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職業技術學院 謝 琳
試析多媒體在大學教學中的運用
貴州職業技術學院謝琳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改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手段,將多媒體運用到日常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在課堂上,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也存在著與傳統教育模式機械地組合,雙向互動不夠,計算機與其他媒體優化組合不夠等現象,因此本文將針對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多媒體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在現代化的教學中,許多教師與時俱進,轉變著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將多媒體這一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引入課堂當中,通過清晰的文字、生動的景象、有趣的動畫和貼切的聲音等有效的手段展示教學內容,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深刻記憶所學內容。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如何在大學教學中的運用值得我們探究和思考。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編排教學過程,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效結合起來,達到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熱情,高效實現教學目標的效果。現在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即通過計算機來制作課件來展示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拓展了學生思維,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將成為現代化教學的發展趨勢。
2.1只注重課件的形式,忽略了課件的實質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過分關注了課件的形式,在幻燈片上插入漂亮的圖片,有趣的動畫 ,動聽的音樂等,這樣會使得教學設計的目的不夠明確,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過于追求課件的華麗,反而降低了教學效果。
2.2只重視演示現象和知識的傳授。忽略掌握知識和能力的培養
有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只為學生展示了總結好的知識,這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區別不大,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就在于它的直觀形象和具有動態屬性,而在制作PPT之后,教師的教學步伐就會跟著PPT走,只為學生展示總結好的知識,會造成學生死記硬背公式概念的現象,不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對知識的深入掌握。
2.3只注重電腦媒體的運用,忽略了傳統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的語言和動作等在教學中都對學生有影響,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照著制作好的課件來演示,不進行提問,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表達自我的空間,則學生不會養成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喪失自我意識和情感,教師也無法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了多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分看重多媒體的屏幕作用,要和學生們有良好的互動,這樣更容易把握教學的進度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2.4只重形象思維,忽略抽象思維
多媒體教學能夠將靜態的教學內容轉變為動態演示過程,把抽象的概念和過程變得形象化,而只重視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則會導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下降,而抽象思維能力是學生生活、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例如數學科目的學習,物理科目的學習,只有兩種思維模式同時并重,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
2.5只是教師的輔助工具,不能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現代教育模式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營造熱烈的學習氛圍,更好地展示教學內容,實現高效的課堂交流,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技能,但是多媒體教學更加偏向幫助教師如何教,而不是教導學生如何學,而且教師在確定好課件的內容之后,教學思路就會固定,當遇到學生提出的問題課件沒有涉及到時就會頭腦發慌,解決不當。
2.6對多媒體技術掌握不全面,只能運用單一的技術
現代媒體技術功能豐富強大,有圖文色彩處理、閃爍運動、繪制數據分析、快速操作等等功能,這些功能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功能和符號運算功能為學生演示相關題目的計算過程,生化教師則可以利用直觀顯示、快速運作、模擬工具等功能等來為學生演示一些生化過程,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較多的是直觀顯示,其他的功能運用較少,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并沒有完全開發,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為促進學生學習服務。
2.7不能自己設計制作課件
除自己動手制作原創課件外,目前課件來源一是通過購買商業課件或網上免費下載等方式獲得。商業課件內容較豐富、結構完整,制作精美,但缺乏針對性。網上下載等免費方式獲得的課件也有較多優點,但往往內容不全,重點不突出,缺乏針對性。二是選用同行、同事編制的現成課件。然而,不同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風格,完全照搬會限制自己的教學思路。
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影響著課堂效果,在搭建師生互動學習平臺上依然有明顯的不足,所以要在根本上做出改變,最大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
3.1更新教育觀念
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能量,使得教育因為教育手段的改革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但是人是促進教育現代化的最關鍵因素,是教育活動中最活躍,最具創造力的因素,
所以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向的過程,這一活動中的主導者是教師,而主體則是學生。教師不能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失去自身的主觀性和創造力,在結合現代技術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根據學科特點和教材內容,創造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熱情,創建高效課堂。
3.2合理使用多媒體
3.2.1將多媒體運用到日常教學活動當中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的教師習慣“一言堂”的教育模式,覺得這樣的教學模式直接、簡單,很少使用多媒體教學,只有在評優課和觀摩課的時候才偶爾使用課件教學,這樣多媒體技術并沒有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而在當下的網絡時代,只有掌握現代化技術才能占領教育的制高點。所以一線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積極學習,勇于挑戰,掌握多媒體軟件設計和操作,將其作為
備課、教學的日常工具,使得電腦、網絡成為得心應手的工具,為教學服務。
3.2.2將多媒體展示轉變為情景創設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問題,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之間的關聯,這就涉及到多媒體的動態特點,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理解接受程度,結合教材中的情景要素,創設生動貼切符合學生認知和理解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創造性地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主動性。
3.2.3將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有機融合
為了響應現代教學的口號,很多教師在課件中大量輸入準備好講解的內容,而教師上課則基本上不進行邏輯上的思考,完全照著課件是建行的內容來說,使得多媒體教學也成為一種變相的“滿堂灌”,不能發揮教師的主觀性和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多媒體教學的確有傳統教學不可超越的優越性,能夠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向學生傳遞信息,但是,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師,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師教學運用的一種手段,教師真實生動的語言和動作比屏幕更有說服力,這就是網絡教學無法代替學校教學的原因。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否定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將多媒體教學有機融入到傳統教學當中,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3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
良好的思維習慣是高效率學習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思維空間的培養,在使用現代化技術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引導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分析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建立自我的思維空間,能夠全面、細致、創新地思考問題,為學生的生活、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價值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多媒體是教師授課的輔助工具,在現代化技術的運用上,我們應該從輔助課堂的角度出發而不是替代的角度,教師正確認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并能夠在日常工作教學活動當中恰當合理的運用,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充分表達教師的教授內容,幫助學生輕松高效地掌握知識,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裴雷.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周淑利[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
[2]蒲曉莉.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2.
[3]楊文森.“概論課”教師教學軟實力提升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