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在新福建北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
初探房屋建筑外墻滲漏成因與防治技術
謝在新
福建北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摘要:房屋外墻滲漏是最為常見的質量隱患之一,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質量通病。這里分析了住宅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原因,探討了該住宅小區外墻滲漏的處理方法,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外墻;滲漏;原因;措施
本項目選取龍巖高速交警支隊五大隊(漳平)工作用房為樣本工程進行研究。該建筑包括面積為1 039 m2的辦公房(共三層),以及另外一面積1 256 m2的宿舍樓(共四層)。該項目預算造價為483萬元人民幣;其中辦公用房195萬,宿舍樓217萬,項目建筑采框剪結構。在建筑質量上,外墻均為200 mm厚A3.5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M5.0混合砂漿砌筑,外墻面均采用45 mm×95 mm通體磚。
本研究總結前人在建筑外墻滲漏上的研究成果,并結合該工程自身特點以及前期處理經驗,經過分析,總結造成滲漏的主要原因,如下:
1)施工質量不合格,導致工程外墻使用過程中引起滲漏。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施工技術不合格: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時常出現的砌筑方法不當、不按照規定操作、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夠,尤其是立縫普遍存在砂漿飽滿度不夠的問題,為建筑工程在后期使用中外墻出現滲漏留下隱患。
建筑材料不標準:主要體現為在實際施工中外墻所使用的磚尺寸不合格,例如不掛線的一側造成砌筑墻面凹凸不平。容易使外墻底層粉刷時局部出現過薄或超厚現象。如果砂漿過薄,抹壓砂漿時砂粒滾動,底層不密實,易裂、起殼,超厚時,易形成砂漿自墜裂縫,由于砂漿層內外收水快慢不同,自墜產生裂縫,留下滲漏隱患。
材料選用不合適:主要表現為在同一堵磚墻中使用不同砌體材料混砌。不同的筑砌材料線脹系數不同,在溫度發生變化時會產生不同的變形,墻體因建筑材料不同程度的變形而開裂,為滲漏埋下隱患。
砂漿強度不夠或采用干磚砌墻,這樣容易造成磚與砂漿粘結差,易形成分離縫隙,留下滲漏隱患。
拉結筋設置偏差造成灰縫開裂。由于我市是七度抗震設防,框架填充墻與柱交接處均應設置拉結筋,且間距不大于500 mm,長度不少于700 mm,端部應彎成90°,拉結筋的設置一般是在柱混凝土結構施工時進行預埋,在預埋時又往往沒有考慮到將來填充墻具體尺寸,而按固定的間距進行預埋,這樣就容易造成在進行砌體施工時大部分的拉結筋要經過彎折后才能進入水平灰縫,再加上工人施工馬虎,進入水平灰縫的鋼筋未經完全調直,就鋪漿砌磚,使墻體與柱交接的豎縫與放置拉結筋范圍的水平灰縫偏大,造成灰縫不飽滿,灰縫本身過厚而產生收縮裂縫。
外墻面施工質量差。主要表現在:第一,在清理過程中面磚未清理干凈,未按規定進行施工;第二,施工粘貼砂漿時不飽滿,導致面磚空鼓,在磚體中形成儲水囊,為滲漏埋下隱患。第三,接搓處有細小縫洞存在,主要是由于勾縫存在砂眼,不飽滿密實,以及殘余砂漿清理不干凈等。第四,養護不周,工程本身施工時幾乎用純水泥砂漿勾縫,因此存在勾縫太薄的缺點,后期使用過程中又不進行充分養護,造成勾縫開裂,容易發生外墻滲漏現象。
2)非施工質量問題引起的滲漏,主要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兩種材料收縮不同產生開裂。由于混凝土結構和填充墻砌體兩種材料的線膨脹系數不同,混凝土結構的線膨脹系數為1.0×1.0-5,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線膨脹系數為0.8×1.0-5,因此因溫度原因產生的不同變形量,經過外界溫差的變化,使混凝土梁對磚墻頂部產生剪力,混凝土柱在磚墻兩側產生拉力,致使磚墻頂部及兩側產生裂縫,造成滲漏。特別是在建筑物的頂層,由于屋面溫差變化較大,如果磚墻頂皮斜砌體采用較高標號的砂漿填塞,則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再加上兩種材料變形量的不同,經應力疊加到一定的程度,在外墻兩端及窗位置有薄弱點就會產生斜裂縫。這就是為什么頂層外墻滲漏較為嚴重的主要原因。
