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波
(延壽縣加信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延壽 150700)
?
延壽縣水土保持工作成果及經驗
關紅波
(延壽縣加信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延壽 150700)
摘要:延壽縣水務局、在縣委、縣政府以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加大水土保持執法力度,強化水土保持執法管理、認真貫徹“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針,使2015年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質監測;水環境;成功經驗;工作成果;延壽縣
2015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延壽縣水務局加大水土保持執法力度,強化水土保持執法管理,以保護水土資源開發利用和控制人為水土流失為目的,以宣傳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開展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向行動為契機,認真貫徹“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針,在繼續抓好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同時,加大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報批審查力度,以扎實的工作促進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發展,使延壽縣2015年水土保持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
12015年水土保持工作成果
1.1以流域為單元,進行防治工程建設,完成重點治理項目4個
1)安山小流域市重點工程完成治理面積45.1hm2,其中:經濟林23.8hm2,滴灌工程1處,截水溝3450 m,改壟200hm2,魚鱗坑5.8萬個,機電井1眼。
2)華奇小流域完成治理面積73hm2,其中:經濟林2hm2,改壟8hm2,魚鱗坑7000個,水保林16hm2,作業路200 m,工程圍欄200 m,地埂300 m,截水溝2000 m,基礎涵1座,跌水7座,封育治理50hm2,土柳谷坊10座,石谷坊6座。
3)新勝小流域完成治理面積14.4hm2,其中:水保林12.8hm2,經濟林1.6hm2,跌水5座,截流溝1700 m,土柳谷坊13座。
4)石頭河小流域完成治理面積95.57hm2,其中:完成地埂植物帶22hm2,基礎涵3座,改壟65hm2,封育治理8.57hm2,作業路2700 m。
1.2實施和完善土壤侵蝕監測和水環境監測工作
為治理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提供科學數字和依據,對項目區水土流失和林草覆蓋度實施動態監測,建立了5m×20m天然徑流場兩處,安裝了降雨、蒸發、風向風力、干濕溫度、最高最低溫度儀器,設置了喬木、灌木、草地監測樣地,開展水土保持實施效果的全面監測工作。水環境監測主要監測生物法降解污水,在村屯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口處水塘栽種植物帶,栽種蘆葦、蒲草吸收富營養,增強水體自凈能力,在河道中下游建水質監測槽,監測水質的酸堿度、PH值、生化需氧量(BOD5)、化學耗氧量(COD)、總磷、總氮等指標進行化驗。從6月1日至9月30日,每月監測3次,監測項目區水土流失動態變化規律;項目區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前后水土流失面積、強度、流失和潛在危險度;項目區水土流失危害監測,水土流失發展趨勢及其危害程度變化;水土保持林、封禁面積數量、工程質量、蓄水保土效益、減沙效益、經濟效益;植被自然演替狀況,植被覆蓋率及其變化,林草生長量。
1.2.1監測結果和分析
6月至9月末監測小區監測基礎數據為:降水量為500.62 mm,蒸發量為430.2 mm。
2015年降雨偏少,沒有大的集中降雨,天然修復區產流一次,對照區產流六次,植被得到修養生息,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止。
1.2.2枯落物持水能力監測
在8月23日對林地和草地枯落物進行觀測,草地枯落物持水量達到0.65 kg/m3,灌木地枯落物持水量達到0.46 kg/m3,喬木林地枯落物持水量達到0.25 kg/m3,枯落物將隨著生態修復時間延長,不斷增長,枯落物持水能力不斷加強,就會減緩降水入滲速度,延緩形成徑流時間。
1.2.3植被演替規律和植物生長情況監測
在8月25日對草地、喬木林地、灌木林地進行調查。草地植被恢復達到6科15種,蓋度達到90%,草重485 g/m2;喬木林仍為5科5種,郁閉度為0.865;灌木林恢復達到2科4種,灌木林郁閉度為0.835。
1.2.4水環境水質監測分析
水環境監測點于2008年建立,通過七年來的監測,水質的濁度見清,水質總氮、總磷、生化需氧量(BOD5)、化學耗氧量(COD)、氨氮含量等各項水質指標相比較有所下降。2015年水環境監測進口水樣各項指數:高錳酸鹽指數為6.4,溶解氧指數為8.4,五日生化需氧量指數為2.4,硝酸監氮指數為1.52,氨氮指數為0.72,總氮指數為2.50,總磷指數為0.09。出口水樣各項指數:高錳酸鹽指數為5.95,溶解氧指數為10.5,五日生化需氧量指數為1.0,硝酸鹽氮指數為1.11,氨氮指數為0.6,總氮指數為1.92,總磷指數為0.07。
2水土保持工作成功經驗
2.1建設水土保持預防、執法監督執法體系
今年加大了水土保持預防、執法監督工作力度,采取治與防相結合,完善了縣、鄉、村三級水土保持監督執法體系。深入開展以破壞和損毀項目區水土保持工程和水土保持設施的預防工作,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同時并加強項目區的管護工作,經常性的對全縣重點預防區、治理區和水土流失易發區進行巡視和檢查,嚴格杜絕在這些區域進行取土、挖沙采石等活動,對違反者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嚴肅處理。加大對已建生產建設項目的執法檢查[1]。對檢查中存在問題的及時提出并要求整改,加大跟蹤檢查的力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
2.2水土保持法、國策宣傳教育
2015年擴展了水保法宣傳面,加強了宣傳手段,開展了切實有效的宣傳活動,利用“世界水日”和“水土保持法頒布紀念日”,設立宣傳牌50個,發放宣傳單3000張,設臨時宣傳點5個,出動宣傳車9臺,張貼宣傳標語16個條幅,發放水保法單行本300本,宣傳儀仗隊50人,電視媒體宣傳播放黃金段1周。采取了電視、板報、標語、圖片、宣傳單等多種宣傳形式,開展為期一周的上街宣傳,設崗宣傳,深入村、屯、戶,向全社會宣傳《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水土保持法》。通過宣傳極大提高了全民的保水保土意識,形成了水土保持法制新觀念,為有效、有序地全面開展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執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加大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報批審查力度
根據延壽縣水土保持規劃陸續編制5個小流域治理方案,治理范圍屬于重點治理區內。提高水保方案的報批力度,積極與發改等有關部門溝通,拓寬水保方案編報范圍。
2.4有計劃的開展水保執法活動
對水土流失危害較大且沒有報批水土保持方案的項目,要按照水保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嚴格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報和審批。
2.5完成延壽縣中遠期水土保持規劃
加強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重點是抓好生物措施和工程治理措施的實施,全面完成年度水土流失治理任務[2]。
2.6加強水土保持基礎工作
加強水土保持隊伍建設,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為開展水保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基礎資料檔案,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儲備項目規劃工作,為有計劃治理水土流失做好必要的準備。
參考文獻:
[1]趙丹陽,董智佳.巴彥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1(02):25-28.
[2]黃琴.我國水土保持現狀及發展方向[J].現代農業科技,2015(08):121-122.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2-0127-02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簡介]關紅波(1975-),女,黑龍江延壽人,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