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生,劉云志,宮 江
(吉林省畜牧獸醫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62)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楊金生,劉云志,宮 江
(吉林省畜牧獸醫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62)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葉間組織或腺體受物理、化學、微生物刺激所發生的一種炎癥變化,其特點是乳中的體細胞增多,乳腺組織發生病理變化,乳的性狀品質發生異常,是危害奶牛生產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可將其分為隱性乳房炎和臨床乳房炎兩種,一般認為隱性占70%,臨床性占30%,其危害不僅是影響產奶量,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影響奶的質量,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1.1 微生物因素
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根據病原的來源和傳播方式可分為接觸傳染性病原體和環境性病原體兩類,在臨床中,往往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共同作用于機體,呈現混合感染,一般以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最為常見。
1.2 環境因素
牛舍空氣污濁不通風,乳房擦洗不徹底、不完全,牛床糞便處理不及時,牛后軀產后羊水、惡露、糞便等污染不清洗等是發生接觸性乳房炎的主要原因;高溫季節,奶牛食欲減退,機體抗病能力減弱,處于熱應激狀態,是導致隱性乳房炎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擠奶技術
若擠奶員擠奶技術不熟練或操作不當,會使乳頭黏膜上皮損傷;擠奶動作過于粗魯,擠奶時過度地擠壓乳頭,甚至直接導致乳頭損傷出血;在擠奶過程中奶杯掉落后沒有及時清洗消毒后再重新套杯,導致杯內外沾上的糞便等污染物,嚴重污染了乳房。機器擠奶時間過長,負壓過高或抽動過速,也會損傷乳頭皮膚和黏膜;過早安裝擠奶杯或過晚摘下擠奶杯,都會出現空擠,損傷乳頭皮膚會導致乳房炎。擠奶工為了趕時間,有些奶牛的乳汁沒有擠完就把真空杯拿下來,這樣日積月累也會導致乳房炎。
1.4 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不科學、營養搭配不合理致使奶牛自身抵抗力下降,誘使乳房炎的發生,長期飼喂過量的精細飼料也可誘發乳房。對于高產奶牛,飼喂精細飼料有利于提高奶牛的產奶量,但精細飼料也增加了乳房的負擔,從而導致乳房炎的發生。必須嚴防乳房的外傷和凍傷,如有發生必須及時處理,阻止不必要的感染。犢牛期去角可以避免牛只打斗時牛角劃傷乳房。牛只經過的門要有足夠的寬度,地面和牛床不應光滑,且哄趕時要慢,避免擁擠和滑倒。水槽和飼槽要有足夠寬度,盡量避免牛群搶水搶料。
2.1 隱性乳房炎
乳房和乳汁都無肉眼可見異常,而乳汁在理化性質、細菌學上發生明顯變化。pH在7以上,呈偏堿性,乳內含奶塊、絮狀物,氯化鈉含量增加至0.14%以上。體細胞數升高至50萬個/ml以上,細菌數和電導值增加。要通過特定試驗才能檢出乳汁的變化。由于隱性乳房炎病理變化輕微,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并可在一定條件下轉變為臨床型,其危害更為嚴重。
2.2 臨床型乳房炎
臨床型乳房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泌乳量下降,乳腺和牛奶的異常。首先是乳腺經過初期的病變后,乳區開始腫脹,皮膚微紅(充血)、發熱、變硬,觸摸時十分敏感,有的病牛乳區皮膚上形成數塊紫斑。從紫斑處開始糜爛。同時出現體溫升高、脈搏加快、抑郁、衰弱、食欲喪失等全身癥狀。
3.1 改善畜舍環境
搞好牛舍的環境衛生,改善畜舍環境,牛舍和牛欄的潮濕環境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每頭牛要有專用的消毒毛巾和水桶,每次擠奶前后需藥浴乳頭,墊料保持清潔、柔軟、干燥,飼料、飲水要衛生。保持牛體清潔,牛床要用新鮮草墊,定期清掃奶牛運動場的糞便,使奶牛生活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
3.2 加強擠奶管理
無論是手工擠奶還是用機器擠乳,在擠奶之前都要先將奶牛的乳房擦洗干凈,注意先擦乳頭再擦乳區,最后擦洗乳鏡。在擠奶前對乳頭經行藥浴,對預防乳房炎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利用機器擠奶時要注意每次擠奶前后要對設備進行清洗和消毒,平常還應經常對擠奶設備進行檢修和有效的保養。
3.3 加強對圍產期奶牛的護理
應對妊娠母牛在分娩前7~10 d,每天進行1次乳頭藥浴。乳房水腫在初產母牛中較為多發,遇到這種情況,要控制日糧中食鹽的含量,改機器擠奶為人工擠奶,在水腫沒有消失前不能用機器擠乳。
3.4 正確進行干奶控制