用戶裝修破壞外墻面引起的。由于用戶在進行居家裝修時,往往在外墻上增加插座,鑿墻布管,使外墻的有效厚度減少,鑿打空調洞口時,墻體受到撞擊、震動,使得周圍的磚墻產生裂縫,洞口未處理好,造成滲漏。
本項目通過以具體工程為研究樣本,對造成外墻滲漏的原因進行因素分析。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對癥下藥,提出在住宅小區工程中防止出現外墻滲漏現象的主要措施。如下:
1)嚴格把好進場材料質量關。工程施工所用的所有材料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現行的有關標準和規定,在材料進場前嚴格按規定檢驗,檢驗合格后再驗收備用,必要時要進行復檢。
在外墻的磚砌體施工時,施工單位在購買磚時應保證磚體尺寸、質量優良,保證外觀尺寸較好且無明顯缺陷。在施工過程中驗進行抽樣檢測,確保質量合格。
在砌筑過程中嚴格挑選,淘汰規格尺寸偏差較大或有破塤、裂紋的磚,確保外墻的質量。同時盡量避免使用不同規格的磚,以免發生不同的筑砌材料因線脹系數不同,在溫度發生變化時會產生不同的變形,墻體因建筑材料不同程度的變形而開裂的情況。
2)確保墻體水平縫和豎向縫砂漿飽滿度。在工程施工中,主要通過以下幾點進行控制:
嚴禁干磚上墻砌筑,磚砌筑前澆水是磚砌體施工工藝的一個部分,磚的濕潤程度對砌體的施工質量影響較大。對比試驗證明,適宜的含水率不僅可以提高磚與砂漿之間的粘結力,提高砌體的抗剪強度,也可以使砂漿強度保持正常增長,提高砌體的抗壓強度。
同時,適宜的含水率還可以使砂漿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攤鋪流動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證砂漿的飽滿度。這些對確保砌體施工質量和力學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施工中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02第9.1.4規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這樣確保砂漿硬化前不致于脫水收縮。
確保砌筑砂漿的質量。為了確保砂漿質量,在砂漿配制時,應嚴格按配合比下料,采用質量比。商家為了推銷產品,使用“砂漿王”類的外加劑,從而大大節約水泥用量,隨意夸大其功能,并提供砂漿配合比,導致砂漿材料配合比不準確,這是砂漿強度達不到設計強度等級和強度離散性較大的主要原因。按體積比計量,水泥因操作方法不同,其密度變化幅度約為900~1 200 kg/m3,這樣必然大大影響砂漿的強度。
根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02第4.0.8條規定“凡在砂漿中摻入有機塑化劑、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等,應經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機塑性化劑應有砌體強度的型式檢驗報告?!彼裕荒芎唵伟垂烫峁┑呐浜媳仁┕ぁW詈猛鈮ζ鲋皾{加適量石灰,改善其黏性與和易性,砂漿稠度控制在60~80 mm。由于黏土為地材,施工現場為追求經濟效益,使用黏土混合砂漿的情況經常發生,黏土的黏結性差、吸水性大、易積聚水,吸水后膨脹大、呈水軟塑性,在干燥狀態和一般潮濕狀態下受到外來作用而產生擾動時強度會降低,形成砌體上磚與砂漿的裂縫,抹灰時大面積易收縮干裂。這樣的砂漿成型后,受日曬雨淋等干濕狀態周而復始的影響,易降低強度和粘結力,砌筑砂漿易呈疏松狀,抹灰層易形成空鼓、干縮裂縫,特別是在外墻面對內保水性好的情況下更為不利。因此,應禁止房屋外墻采用黏土混合砂漿和抹灰砂漿。福建省在1999年10月1日實施的《房屋建筑外墻和屋面防水技術規程》DBJ13-26-1999中規定了砌筑砂漿不得采用黏土混合砂漿,外墻的抹灰砂漿嚴禁采用黏土混合砂漿。
3)確保砌筑方法正確。在砌筑前,先對施工人員進行操作細則及有關規定和標準作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并嚴格要求施工人員按施工技術要求進行施工,確保豎向縫的飽滿度。同時要求砌筑后原漿勾縫,確保無瞎縫、透光縫。水平灰縫飽滿度控制在80%以上。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居民室內裝修日趨高檔化,杜絕建筑外墻滲漏已成為廣泛引人關注的敏感話題。
這里總結了一期住宅樓外墻滲漏處理的經驗,我們從該工程施工中著力規避外墻滲漏等質量通?。槐竟こ炭⒐そ桓妒褂靡詠?,經受了臺風暴雨的考驗,外墻無發現一處滲漏,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