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
95%的回收機被平臺二次售賣,銷售至國內的三四線城市乃至非洲國家,只有5%左右的回收機被當做電子垃圾處理
2009年,周旭在深圳街頭將一部只使用了半年的品牌手機賣給了路邊小販。買時三千多元的手機只賣了五百多元,這讓他頗為惱怒,“這個回收價格配不上手機價值,但我又沒得選。”
正是這次刺激讓周旭走上了創業路。一年后的2010年3月,周旭在深圳創辦了專門回收廢舊手機的互聯網平臺——回購網。
幾乎同一時間,孫文俊和好友在上海也上線了一個“以物換物”的互聯網平臺,也就是愛回收網的前身。
六年后的今天,隨著廢舊手機價值被發現,以此為生的互聯網回收平臺開始大批涌現。作為又一個披著互聯網外衣、以顛覆傳統為旗號的新興行業,廢舊手機回收的前景被業內普遍看好。
魅族副總裁李楠給《瞭望東方周刊》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一年的廢舊手機就達1.5億部,可以鋪滿282個足球場,而這些淘汰的廢舊手機中超過90%都躺在家里,并未進入回收渠道。
但對回購網和愛回收網這樣的平臺來說,如何讓更多用戶愿意把廢舊手機拿出來仍是一個有待突破的難題。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周旭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透明化交易
孫文俊做“以物換物”平臺的想法源于美國小伙用紅別針換到一棟雙層別墅一年居住權的故事。他希望通過C2C的方式,實現閑置物品的互換。但這個嘗試僅僅維持了兩年,便暴露出弊端。
“回收行業在當時還很封閉,用戶參與閑置物品互換的意愿很低,回收效果并不好。”孫文俊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次嘗試讓他意識到C2C的方式在回收領域行不通,C2B才更合適。
2011年,孫文俊的公司全面轉型做起了專注廢舊手機回收的C2B平臺——愛回收網。按照他的想法,愛回收網的定位是一個類似于淘寶、連接用戶和回收商的交易平臺,而非回收平臺。
“很多用戶想處理廢舊手機,卻找不到值得信任的回收商?!睂O文俊說,愛回收網就是希望建一個“集市”,讓用戶和回收商能在“集市”上自由交易,“讓想買和想賣的人能準確找到對方”。
不過,愛回收網并不是一個只供交易的平臺,其還會向回收商提供一些前端服務,比如回收產品的檢測、數據清理等。
“我們把一些原本要回收商做的工作提前做好,回收商在拿到產品后能直接進行下一環節的交易?!睂O文俊說,這種分工方式更精細,效率也更高。
和孫文俊的設想不同,周旭在最初創辦回購網時就立志將其打造成一個純互聯網化的回收平臺,“它不是為別人搭建的交易平臺,而是本身做交易的回收平臺。簡單來說,回購網就是一個與用戶直接交易的回收商?!?/p>
這正是回購網和愛回收網在商業模式上的最大區別,這兩種模式也是目前國內廢舊手機回收平臺普遍采用的運營模式。在業內人士看來,回購網代表的回收商模式風險大,但利潤高;而愛回收網代表的平臺模式雖風險小,但利潤也低。
回收商模式下,平臺是回收鏈條上的一環,其可從用戶手中以較低價格回收手機,然后再高價賣出,以此獲得高額利潤。但問題在于,多數這類平臺并非專業的回收商,對產品價格的評估不在行,一旦價格評估出現問題,企業利潤就會有很大波動。
而平臺模式下,平臺的收入多來自回收商上繳的平臺使用費,而這部分費用往往較低,故平臺的利潤也較低。這也是愛回收網在提供平臺交易的基礎上,涉足前端回收服務的原因,僅僅依靠平臺服務費并不足以支撐整個平臺的運營。
盡管商業模式不同,但這類平臺的出現對整個廢舊手機回收市場的促進作用明顯,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們構建了一個更加透明的交易體系。
“這提高了用戶對手機回收的認可度和參與度。”周旭說。
跑偏的價格
“透明的交易體系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戶將手機賣給回收商的比例,但也暴露出諸多缺陷。”奇虎360旗下專做手機回收的互聯網平臺——同城幫CEO鄭立群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鄭立群體會最深的是,網上交易時,手機評估價與交易價之間存在的較大差距。
2014年年中,剛涉足手機回收的同城幫定位是類似于愛回收網的交易平臺,但這種模式僅持續了兩個月,它就轉型成了一個互聯網回收平臺。
鄭立群說,同城幫轉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看到了用戶與回收商在網上交易時的矛盾,“一些回收商在網上評估時給用戶很高的回收價,但實際交易時又以各種借口扣款,導致回收價嚴重縮水?!?/p>
