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勇+謝永平+王寶金+宋靜靜
摘要:憑借對熱拌瀝青混合料(HMA)從原料生產階段、混合料的拌和生產到運輸和施工全過程的能耗和排放計算評價方法,引入碳排放因子,建立熱拌瀝青混合料生產和施工各階段的能耗計算模型和全過程的CO2排放總量計算模型。通過實例計算出熱拌瀝青混合料在生產和施工全過程的能耗及碳排放量,從能量消耗和碳排放角度對比得出結論:原料生產占主要部分,其次是混合料的生產拌和階段。
關鍵詞:熱拌瀝青混合料;能量消耗;CO2排放;計算模型
中圖分類號:U416.217文獻標志碼:B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factor, calculation model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of hot mix asphalt in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and evaluation covering the phases of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mixing, transit and construction, and total numbers for the whol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were calcul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al cases. A conclusion was drawn, stating that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contributes to the main par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with mixing phase being the next.
Key words: hot mix asphalt; energy consumption; CO2 emission; calculation model
0引言
目前,熱拌瀝青混合料(HMA)在路面建設中的使用量最大,而且HMA路面在建設過程中資源和能源消耗量大、污染嚴重[1]。以往HMA節能減排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采用溫拌劑等措施減少施工過程中能耗和氣體排放,以瀝青混合料生產和施工全過程分析計算其能耗和排放的研究很少[2]。本文對HMA的原料生產、混合料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施工的全過程能耗與排放進行分析并建立計算模型。由于內燃機和電機是HMA整個生產和施工過程中能耗和氣體排放的源頭,因此,研究中以內燃機和電動機
能耗計算為基礎,分析HMA生產和施工全過程中燃料化學能和電能的消耗,然后引入碳排放因子概念計算CO2氣體的排放量。
1能耗計算模型的建立
1.1原料生產階段能耗
HMA的主要原料為瀝青和石料,將它們的生產能耗分別以Em和En表示,兩者之和E1為原料生產總能耗,即E1=Em+En。
(1) 瀝青生產能耗。目前HMA所采用瀝青都是石化企業生產的成品,其生產過程主要依靠各種燃料和電力提供動力能源。本文中以內燃發動機功率計算燃料能耗,并將1 kW·h電力能耗按等效熱值36 MJ計算轉化為燃料能耗,建立瀝青生產階段能耗模型
式中: k1為燃料損耗系數,取1.03;N為內燃機額定功率(kW); k2為能力利用系數; CNCV為燃料凈發熱值系數,見表1;G為比油耗(g·(kW·h)-1),汽油機取值為34014 g·(kW·h)-1,柴油機見表2;k′[KG-25x]1為電動機的時間利用系數;k′[KG-25x]2為線路損耗系數,取1.05; k′[KG-25x]3為電動機有效功率利用系數,見表3; N′為電動機額定功率(kW);H為原料生產時間(h)。
研究中選取代表性瀝青進行調查,并參考歐洲瀝青協會對瀝青生命周期清單分析的研究成果,得到瀝青生產能耗,見表4。
(2) 石料生產能耗。根據對石料生產的調查研究,發現碎石生產過程的能耗與其生產率及碎石設備功率有關。石料的生產能耗來源主要為電力,建立能耗計算模型
國內石料生產線常用技術參數見表5,結合式(2)可以計算出石料生產過程所需的能耗。
1.2混合料生產階段能耗
