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區域水利規劃中常見問題及優化方法
□李雪松(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水利工程作為我國最為基礎的行業之一,能夠有效進行區域水資源合理分配,安全防洪除澇,興建水利設施等等。但是,我國的區域水利規劃目前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整體規劃體系不夠完善、規模制定不合理、現代化水平不高、防洪除澇安全性有限、水資源利用率較低等等,相關單位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找出解決策略。
區域水利規劃;問題;方法策略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各個行業領域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進步,特別是水利行業,在現如今社會發展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何有效保障水利工程質量、提升管理水平,目前還沒有完善健全的規劃體系,這導致了我國區域水利規劃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進而對經濟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相關單位必須及時找出優化方法策略。
對水利規劃進行不斷優化,能夠有效解決水利規劃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高效率利用區域水力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發展,最終推動我國水利行業的發展進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優化水利規劃要遵循以下原則。
1.1 針對性
區域水利工程規劃應該為實現該地區農業、工業等多行業的水利資源需求進行規劃,并不能沿用其他地區的水利規劃方案進行生搬硬套,應當參考實際建筑物的分布以及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進行規劃調整。水利工程規劃完畢后要進行實際施工,竣工后要保證當地應用要求,同時保證其安全性。
1.2 深入性
進行規劃的前期,應當合理控制設計深度,同時保證按照設計要求逐步加深。首先,設計深度應當符合水利工程各個階段的深度要求;其次,根據不同時期的施工方案逐漸加深深度,同時保證結果的可信度。進行項目編制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水利工程選擇地址設計合理的投資,并在實際施工中進行有效控制。
1.3 科學性
進行水利工程設計必須遵循科學依據進行。在進行水利規劃之前,應當采用合適的方法對當地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周邊環境進行有效確認,進而設計出符合當地要求同時能夠真正適合的規劃方案。
2.1 整體規劃體系不完善
現如今,我國區域水利規劃體系并不健全,各個地區出于自然環境的差異性以及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會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同時區域水利規劃的目標和要求也是不一致的。在實際進行水利規劃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結構不完整、專項設計不合理、銜接不夠強的重復性投入問題,這種問題會對區域水利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限制,進而制約我國水利行業的長遠發展。
2.2 防洪除澇安全標準設計不當
水利規劃工作中防洪除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直接關系著民生安全,同時需要參考區域發展特點進行安全等級劃分。但是,目前我國的區域水利規劃工作中防洪防澇工作并不到位,區域水資源分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匯流部分,變化往往很大,考慮到極端天氣出現的幾率正在逐年上升,更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2.3 規模制定不合理
規劃水利工程時,規劃人員對于水利工程的規模設計不當,這種問題是很常見的。一般來說,規劃人員對于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周邊地區各行各業的水利資源要求并不十分了解,進而水資源應該如何供應,水利規模應該如何制定,規劃人員往往是按照自己的臆想進行設計。這樣一來,各行各業的水資源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同時區域的正常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進而影響到該區域的生態環境。
2.4 缺乏現代化的編制方案
現代化的水利工程往往是較大的工程,需要長時間、多投資才能完成,這樣的工程即便是在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也無法快速完成。因此,進行水利工程規劃應當參考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進行規劃,保證其能夠為現代化的未來行業發展提供服務。