在她看來,一部廢舊手機評估價和交易價的差值在5%左右是正常的,但達到20%~30%就不正常了,而后者恰恰是網上回收交易最普遍的差值,嚴重時評估價和交易價之間的差值能達到50%。
這一點趙璐深有感觸,她曾通過某回收平臺賣出過一部使用一年的三星手機。在網上溝通時,多家回收商均給出了不錯的價格,她最終以540元將手機賣給了一家深圳回收商。
但回收商在收到手機后,卻以屏幕有劃痕、外殼有磨損等多種原因要求在原有交易價的基礎上扣款,最終這部網上成交價540元的手機只賣了380元。這讓趙璐既生氣又無奈,“手機已經寄給它們了,又不可能再寄回來,只能聽它們的?!?/p>
“回收商正是抓住了賣家的這種心態才會肆無忌憚地壓價。”鄭立群說。
周旭雖然也承認評估價和交易價之間存在差距,但并不認為造成這種矛盾的主要原因在回收商。他認為,雙方在網上交易時,回收商并沒看到手機實物,價格多是基于賣家描述給出的,“很多用戶在描述時會刻意隱瞞手機的缺陷,使得回收商不能準確評估手機,也導致成交價與評估價之間有出入。”
更為關鍵的是,用戶和回收商對廢舊手機的價值認識并不一樣,比如很多用戶覺得手機屏幕有劃痕不是大問題,但對回收商來說,屏幕的更換成本極高,且會直接影響手機的二次銷售,是個大問題。
“網上交易的便捷性原本提升了用戶交出廢舊手機的積極性,但越來越嚴重的價格差距則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鄭立群說,如果平臺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手機回收將會越來越難,“會有很多一次性賣家?!?/p>
也正因此,同城幫在涉足這一業務之初就堅持面對面回收,用戶網上下單后由專業評估人員當面驗機交易。如今,包括愛回收網在內的手機回收平臺都開始改變單一的郵寄回收方式,發展上門回收和店面回收。
“這樣能讓賣家更清楚地知道手機為什么值這么多錢,減少買賣雙方的糾紛?!辈贿^,孫文俊也坦言,上門回收和店面回收目前只能在一些大城市施行,小城市仍要依靠郵寄。
90%的廢舊手機未被回收
“國內回收平臺在前端回收環節并無差別,而在手機回收后的末端處理上存在較大不同?!睂O文俊說,愛回收網是交易平臺,原則上并不涉足后端處理,但近年也上線了二手機銷售平臺。
目前,來自二手機銷售的利潤已占到整個平臺利潤的10%左右。在他看來,二次銷售是廢舊手機處理的最理想方式,“不僅能最大程度發揮手機的使用價值,還能保證回收平臺的利潤。”
對回購網和同城幫這類回收平臺來說,二手機銷售在整個業務模式上的地位更加顯著?;刭従W目前95%的回收手機流入了銷售渠道,以二手機形式售賣;同城幫回收機二次售賣的比例更是高達97%。
不過,兩者在回收機的二次售賣渠道上存在天壤之別。同城幫一直堅持收售一體,即自己回收、自己售賣,所有的二手機售賣均在其自有平臺上完成;而回購網采用的則是自己回收、別人售賣的模式,依靠經銷商銷售手機。
周旭說,回購網會根據品牌和機型的不同將回收機賣給不同渠道的經銷商進行二次銷售,其中65%的回收機賣到了國內的三四線城市,30%的回收機賣到了非洲國家。
那些并不具備再次使用價值的回收機則以電子垃圾的形式賣給了專門的處理企業,這一比例在回購網和同城幫分別為5%和3%。
“絕大多數的回收機都進入了流通環節?!睂O文俊說,這對減少電子垃圾污染有很大幫助。
即便如此,目前國內的多數手機回收平臺日子也不好過。“一臺回收機的毛利潤不到30%,凈利潤更是少得可憐,尤其是總量太少。”周旭說,相比之下,平臺培養用戶回收意識的教育花費要高很多,“大部分用戶仍然沒有手機回收的意識。”
這一點從平臺的回收數據就能看出:回購網每月的回收手機量在2萬臺左右,一年也就24萬臺;即便是號稱目前國內最大手機回收平臺的愛回收網每月的回收量也不到10萬臺,年回收量僅在110萬臺左右。
而中國目前一年的廢舊手機就達1.5億臺,“90%以上的廢舊手機并沒有進入回收渠道?!敝袊偕Y源回收利用協會副秘書長唐愛軍對《瞭望東方周刊》說,但隨著民眾回收意識的提高,這一比例會逐漸降低,“回收平臺的前景也會很樂觀。”
孫文俊和周旭持同樣看法。也正因此,雙方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愛回收網2016年的目標是交易額達到15億元,這是其2015年1.7億元交易額的8倍;回購網則提出2016年的月回收量要達到10萬臺。
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資本也開始聚焦這一日漸興起的領域,不僅手機廠商陸續推出手機回收計劃,連中國移動這樣的運營商也都利用自身優勢涉足該領域。
“資本進入對于剛起步的回收市場來說是好事,有助于培育市場,但這個過程會很長,最后真正能生存下來的平臺并不多?!敝苄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