HMA生產拌和設備的能耗主要分為2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加熱集料和瀝青,其來源主要為柴油和重油等燃料;另外一部分是維持瀝青拌和站其他設備的運轉,主要來源為電力。研究中考慮瀝青混合料生產階段的能耗(E2)高低與拌和站的生產率、集料的含水率、拌和站進出料溫度等有關,建立能耗計算模型
式中:M為需要加熱的集料質量(kg);m為加熱瀝青的質量(kg);ω為集料含水率(%); c1為骨料的比熱(MJ·(kg·℃)-1);c2為水的比熱容,一般取4.2×10-3 MJ·(kg·℃)-1;c3為瀝青從t4加熱到t5過程中的平均比熱(MJ·(kg·℃)-1);t1為集料的進料溫度(℃);t2為集料的加熱溫度(℃);t3為水蒸發的溫度(℃);t4為瀝青初始溫度(℃);t5為瀝青加熱后溫度(℃);η為燃料的熱利用率。
1.3混合料運輸階段能耗
施工時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距離、車輛型號和車輛臺數是其運輸階段能耗的主要影響因素。運輸中HMA的熱量損失在混合料生產階段能耗中已經包括,所以忽略運輸過程中熱量散失。由運輸車輛發動機功率、油耗和運輸距離為主要參數,建立能耗計算模型
式中:E3為瀝青混合料運輸階段能耗(MJ);L為運輸距離(km);V為運輸車輛平均速度(km·h-1)。
1.4HMA施工階段能耗
HMA施工階段中攤鋪機與壓路機都是通過內燃機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僅在內燃機的功率上存在差異。因此,該階段的能耗可以用攤鋪和壓實能耗之和建立施工階段能耗計算模型
式中:E4為施工過程的能耗(MJ);EP為攤鋪機在路面攤鋪過程消耗的能量(MJ);EQ為壓路機在路面壓實過程中消耗的能量(MJ)。
2碳排放計算模型的建立
2.1碳排放因子
碳排放因子(Carbon Emission Factor)是指消耗某種能源產生熱量而伴隨的溫室氣體的生成量,可與生產活動的數量和溫室氣體排放相聯系,是統計觀測得到的數據。國際組織 IPCC 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庫和碳追蹤試驗,得到不同燃料消耗時排放出的缺省碳排放因子,見表6。
2.2HMA路面建設中碳排放模型建立
由于在HMA路面建設中氣體排放種類多,其中CO2是占主要部分的溫室氣體,所以本文中碳排放計算主要指的就是CO2的排放量。依據上述4個階段的能耗計算模型,并結合碳排放因子FC就可以計算4個階段的碳排放量
Ci=EiFC(6)
式中:Ci為4個階段碳排放總量;Ei為根據能量模型計算出的HMA在4個階段的能耗(MJi=1,2,3,4)。
3計算實例
為便于說明能耗和碳排放計算模型的應用,本文以 1 000 m3 HMA生產和施工為例進行計算。假設中粒式HMA壓實體積為1 000 m3,采用改性瀝青,油石比為4.5%,集料含水率為6%,生產1 000 m3瀝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質量與拌和設備臺班數量見表7[3]。
HMA的原料是改性瀝青及石料,由于設備類型的不同需要分別進行計算。
3.1瀝青生產階段
瀝青生產階段能耗可通過調查瀝青生產企業能源用量平均水平并根據式(1)計算得到。但是瀝青生產企業的差異性很大,且國內缺乏此類行業的國民經濟調查數據,因此本研究采用表3中改性瀝青生產能耗 22 160.72 MJ·t-1作為瀝青生產階段能耗的計算依據[46]。由表8可知瀝青量為1012 t,則生產能耗Em=2.24×106 MJ 。
根據表4中瀝青生產階段的能耗組成,由各種燃料的能耗與其對應的碳排放因子計算出CO2排放量,然后加權計算出瀝青生產的碳排放總量Cm=1.770×105 kg。
3.2石料生產階段
以最大進料尺寸為480 mm的石料生產線為例進行計算,其裝機功率為280 kW,每小時產量為100 t,則生產2 3488 t石料需要工作235 h[7]。選取電動機載荷類型為3/4,可依據式(2)計算出石料生產階段能耗En=23 459 MJ。假設石料生產的能耗來源全為電力,則其生產過程中的CO2排放量Cn=EnFc=1 940 kg。所以,HMA原料生產階段的能耗E1=Em+En=2263×106 MJ,CO2排放量C1=Cm+Cn=1789×105 kg。
3.3瀝青混合料生產階段
假定采用生產率為160 t·h-1的拌和設備來拌和生產這1 000 m3的改性瀝青混合料,集料進料溫度t1=25 ℃,集料加熱后溫度t2=190 ℃,水的蒸發溫度t3 =100 ℃,改性瀝青原始溫度t4=30 ℃,改性瀝青加熱后溫度t5=170 ℃,并選取拌和站的熱利用率η=70%。將集料比熱容c1=149×10-3 MJ·(kg·℃)-1,水的比熱容c2=42×10-3 MJ·(kg·℃)-1,改性瀝青比熱容c3=175×10-3 MJ·(kg·℃)-1帶入式(3)的中可得混合料加熱過程的能耗為826×105 MJ。