干奶控制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乳房炎的發病率。奶牛場技術員在干奶前檢查乳房的健康狀況,把牛奶擠干凈后,在乳房內注入抗菌藥物,可大量減少干奶期中新的感染。可選用的藥物有芐星青霉素和氯苯唑青霉素鈉制成的長效油劑,于停奶前3d或當天注入乳房,防治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性乳房炎,效果顯著。
3.5 接種疫苗
乳房炎疫苗是預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能有效預防乳房炎,特別是隱性乳房炎的發生。利用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有以下優點:一是沒有藥物殘留問題;二是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程度,控制亞臨床型乳房炎。目前研究較多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大腸桿菌J5疫苗等。據報道,注射乳房炎疫苗可使乳房炎發生率降低47%左右。
3.6 合理配制日糧
給奶牛配制的日糧營養要平衡,要根據飼養標準在日糧中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尤其是VA、VD、VE,提供豐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奶牛產前21 d肌注1 000 IUVE和50 mg硒,產后乳房炎的發病數明顯減少;日糧中添加生化黃腐酸(BFA粉),隱性乳房炎的檢出率下降5%,臨床乳房炎發病率下降1.5%;日糧中添加銅、鋅能降低乳房炎的發病率;日糧中單獨添加或共同使用β-胡蘿卜素、VA、VE、硒、鋅、銅等可增強機體對乳房炎的抗病力。
3.7 避免應激
引起奶牛應激的因素很多,如妊娠、分娩、不良氣候(包括嚴寒、酷暑等)、驚嚇、飼料發霉變質等,都可使奶牛發生應激反應。
4.1 抗生素
用青霉素50萬IU,鏈霉素0.5g溶于50ml蒸餾水中,再加入0.25%的普魯卡因溶液10 ml經乳導管注入,每天2次。也可在擠凈牛奶以后,使用乳炎清,用量為l次/d,用藥2~3 d,效果明顯。對嚴重病牛,除局部用藥外,還應做全身治療。一般用慶大霉素做肌肉或靜脈注射,每次10 ml(每毫升含40 mg),連用3~5 d,或靜脈注射四環素,按體質量注射量為10 mg/kg,每天注射1次,須控量使用。因為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療乳房炎,容易產生“抗奶”,從而影響公共衛生安全。
4.2 乳頭藥浴
乳頭藥浴可以殺滅乳頭端及乳頭管內病原菌,是防治乳房炎行之有效的辦法。浸泡乳頭的藥液,要求殺菌性強、刺激性小、性能穩定、價廉,常用藥物為洗必泰、新潔爾滅等,其中以0.3%~0.5%洗必泰效果最好。每次擠完后,將乳頭浸浴在藥液中,但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要停止使用,以防乳頭凍裂或凍傷。
4.3 中草藥
金銀花80 g、蒲公英90 g、紫花地丁80 g、連翹50 g、陳皮40 g、青皮40 g、白芷40 g、生甘草30 g,磨末水煎內服,每天1劑。
當歸、瓜蔞各50 g,紅花25 g,蒲公英、地丁、川芎、生芪、雙花、連翹各40 g,甲珠、赤芍、花粉、桃仁各30 g,乳香、沒藥、甘草各20 g,共為細末,開水沖調,加藥酒200 ml為引,1次灌服,1 d1次,連用3~5劑。
4.4 蜂膠制劑
蜂膠制劑對葡萄球菌性乳房炎有很好的療效,其制法是將蜂膠浸于96%酒精中,干物質不少于50%,浸24 h后攪拌,雙層紗布或濾膠過濾,制成提取物后再制備2%和5%的蜂膠油劑。2%蜂膠油劑配比為:羊毛脂10 g、蜂膠提出物4 ml、魚肝油86 ml。5%的配比為:羊毛脂20 g、蜂膠提出物10 ml、魚肝油70 ml。一般乳房炎用2%蜂膠油劑,每次乳池內注入7~10 ml,每天3次?;撔浴⒊鲅院屠w維素性乳房炎用5%蜂膠油劑,注入劑量和時間同上。
4.5 輔助療法
用30%硫酸鎂高滲溶液濕敷,以利消腫;靜脈注射大劑量的等滲液體,尤其是含葡萄糖和抗菌藥物的液體;在乳房周圍用冰敷,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4.6 物理療法
4.6.1 溫熱療法
適用于非化膿性乳房炎的急性炎癥稍平息時,可采取熱敷、溫熱包裹和蒸汽浴等。
4.6.2 紅外線和紫外線療法
用紅外線照身,距乳區60~80 cm,每天照射2次,每次30~60 min。用弱的或中等的紫外線燈照射,燈距照射部位60~80 cm,照射5~20 min,2~4 d照射1次。
4.6.3 按摩法
乳房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15 min。漿液性乳房炎自下而上,卡他性乳房炎與化膿性乳房炎自上而下,但纖維素性、出血性、蜂窩炎性乳房炎禁忌按摩。
4.6.4 增加擠奶次數
此法可排除變質奶、病原菌和細菌毒素,減少對乳腺的刺激及病原的擴散。
乳房炎的種類繁多,致病原因各有所異,所以對乳房炎的治療原則首先要查明發病原因和類型,取得正確診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除腐敗壞死型乳房炎之外,其他類型的乳房炎均有治療的價值和治愈可能。在生產中,乳房炎的防治應當采取綜合措施,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以減少奶牛乳房炎的發生。遵循正確的擠奶程序,創造良好的環境,采用科學管理方法是減少乳房炎發生的重要措施。
S858.23
B
1004-5090(2016)12-0022-03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