2.5 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我國各個行業之間彼此制約同時共同發展進步,不同行業對于水資源的要求并不一致,但是我國目前區域水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并不高。其主要原因為:水利規劃方法不夠現代化,規劃方案不夠完善,水資源短缺。
3.1 對整體規劃體系進行優化
我國各個地區發展的狀態以及自然環境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進行水利規劃應當結合當地發展需求進行不同側重的合理規劃。實際規劃之前,工作人員應該實地探查該地區各個行業發展狀態,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地理條件,找出重點規劃區域和次重點規劃區域。最終實現健全、完整的整體區域水系規劃。
傳統的水利規劃理念不夠與時俱進,已經無法適應當今時代的規劃要求,因此,在現如今的區域水利規劃中,應當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證城市農村協調發展、民生和經濟共同進步,從整體上對水利規劃體系進行優化。
3.2 對防洪除澇安全標準進行優化
進行區域水利規劃之前,工作人員要對該區域進行詳實的考察,確定該區域出現洪澇災害的幾率,確定容易發生災害的具體時間,根據調查到的真實數據進行防洪除澇規劃。與此同時,應當有效避免區域水利規劃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以免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引發洪澇災害。
另外,針對區域中容易誘發洪澇災害的部分,應當參考其地理特征以及水文特點設立防洪警報,建立起集合洪澇報警和救災信息的統一控制系統,進而有效提升防洪除澇的應急能力。
3.3 制定合理的建設規模
進行區域水利規劃期間,工作人員應當對當地經濟發展規模、各個行業的用水需求進行詳細了解,進而合理制定水利規劃規模,避免出現供需不夠的問題。另外,工作人員進行實際規劃之前,還需要綜合統計所有需要水資源行業和民用的數量,估算財政承受能力,保證既滿足行業用水需求,同時也不會過于夸大建設規模。
制定規劃方案應當保證其科學合理性,因此進行實際調查必須保證調查數據的真實可靠,調查方法也要嚴謹可信,進而有效反映出當地用水的實際需求。同時,規劃人員進行水利規劃的過程中應當設計其可擴展性,滿足未來可能會更高的用水要求。
3.4 實現現代化的規劃方案編制
進行規劃方案編制,首先,要從實際出發,確保編制方案能夠順利實行,同時要綜合參考不同國家的優化規劃方案;其次,根據我國國情以及區域發展特點制定水利規劃不同階段的實現目標,保證按照規定的時間能夠實現;第三,現代化水利的定義目前并沒有完全確定,其他地區的水利規劃只能當作經驗進行參考,必須參考本地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發展要求進行區域水利規劃。
3.5 合理利用水資源
分配水資源的規劃需要綜合參考社會、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同時對水資源的時空變化加以詳細了解,最終實現最優化的水資源配置。水資源規劃不僅要保證經濟發展和防洪要求,同時也要對水資源的再生問題加以考慮,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某經濟園區需要進行改造,其規劃方式為拆除重建,總用地面積大約為20.21萬m2,引進諸多新興企業類型,分成6個主要組成部分,分別為營銷服務部分、創意產業部分、高附加值生產部分、高新技術產業部分、現代生活配套部分以及綜合服務部分。在建設過程中,進行水利資源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
經調查統計,該園區用水規劃大概為2.10萬m3/d,供水單位為該區域中的水廠,能夠保證96%的供水率。預測最高日污水量為1.22萬m3/d,最終進入到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達標后排入到區域內的河流中,用于觀賞景觀。根據96%的供水率需求,可以求出該城市的一年供水量應為26.88億m3。然而該城市的內部年供水量只能達到18.36億m3,因此,在進行區域水利規劃的過程中,應當進行水源開辟,同時提升回收用水量和效率,進而有效滿足城市用水需求。
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雖然目前在區域水利工程規劃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只要采用科學的規劃方案,用發展的眼光把握全局,從實際出發,就能夠實現區域水利規劃的不斷優化。
[1]胡建林,楊飛,洪偉,趙春潮.區域水利規劃中常見問題及優化方法[J].中國水利,2013(16).
[2]姜興武.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3).
[3]劉瑩,鄭嘉雯.淺析區域水利規劃的優化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9).
[4]王芝玲.區域水利規劃面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3).
[5]龐國.關于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6(03).
[6]農志.綜述大型灌區規劃設計中幾點常見問題及采用的新技術[J].廣東科技,2012(09).收稿日期:2016-07-08
(責任編輯:左英勇)
TV 212
B
1673-8853(2016)11-0092-02
李雪松(1985-),大學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