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波
(延壽縣朝陽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延壽 150700)
?
農村合作社在建設和管理農村水利工程中的推廣與應用
姜曉波
(延壽縣朝陽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延壽 150700)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和市場化程度發生了深刻變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為深化農村體制改革,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的重要舉措,根據中央1號文件提出,“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的精神,根據市領導的指示,在市水務局的指導下,對延壽縣46個農村合作組織進行調研,深入探討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模式,特別是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廣與應用。
農村合作社;農村水利建設;管理職責;推廣;應用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和市場化程度發生了深刻變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為深化農村體制改革,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的重要舉措。根據中央1號文件提出,“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的精神。根據市領導的指示,在市水務局的指導下,對延壽縣46個農村合作組織進行調研,深入探討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模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及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央財政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制定了《延壽縣農村合作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方案》。
以科學發展觀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為指導,以提高水利工程效率,節約水資源為目的,扶持和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全面加快水利合作社建設步伐,為推動農村水利現代化建設,促進“三農”發展,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水利基礎保障[1]。
國家扶持農村合作社投資建設的水利工程指的是:在本合作組織范圍內的五小水利工程,即小攔河壩、小塘壩、小水庫、小提水站、機電井;以及小灌區構造物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
農業合作社負責管理范圍內的農村小型水利建設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1)落實本地小型水利建設發展計劃,組織新建工程的實施。
2)認真執行水資源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進行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教育。
3)確保國家資產不流失,不浪費。
4)落實水利建設的勞動積累工,協調水利工程建設占地。
5)組織群眾進行抗旱、防洪、蓄水、排澇、搶險、清淤除障等工作。
6)落實水利設施的管理責任制。
7)調解水事糾紛。
根據《合作社章程》,農村合作社根據農業發展需要,合理規劃水利工程項目,并通過理事會和監事會共同協商確定。項目確定后召開成員大會通過。
經過鄉鎮政府審查后,以書面形式上報縣水務主管部門審批立項。
農村合作社興建的農村水利工程項目,堅持自愿、互利、量力而行、誰受益誰出資投勞和多受益多負擔的原則。采取國家補助與合作社集資相結合的投資方式,即國家補助90%,農村合作社出資10%的比例。農村合作社籌資可出工出勞折資。
農村水利工程項目計劃下達后,由縣水務主管部門負責按工程項目建設程序組織建設,受益農村合作社組織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參與工程建設,監督工程質量。
工程建成后,水務部門將工程產權移交給受益農村合作社,按農村合作社章程規定的方法入賬,作為合作社的資金(產)。這樣即可減少國家對水利工程管理養護支出,也使水利工程得到及時的管護,同時提高了社員的主人意識,增強了對水利工程的管理責任感。保證水利工程完好永續的利用。農村合作社在每年的公益金和公積金中按比例提取水利工程養護維修費用,確保工程狀況良好,長期運行。
在合作社解散或破產清算時,由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財產,不得作為可分配剩余資產分配給成員,處置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在調研中我們探討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
1)國家補助合作社建設由合作社社員自己受益的水利工程,可以作為合作社資產,社員分攤股份,由合作社社員自己管理使用。
2)國家補助合作社建設的水利工程,除合作社社員自己受益外,還可以向合作社以外村民供水的工程,由合作社按國家規定收取一定的費用,年終社員按收入額,按股分紅。社員退社后,國家補助形成的股金,不做為原始股金退回,留作合作社做為積累[2]。
通過對延壽縣現有46個農村合作組織進行調研,我們計劃選擇經濟基礎較好,土地面積集中管理模式優越的,具有代表性的五家農村合作組織進行試點,試點成功后進行了全縣推廣。鴻源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是試點成功之一,2013年全年生產水稻4565噸,水稻加工成大米約2900t,銷售大米收入達1679萬元,比上年增加127萬元,增長了8%。土地經營支出1007萬元,其中:平整土地支出占了30%,約支出31萬元,其它為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和機耕費976萬元;管理費用支出22萬元,主要是合作社管理人員工資和合作社管理人員的差旅費支出;其它支出12萬元,主要是合社貸款利息支出和農機折舊費支出。全年實現盈余637萬元,比上年增加了28萬元,增長了5%。鴻源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在2008年注冊時,擁有社員7人,注冊資金58萬元,固定資產180萬元。隨著合作社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加大,社員所獲盈余返還逐年增加,社員人均收入每年要比不入社農民明顯提高。因此,入社社員逐年增加。截止到2015年末,該合作社已擁有成員89人,入社資金達到100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593萬元,入社面積由初期的280 hm2,增加到現在的570.4 hm2。
通過合作社的運行模式,可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讓農民集體致富是非常好的一種提高當地民生的方法。在合作社的指導下,進行盤活土地,整合資源,所有的項目集體實施,最終的目的是解決農民的生產、生活困難。截至目前,延壽縣新增水稻標準化育苗大棚2000多棟,水稻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3.27 萬 hm2,水稻品種由過去20多個統一到5個,建成“有專職管理人員、有相對獨立辦公場所、有具體規章制度、有獨立法人并登記注冊、有一定規模適度發展、有較為齊全的辦公工具”的“六有”水利專業合作社7個。積極引導農民和企業共同組建了農業合作社,建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強化市場開拓,實施規模化經營,推動了稻米產業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牽動力最強的主導產業。
[1]楊榮華.淺議農村水利合作社的建設與運營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28):165.
[2]張文忠.加強財務管理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J].才智,2013(24):46.
1007-7596(2016)07-0141-02
2016-06-24
姜曉波(1965-),女,黑龍江延壽人,助理工程師。
F321.4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