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虎天廈建筑設計(廈門)有限公司(361000)
?
關于人防地下室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
蔣金虎
天廈建筑設計(廈門)有限公司(361000)
摘要:就人防工程而言,作為一個附屬工程,是現代建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工程項目設計時,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便是對人防工程進行設計。本課題研究中,重點對人防設計基準、內容等作出深入的研究分析,如何做好人防設計工作,從而最大程度發揮其防護作用發表個人的看法。這里對人防工程建設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進行扼要的分析,對人防工程設計的重要內容作出全面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人防工程;地下室;設計要點
進行人防工程設計時,布局必須盡可能和所在地總體規劃大致相當,而建立人防結構時,則按照用途情況作出科學的設計。在符合用途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遵循堅實、耐用、可行、成本低的基本準則完成工程設計工作。與此同時,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平戰結合因素,從而確保取得社會、經濟、戰備三者有機結合的最大效益。
1)熟悉并掌握人防地下室建筑的總體情況。進行人防工程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對人防建設項目作出全方位深層次的了解:第一,必須掌握人防工程之上的地面建筑的概況,如建筑規模、類型、層數等,這些全是進行人防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的因素;第二,對人防工程建筑的防護類別、抗力級別、戰時功能予以確定,從而對人員掩蔽、人防物資、人防電站等進行設計;第三,和有關專業人員進行溝通配合,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經濟、適用、合理等若干方面的因素。
2)科學地進行防護單元、抗爆單元的劃分。就人防工程而言,防爆過程中,重點是對防護、抗爆單元進行劃分,如此一來,在人防工程受到炸彈沖擊時,因為合理的設置了防護、抗爆單元,則可以讓建筑損害降低到最少程度。怎么樣對防護、抗爆單元進行科學的劃分,是人防設計過程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從《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可知,防護單元及抗爆單元根據上部建筑的層數及多層防空地下室的類型級別等劃分。工程設計者對人防工程進行設計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從而防止對建成后人防工程產生不利影響。
3)平戰結合。在對人防工程進行設計時,關鍵是對工程“平戰結合”的設計,要注重平時和戰時的使用功能組合。從建筑考慮,平時人防地下室在布局上力求與該地塊總體規劃保持一致,合理開辟地下空間,其中人防工程盡量設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層;戰時應是滿足各種人防工程各項戰時功能的需要,以達到掩蔽人員或物資等戰時使用功能。
某工程總用地面積21 343 m2,總建筑面積為87 729 m2。其中,地下室面積18 479 m2(人防部分面積5 453 m2)。項目包括上部4棟高層住宅,一棟20層組合公共建筑、二棟3~4層商業,地下一層滿堂布置為汽車庫及設備用房。其具體設計要點如下:
1)根據總體規劃及方案報批文本,及《防空地下室設計文件防護專項審核告知書》本項目應建人防面積5 347 m2,設計戰時功能為甲類核6常6級甲類二等人防掩蔽所。人防工程的面積超過5 000 m2,需設置一個人防電站。
2)合理規劃地下室人防區域
