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唐媛紅
高職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淺析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唐媛紅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的必修課程之一,在這一專業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課程為適應高職教育改革,貫徹以培養高職學生實踐技能為重點、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力求體現精煉與實用。所以我們要合理的選擇或更新教材,實施項目化教學。同時還要整合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推廣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高職;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改革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是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重點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基本理論、概念和技能,可為學生后續課程奠定一定的基礎。汽車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包括的內容很多,主要由《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兩個模塊組成,涉及的知識還有變壓器、電機學、電氣控制等等。內容多,涉及面廣,但課時數被一再壓低。為了緩解這一矛盾,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與時俱進了,必須打破傳統,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2.1學生基礎有差別以及對課程認識有偏差
高職學生的生源來源不同,基礎知識相對也有差別,對課程認識就相對也有差別。高職院校的學生有部分學生基礎水平較差,而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包括的內容多,知識面廣,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學習難度較高。學生面對這樣的課程很容易失去信心,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樣復雜的課程,所以上理論課時感覺枯燥無味,不認真聽講,睡覺,玩手機的現象時常會發生。更有的學生認識存在偏差,認為這不是自己的專業課,與自己所學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關系不大,將來自己會維修汽車就行了。甚至認為這門課程的知識將來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聯系也不大,所以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表現的并不積極主動。還有部分學生是為了拿畢業證書而混學分的,所以更不會對該課程感興趣。由于高職學生基礎不同和認識上的偏差,汽車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效果一直得不到提升。
2.2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
由于該課程涉及的內容多,而課時相對較少,老師往往為了趕進度,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枯燥地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事實上,高職院校的學生本身基礎知識就比較薄弱,如果一味的講授理論知識,學生跟不上教學進程,聽不懂,出現厭學現象。在少數實驗教學中老師通常會選擇一些電工、電子技術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演示操作,學生模仿操作,記錄實驗數據。實驗內容不能和后續的課程有機的結合起來,不能為后續課程服務。
2.3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講授,學生被動獲取知識。理論和實驗不能有機的結合,教學效果無疑是不理想的。所以要打破傳統,在教學中要根據高職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就業崗位需求組織教學內容,同時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教、學、練一體化,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1整合內容,項目化教學
課堂教學嚴格按照“以項目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引領”的指導思想,通過選用典型工作項目,設計有針對性的工作任務,力求體現精煉與實用。利用實際例子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例如在教學活動中,突出電工電子的實用性,適當減少教材中理論知識的推導過程以及繁瑣的理論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強化知識的應用,以“必需、夠用”為度,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將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和整合,是該課程更具有針對性。從而培養出更多受到汽車行業歡迎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更好的服務于區域經濟。例如在講授發動機時,盡可能使用教學道具或直接使用真實的電子發動機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生到汽車修理廠等地方實際動手拆裝發動機,了解其內部結構。
3.2教學方法多樣化
①注重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成為知識的探索者。②討論教學,將學生分組,鼓勵學生共同學習,總結知識點,共同解決問題。動畫和現場演示相結合,將動手操作的內容用多媒體動畫演示給學生看,然后再實物演示給學生看,開展師生互動,加深印象。③任務驅動法,任務描述、任務目標、理論知識、任務實施、任務測評幾個模塊進行實施。④案例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審理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
3.3推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將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的教學課件、電子教材及參考書、實訓指導書、課程錄像、課程標準、習題庫等教學資料全部上傳到校內課程網站上,供學生學習參考。在網站中可以和學生互動,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們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知識。網站中還可以鏈接世界及國內名校汽車電工電子技術網絡課程,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最先進的汽車電子技術相關知識。此外,課后,可以利用微信、QQ等溝通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疑惑,主動為他們答疑解惑。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發起討論,布置設計題目,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3.4課程考核
將考核評價體系分成平時成績(占20﹪)、理論考核(占30﹪)和實踐操作(占50﹪)三個方面。平時成績主要考查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和出勤率,督促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理論考核通常安排在學期末進行,主要考查學生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重、難點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督促學生認真學習、養成總結的好習慣。實踐操作主要考查學生對每個工作任務的完成與掌握情況,考查學生對電路的測量和設計,電路的故障診斷與排除的能力,電路的正確連接以及元器件的檢測技術的應用能力。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將來學生的就業提供一定的保障。
做好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使之與時俱進,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要對其進行改革,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課程考核幾方面入手,培養學生實踐運用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1]宮艷麗.《汽車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
[2]張文,賈寶會《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
[3]程銀俠.高職高專《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