如果拌和站的加熱過程都是以重油為燃料,則此過程產生的CO2量為639×104 kg。
在沒有拌和站實際耗電統計數據的情況下,可以由拌和站工作臺班數與設備型號,結合規范確定耗電量[8]。由表7中知160 t·h-1拌和設備臺班數為264,由規范可知每臺班的耗電量為3 05246 kW·h,則電能消耗為27×104 MJ,產生的CO2量為2 2329 kg。
所以,瀝青混合料拌和階段總能耗E2=8.53×105 MJ,CO2排放總量C2=6.613×104 kg。
3.4瀝青混合料運輸和施工階段
在沒有混合料運輸和施工實際統計數據的情況下,可以憑混合料運輸和施工設備數量、類型等為依據查規范確定臺班數和油耗,得到運輸1 000 m3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車輛臺班數及每臺班油耗,見表8。
假設HMA拌和站和施工現場間的運輸距離為10 km,使用15 t以內的自卸車臺班數依據表8計算為19.69臺班,其余機械臺班數可參考公路預算定額規范[9]。運輸車輛和施工機械一般使用柴油為燃料,柴油發熱值為42.649 MJ·kg-1,據表6得柴油燃燒的碳排放因子為74.1 g·MJ-1。綜上,可計算鋪筑1 000 m3中粒式HMA路面的運輸和施工過程工程機械設備的能耗和碳排放量,見表9。
所以,運輸階段能耗E3=57 011 MJ,碳排放量C3=4 224.52 kg;施工階段能耗E4=47 150 MJ,碳排放量C4=3 493.82 kg。
3.5結果分析
對實例結果進行分析,圖1表示各階段能耗與排放的比例。
圖1HMA各階段能耗與排放的比例
依據計算結果,原料生產階段的能耗占整體能耗的7028%,碳排放量占整體排放的7078%,為主要能耗和排放階段。
4結語
本文對HMA從生產到施工各階段進行能耗與排放量化評價,得出如下結論。
(1) HMA生產和施工各環節能量來源不同,可分為內燃機和電動機兩大類。本文在內燃機和電動機能耗基礎上建立了HMA不同階段的能耗模型;并通過引入碳排放因子,建立相應能耗產生的CO2排放計算模型。
(2) 應用所建模型對HMA生產施工全過程的能耗和CO2排放進行了計算,結果可知:無論是能耗還是CO2排放量,HMA的原料生產階段都占主要部分,超過了70%;其次是HMA的生產拌和階段,占到了26%以上;運輸和施工階段所占比例最少,僅為3%多。
(3) 通過研究可知,如果要在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建設上進行節能減排措施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應在瀝青混合料的原料方面。研究利用再生材料或者采用其他環保節能的路面材料,另外也可通過提高瀝青拌和站的熱利用率、降低出料溫度上提高瀝青拌和站的節能水平等措施減少HMA的能耗排放總量。
參考文獻:
[1]任征,康敬東,郭小宏.公路機械化施工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楊博.瀝青路面節能減排量化分析方法及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2.
[3]JTG/T B0603—2007,公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S].
[4]徐永杰.熱拌瀝青混合料拌和質量的控制[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6,23(6):2022.
[5]王愛明.淺談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壓實[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6,23(2):5558.
[6]王朝輝,李彥偉,葛娟,等.Tourmaline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熱拌減排性能[J].中國公路學報,2014,27(11):1724.
[7]PENG B,CAI C L,YIN G K,et al.Evaluation System for CO2 Emission of Hot Asphalt Mixture[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5,2(2):116124.
[8]JTG/T B0602—2007,公路工程預算定額[S].
[9]和慶.瀝青混合料碳排放計算模型與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3.
[責任編輯: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