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清
長春市雙陽區山河中心小學
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陳淑清
長春市雙陽區山河中心小學
閱讀可以修養我們的身心,增長我們的見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老師還應該努力想辦法提高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效率,授予學生一些閱讀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方法
語文作為最基本的語言學科,是人們進行交際和交流的工具,而小學生優勢正處在心理發展階段,可見他們學好語文不僅是日后交流的工具,也是以后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新課改也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所以本文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微探,供參考。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心理品質,它推動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展新的效率,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顯得呆板、枯燥,那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需要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下功夫,在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已知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產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會產生什么問題,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愿望,這樣當學生懷著某種愿望或為達到某種愿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著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終保持著閱讀興趣,閱讀成為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在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還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
我們知道語文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低段閱讀與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因此,教師應該經常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低段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戶外活動,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參與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在活動結束之后,可將自己活動之后的感受寫出來,然后由教師和所有學生選出最優秀的文章,另外,當看到一些廣告牌、路標以及電視廣告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去讀這些內容,教師也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演講比賽以及作文大賽,并且鼓勵所有學生都積極參加活動。
閱讀習慣對于提升學生閱讀效果來講非常重要,學生無法自覺、專心地閱讀,將不能達到閱讀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教師可以在布置閱讀練習的時候多提醒學生靜下心來認真閱讀,鼓勵學生通過提問的方式達到真正理解文章的目的,同時,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注重與作者進行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當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培養學生勤動筆是閱讀教學不錯的方法,例如:摘抄優美的字、詞、句、段落……在閱讀時還可以直接在文章中作好記號,其實,讀后感對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有巨大的作用,長期堅持下去,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熱愛學生并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的學生“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實地活起來。
要保持閱讀教學的活力必須引人新鮮的“課外活水”,讓學生始終覺得閱讀是有趣的、有用的,“課外活水”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外閱讀之活水。首先,從培養學生閱讀課外書人手,帶領學生一起閱讀,為學生講述課書中精彩的片斷。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向不同學生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對閱讀內容及要求規定階段性,做到既要給予指導也要適當放手,既讓學生自己閱讀,又要學生按要求閱讀;再次,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指導學生閱讀,一開始可以只摘抄優美詞句,然后再有選擇性地背誦精彩片斷,再到仿寫練習、佳作欣賞等,體現出課外閱讀的層次性。最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鞏固學生閱讀情況,促進課外閱讀,最終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供豐富的智力“背景”;二是五彩繽紛的時代活水。語文教學要聯系實際生活,教師要開放教材,以教材為基礎讓學生投身于豐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讓學生大自然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帶學生參觀訪問,開闊視野;實地調查,了解實情;遠足郊游,豐富知識等。
綜上所述,閱讀是學生豐富人生體驗和閱歷并培養和發展個性的過程,教師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不斷探索總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但只要我們閱讀教學的方法是正確的,長期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而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能夠給學生的只是在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和方法,真正的提高還是在于學生自己本身,我們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快樂,為他們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1]齊麗霞.基于新時代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