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
(重慶全成恒浩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
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
劉 杰
(重慶全成恒浩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
建筑施工項目往往涉及到很大的投資,如果因為風險管理疏漏而沒能及時規避風險,很容易引發損失,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負面影響。如何使建筑企業在目前的激烈競爭中識別并規避風險,維持競爭力,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文章結合理論和實際,闡述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的策略。
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風險管理
建設工程的實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建設項目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建筑行業從業人員認為該風險是不可捉摸、無法應對。由于缺乏系統的管理方法,一直以來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人們依靠著直覺和經驗來進行管理,特別是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風險管理。現如今,風險管理技術在我國建筑企業投資評估方面運用較為廣泛,但是建筑施工企業卻忽視了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的風險管理。建筑項目施工存在著工期長、露天作業多等問題,施工中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更多,施工環境更復雜。建筑物與地質環境關系密切,在施工中處于最薄弱狀態,承受的風險也更大。施工項目風險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業主和承包商的經濟損失,施工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已成為建筑行業一項緊迫而重要的課題。建筑行業人員必須提高風險管理意識,熟練掌握風險識別技術,及時進行風險評估與分析,加強項目施工階段的風險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工程項目的風險。
工程項目生命周期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風險構成了項目風險。工程項目風險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主要內容如下:①政治風險,指的是由于政府要求加快或減慢工程進度所帶來的風險;②自然風險,指的是室外工程天氣因素影響施工項目的風險;③經濟風險,指的是由于管理分配不善、市場預測失誤對項目經濟所造成的風險;④技術風險,是指因為施工技術水平引發的有關技術方面的風險;⑤管理風險,指的是項目管理對于客觀形勢變化不能迅速適應的風險;⑥組織風險,指的是施工項目中涉及的各方主體由于出現矛盾引起的風險;⑦支付風險,指的是工程項目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的風險。
當前,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存在以下一些問題:①風險管理意識淡薄。我國的建筑企業往往不具備充足的風險管理意識,在運營中更加注重利益最大化,沒能關注風險損失。企業經營者出于利益考慮往往不愿提升風險方面投入,導致面臨的風險往往超過企業的抗風險能力;②風險管理水平落后。有些建筑施工企業由于組織架構簡單,機構的設置不夠健全,構建系統性、全局性的風險管理體系比較困難;③風險管理成效較低。建筑企業往往不太關注歷史數據的分析積累,導致在進行風險評價的時候,缺乏歷史數據,增加了風險管理的成本和管理的難度;④缺乏風險管理系統。很多建筑企業并未構建合理的風險管理系統,因此尚未形成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風險應對十分被動。
探索構建一套風險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以某中小型建筑施工企業為例,該公司注冊資本0.2億元,凈資產近0.9億元。企業資信等級A級,為當地守信企業、質量管理AA級認證單位。公司于1996年起先后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ISO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20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現有員工約800人,管理人員100余人,大中專以上學歷近400人,高中級職稱專業技術資格管理人員100余人,國家一、二級注冊建造師十余人。這家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的現狀,同時也是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現狀。雖然企業內部擁有一定的風險管理意識,但缺乏相對一致的風險管理體系,因此難以施風險管理。因為建筑施工項目往往任務重,投入大,單元多,因此項目風險管理只是存在于決策,過多地被主觀意識控制。
2.1 構建原則
建筑企業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原則為:①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分工,提升各崗位間的協調配合度。根據該企業目前的組織結構、業務范圍,以及所面臨的風險類別明確分工,并賦予其職責權限。同時明確風險檢查標準,做到責權利的相互統一。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每個崗位之間的協調,部門間每項業務和手續做到良好的銜接與配合,減少脫節和矛盾,保證管理的有效性、連續性,從而提高作業的效率;②引入目標考核制度,增強監督管理力度。對于施工項目的實際工程,部門根據各自分工,有針對性的制定風險管理目標。工程驗收時,由企業的董事會結合制定的風險管理目標來進行考核。在管理的縱向上,應確保下級受上級監督;而在管理的在橫向方面,則要使互相獨立的兩個部門辦理,從而確保流程的監督;③嚴格控制管理成本,保障企業的效益。成本控制是風險管理成敗的最高要素,可以讓企業用最少的成本收獲最大的收益。加強管理成本的控制,必須從公司內部組織結構進行,具體來說,風險管理由每個部門的負責人執行,能夠使公司內部管理層次降低,最終達到實用、高效的管理狀態。還應該合理設置管理層次,規定出每一個層次的職責,從而使不同層次具備自己的責任心,進而提升風險控制經濟效益。
2.2 風險保障體系的建立
風險管理的前提就是建立風險管理機制,文章根據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特點,構建風險管理機制,制度體系、管理機制組成。
(1)建立建筑企業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結合企業當前的管理組織機構,以及前文提及的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原則,構建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組織結構,明確職責分工。企業建立的風險管理組織保障體系見圖1
(2)建立風險管理制度保障體系,包括管理總則、實施細則。管理總則是企業構建風險管理制度體系的基礎,也就是企業總章程。它包括企業的職責分工,部門之間的層次管理關系、權力及義務。建立管理總則以明確職責分工,從而加強協調配合。實施細則貫穿在整個組織之中,涵蓋了企業的所有層級以及每一個職能機構,為公司的風險管理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實施細則中包括目標管理辦法、人力資源管理辦法、日常工作制度以及財務資產管理制度。
(3)實施細則中目標管理辦法指實行目標考核,加強監督管理。它詳細規定了風險目標責任人、風險管理目標制定流程、以及風險管理目標考核辦法,體現風險管理系統構建原則。人力資源作為企業風險管理的源頭,同時也是決定企業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完善的管理制度要發揮其作用必然離不開優秀的管理者,人力資源的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人力資源管理辦法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制定激勵措施,培養出風險管理人才。日常管理工作制度的內容是指風險管理過程中每個步驟以及部門間的信息管理,實現企業發展目標需要掌握大量的經營信息和財務信息,信息傳遞與溝通是整個風險管理系統的關鍵。風險管理中各部門員工溝通期望得到有效滿足,才會履行自己的職責,達到企業的既定目標。企業必須要健全財務資產管理制度,包括授權批準控制制度、會計系統控制制度、資產保護控制制度和預算控制制度等。對各個部門按照既定的標準和授權進行費用管理,才能合理控制管理成本,提高風險管理的經濟效益。
TU7
A
2096-2789(2016)12-01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