一,學書在脫俗,即無低俗之感,要有法度之美,先承古人之法;其二,不斷增加自己的修養和學識;其三,不斷豐富自身的閱歷,以我之意便脫俗。”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要做到理通、力遒、韻勝、形美。書法的最高境界是抒情達意,要做到這個是極其艱難的。
2013年,在北京高校“踐行北京精神,倡導廉潔修身”書畫、攝影大賽上,郭先生寫的草書對聯 “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天地有鬼神”獲得書法類的第一名。他之所以獲得第一名,是因為句中蘊涵了深刻的哲理,對現實社會很有教育意義。此外,郭先生寫的另一副對聯“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也受到各界好評。
2015年,為迎接中國蘇州第5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國藝術家協會書畫研究會與中國乒協合作創作編輯出版了《弘揚中國乒乓精神,展示當代書畫魅力——國球的輝煌大型珍藏冊續集》。此書是“中國乒乓精神”和書畫的互動,是精神與藝術的融合,既是當代書畫名家的精品集,也是愛國主義的教科書。它的出版極大鼓舞和激勵了乒乓健兒和全體運動員發揚“中國乒乓精神”,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再創輝煌。同時也極大推動了世界乒乓運動的新發展。在本書中,作為中國藝術家協會書畫研究會副秘書長的郭先生也獻上了自己的墨寶,以此將中國的乒乓精神和中國的書畫藝術傳向全世界,灑滿人間。
有付出就有收獲,有堅持就有成果。經過幾十年的草書實踐,郭先生的草書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慕名來淘他的草書的人越來越多。再過幾個月他就退休了,圖書館是他工作了一輩子的地方,也是他閑暇練筆、揮毫潑墨的地方,更是他勤讀苦寫、成就明天的地方。
郭先生說:“我就是喜歡草書,我追求的是把中國的草書傳承下去,我會永不放棄,再堅持幾十年,潛心草書,以待無名?!?/p>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