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科技小發明
發明創造很難,要想象、設計、制作出一個全世界不曾有過的東西則更難;發明創造很簡單,只要你基本功扎實,肯動腦筋,掌握了發明創造的方法和規律,其實發明創造一點也不難。下面,就請夏爵生老師為我們講一講發明創造的規律和技法,讓我們一起來創新、創造吧!
一、科技小發明的定義
科技小發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學習、生活、勞動中,對那些感覺到用起來不稱心、不方便的東西或方法,運用自己學過的科學知識,設計、制造出目前還沒有的、更稱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發明比較起來,解決的問題比較單一,使用的材料比較好找,所花的經費也不多,所以稱為小發明。
二、科技小發明的原則
1.新穎性。就是選取的小發明課題必須是前所未有的新東西,這是科技小發明的本質特征。
具體來說,小發明作品的主體結構及原理、方法應是獨立思考、與眾不同的。如果只是外形不同,其主體結構、原理、方法與社會上已有的產品基本相同,也不具有新穎性。如四川遂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的李宇航和肖尚摯同學發明的“多功能手電”,在手電中增加了后置照明功能、音樂播放功能,解決了鄉村人夜間行走的不便,單人行膽怯等問題。該發明在2015年第十二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評選四川省初賽中榮獲一等獎。四川遂寧蓬萊小學四年級漆奎岑發明的“新型童車”,解決了在低洼不平、陡坡、上坎等不同路面安全行駛的問題。該發明獲四川省一等獎及全國三等獎。四川遂寧蓬萊中心校鄧零零同學,針對抗洪搶險中防洪堤出現管涌、壩外滲透這一問題,發明了治理管涌、防水滲透的作品“管涌傘”,該發明獲四川省青少年創新大賽一等獎。
2.先進性。是指選取的小發明課題不僅具有新穎的、前所未有的特點,而且要在同類產品或物品中具有多種優勢。具體來說,一是技術上先進,就是在制作工藝、方法上能克服某些難點,有所創新,省時、省力或省材料,或引進先進的工具或方法;二是結構、部件和材料上經調整、組合、添換、省略、更新等改革后,產生比較穩定、牢固、安全、靈巧、有效等優勢;三是在功能上,用途增多、使用方便、易于調控等優勢。湖南省岳陽市四年級陳凡同學發明的“抓魚手套”,在普通手套的著力點上貼上尼龍搭扣的小勾面,密集而彎曲的小勾大大增加了摩擦力,連難抓的鯰魚也很難滑脫。該發明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成都七中育才學校何野同學發明的“實用新型羽毛球筒”,打破傳統羽毛球筒內徑無變化的結構,利用一個止落設計,讓其內徑可在一定范圍內變化,使球在其中既能自由滑動,又受到一定約束,不會全部掉出來。四川大英中心校齊薄西等同學發明的《停水自閉裝置》,它能做到停水時自己關閉水口,解決了自來水停水后又來水后產生的浪費等問題。該發明獲2014年全國創新大賽二等獎。
3.實用性。是指選取的小發明課題應是實際需要的。作品具有使用價值,能夠解決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勞動生產中的某些實際問題,產生經濟效或社會效益。四川遂寧實驗外國語學校黃詩越等同學發明的“多功能茶筒”,具有一個茶筒能裝多種茶葉的功能,茶筒蓋可靈活旋轉,倒出的茶葉能做到均等。解決了傳統茶筒倒茶不方便等問題,在2014年全國小院士評選中獲一等獎。遂寧實驗外國語學校何暢同學發明的“書畫毛氈”,集毛氈塊、防水紙和水寫布于一體。解決了筆墨滲透弄臟桌面、衣物的問題,同時能充分利用毛氈,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該項發明獲2014年國家專利。
三、科技小發明的特點
小發明的特點是“小”。一是搞“小”的發明,而不是去搞那些高深尖端的、難以辦到的大發明;二是不脫離自己年齡小、知識量小以及經費有限等方面的實際。
小發明需要注意的問題:小發明屬于科學技術范疇里的創造發明。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的創作,不屬于科學技術范疇,因此它們不是我們所說的小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