人防地下室建筑設計應合理規劃人防區域位置,以正常狀態下地下室的應用功能為設計依據,考慮到經濟性、安全性、技術性等因素。本項目北面為20層組合公共建筑及多層商業,南面為住宅小區,因當地人防內車位產權問題,考慮經濟性,人防區域布置在北面公共建筑地下一層。同時結合建筑室內外樓梯的位置,確定人防區域的平面布局,并且注意各個出入口布置,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筑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3)人防主體設計
確定了地下室人防區域,根據戰時二等掩蔽所,按照一定的面積劃分防護單元,每個防護單元的防護設施和內部設備自成體系。每個防護單元人防掩蔽面積按建筑面積的65%~75%計算人防掩蔽人數,根據二等掩蔽工程戰時總的疏散寬度應滿足按掩蔽人數每100人不小于0.3 m,且每樘門通過人數不應超過700人計算出人防出入口寬度,確定人防出入口個數及位置。根據防護單元面積、掩蔽人數設置戰時干廁、戰時生活、飲用水箱及通風機房、防化通信值班室及配電室、封堵構件存放室等輔助房間及設施。
本項目人防設計面積5 453 m2,共設計了3個防護單元,每個防護單元小于2 000 m2,其中人防電站與一個防護單元結合設置,共設置11個抗爆單元,抗爆單元擋墻用粗砂砂袋臨戰堆壘(上寬≥0.5 m下寬≥1 m),擋墻通道凈寬≥1.50 m。防護單元分區與防火分區盡量結合設置,本項目其中兩個防護單元合一個防火分區,另一防護單元與普通地下室合并一個防火分區。人防區域盡量考慮減少臨戰封堵個數,4處平時車道出入口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梁戰時封堵,每個防護單元戰時封堵數量不超過2處,通往電梯廳采用防護密閉門臨戰封堵。
4)人防出入口設計
二等人防掩蔽所主要出入口必須利用室外出入口設置,室外出入口指通道的出地面段(無防護頂蓋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圍之外的出入口,通常選取直通室外的室外階梯,直通室外的坡道出入口來設置主要出入口。
本項目有一個7 m寬的汽車坡道出入口位于高層公建一層,在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圍之內,因此此汽車坡道只能設計人防次要出入口,設計不多于2個防護單元的的出入口開向坡道。本工程總共設計了3個防護單元,每個防護單元需設計一個主要出入口,根據總平布置,在合適位置設置了2個室外樓梯,考慮經濟性,兩個防護單元共用一個室外出入口,出入口寬度按兩個主要出入口寬度之和設置,每個防護單元設計疏散寬度大于應設疏散寬度。主要出入口室外樓梯結構都進行防核爆、防動力載荷和防倒塌設計,在地面建筑5.0 m倒塌范圍內的室外樓梯設置了防坍塌棚架,首層樓梯間直通室外的門洞外側設長度≥1 m的防倒塌挑檐。每個防護單元設計了3~4個人防出入口,其中主要出入口與其中一個次要出入口水平直線距離≥15 m。
5)人防電站設計
本工程應建人防面積總和超過5 000 m2,設置了一個人防柴油電站,并與一個防護單元相結合設置,滿足防護要求。在設計人防電站時考慮了控制室、發電機房、儲油間、進風、排風、排煙等設施,及發電機組運輸出入口問題。因本項目人防電站離汽車坡道較遠,通過坡道自室外運入較困難,在非防護區設置了人防吊裝孔,采用防護密閉門隔開。人防控制室與發電機房設密閉隔墻,墻上設防火密閉觀察窗;控制室與發電機房之間連通口設置了防毒通道。
6)輔助房間設計
人防工程還需要一部分輔助房間,一般排風口部在主出入口處,其附近設排風機房、戰時干廁、盥洗室、戰時水箱。進風口部在次要出入口,其附近設防化通信值班室、配電間、戰時風機房等。
干廁:便桶單間按1.0~1.4 m2,數量為男1個/ (40~50)人,女1個/(30~40)人設置。配電間:每個防護單元設置,本工程二等人員掩蔽所與防化通信值班室合并設置。防化通信值班室:二等人員掩蔽所按8~10 m2,設置人防戰時進風機房附近。平戰轉換器材間:每個防護單元面積按15~25 m2。戰時進風機房:與濾毒室相鄰設置,與室內清潔區用防火隔聲門相通。戰時生活、飲用水箱和盥洗室:戰時拼裝。
總之,人防地下室的建筑設計不僅要考慮戰時人防功能的建筑設計問題,同時要考慮平時使用功能的設計問題,更加需要結構和設備各個專業的密切配合與協調,才能夠完成一個項目科學、合理的設計。
參考文獻:
[1]GB 50038- 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S].
[2]涂莉.結合實例探討人防工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
[3]徐敏,武成杰,朱明輝.人防工程中簡易洗消間的設計[J].防護工程,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