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家飛
(合肥濱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耿家飛
(合肥濱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本文簡要介紹了當前經濟環境下 ,企業對于高校物流人才需求的特點,并且就當前的高校物流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給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高校物流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高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1)職業核心能力越來越被重視。通過調查分析,大部分企業都認為職業核心能力是最為重要的,其次是職業素質,最后是專業能力。很多企業在進行大學生招聘過程中,往往可以不考慮相應的專業能力,普遍認為專業能力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來快速培養的,而可塑性和學習能力等因素被認為是最重要的[1]。
(2)物流人才的需求數量呈現急劇增長的趨勢。經濟的轉型促進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明確表示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物流企業明確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和方法,來尋找到自己所需的物流人才。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企業對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呈現出急劇增長的趨勢,在過去的幾年中,每年需求增速都在20%以上。
(3)物流人才需求崗位呈現多樣化形式發展。物流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崗位呈現出多樣化形式發展,在制造企業中,多數以倉儲崗位為主,在商貿企業中,主要以配送的崗位為主,而在第三方的物流企業中,根據其主要業務的側重點,其人才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企業的需求層次往往將物流人才分為基層人員、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規劃設計人員,隨著經濟轉型速度的加快,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層次也在逐漸上升。
(1)人才培養定位不夠清晰。首先,我國的高校物流專業在人才培養機制上,還沒有形成一個鮮明的教育梯度。在高校的物流人才培養過程中,很多高校都沒有物流人才培養的界限,造成人才培養的目標太過寬泛,培養定位不夠清晰,教學內容重合落后和人才培養的特色不夠鮮明等問題。其次,物流產業的發展模糊了人才培養的方向。物流產業是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同時,各種運輸方式具有很強的差異性和獨立性,造成了各個高校依靠自己對物流的理解和自身條件的現狀,確定了物流人才的培養方向,此種方式往往會偏離產業對于物流人才培養的真正需求。最后,在對物流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忽視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需求。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物流產業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但是依然有很多高校在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定位籠統,教學內容和模式也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很大程度上與社會的需求產生脫節。
(2)物流人才培養滯后物流產業的需求。在經濟轉型背景下,物流行業的轉型發展必然會導致人才需求結構的轉變。在傳統的物流行業中,融入了信息技術、管理技術和系統的理念等,極大的改變了傳統物流的特性。因此,高校在進行物流人才培養時,依然采用傳統物流企業需求進行定位,遠遠無法滿足當前物流行業對于復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例如:高校課程體系設計的不夠科學合理、教學實踐環節投入明顯不足、急需加強教材建設、高校師資結構不合理等[2]。
(3)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急需進行調整。目前,我國高校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依然是以前傳統的方式,即通過高校的日常教學,持續不斷的進行理論方面的學習。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中,通過摸索建立了校企合作和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教學模式,但是缺少政府主管部門的主導和優惠政策的支持,致使不少高校在創新過程中,動力嚴重不足,機制不健全的相關問題比較突出,很難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長效創新機制。
(1)根據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的方向。在當前經濟加速轉型的經濟背景下,新產業的興起和新技術的出現,必然會給傳統物流產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的物流產業方向必然會向著縱深和國外方向發展,第三方的物流企業必將會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進行人才培養,必然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要將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物流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市場需求。要緊跟時代潮流發展,將高校作為物流產業人才輸出的重要基地,積極在實踐中培養出物流產業所需的基層和中高層管理人員。同時,國家還要根據當前企業對于人才需求現狀和發展方向,制定出人才培養的方向和規格,學校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確定物流人才培養的方向,讓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學有所成。
(2)建立和健全人才培養的創新管理機制。首先,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創新。要想更好的適應當前多元化需求的發展,高校就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培養的相關機制,創新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理論教學為主,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持續不斷的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不斷滿足當前企業對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其次,創新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往往包括教材、案例、課件和相關的視頻資料等。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創新,能夠極大的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水平。要打破傳統教學資源,構建網絡平臺資源,實現校企共享的專業課程資源。最后,創新和提高學生的能力。打破教學資源的限制,注重學生能力的塑造和培養,積極主動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過程中來。同時,還要聘請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員來高校掛職,構建科學合理的師資團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立足服務社會,建立政府主導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建立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改變傳統的供給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科學預測經濟發展方向和產業結構升級對于人才的需求變化趨勢,調整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結合高校自身的辦學資源和條件,及時的進行知識和技術方面的更新和補充,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其次,構建新型的人才培養機制。通過校企之間的合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培訓實踐基地問題,緩解高校資金緊缺問題,有效的解決培養人才與企業需求脫軌問題。最后,完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通過完善我國的物流職業資格準入制度,能夠將職業資格考試和企業發展動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為企業所需的人才提供保障,利于高校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
總之,在當前經濟轉型的環境背景下,創建新型的高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就必然要解放思想,積極創新,要打破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積極主動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要吸收和引進國內外的先進經驗為我所用,根據市場的需求,建立和健全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從而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和服務社會。
[1]吳瓊.產業轉型背景下寧波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1,(10).
[2]劉崢.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問題與策略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8).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Colleges
GENG Jia-fei
(Hefei Binh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under the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enterprise for college logistics talent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logistics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the current cultur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are briefly analyzed 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for the training mode of logistics talents in Chinese College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Colleges;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G62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076
1672–7304(2016)05–0154–02
2015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重點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5jyxm666);2015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項目編號:SK2015A728)。
(責任編輯:張時瑋)
耿家飛(1973-),男,安徽鳳陽人,副教授,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