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志
(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灤工程管理局,天津 300393)
?
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工作初探
郭修志
(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灤工程管理局,天津300393)
摘 要:開展水利工程確權劃界是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劃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建立范圍明確、權屬清晰、責任落實的水利工程管理保護體系。分析了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現狀,提出確權劃界工作思路,為后續確權劃界工作開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確權劃界;工程管理;引灤工程
引灤樞紐工程坐落在河北省遷西縣境內的灤河干流上,是集防洪、工業和城市供水、生態與環境保護、農業灌溉、發電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群,由潘家口水利樞紐、大黑汀水利樞紐和引灤樞紐閘三部分組成。
根據《潘家口水庫補充初步設計》《關于發送〈引灤工程管理工作會議紀要〉的函》等文件關于確權劃界范圍的規定,引灤樞紐工程管理范圍應確權劃界11181hm2。
引灤樞紐工程管理范圍確權劃界工作于1987年5月開始,截至2004年,共完成確權劃界10 977 hm2,確權率達98%。已確權管理范圍包括烏龍磯、石佛水文站,大黑汀水庫部分管理區及水庫淹沒區,潘家口水庫部分管理區及水庫淹沒區等。未確權劃界管理范圍包括潘家口水庫左右岸壩肩、大黑汀水庫西壩頭及壩下等地區。
引灤樞紐工程保護范圍應劃界長度約649.13 km,其中潘家口水庫劃界長度約534.20 km、大黑汀水庫劃界長度約114.93 km。保護范圍大部分位于山區,山勢陡峭,且缺乏專項經費支持,保護范圍劃界工作一直未開展。
2.1確權劃界必要性
(1)水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2)水行政管理的需要。潘家口、大黑汀水庫位于灤河中上游地區,屬于大型山區水庫,庫區兩岸的山脈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內的爆破采礦等違法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樞紐工程的安全正常運行。由于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沒有明確劃定,水行政執法工作困難重重。
(3)工程管理和工程安全運行的需要。作為引灤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潘家口水庫左右岸上壩公路是進出潘家口大壩的唯一通道,水電廠發電以220 kV高壓經開關站輸入京津唐電網,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繞壩滲流監測儀器布置于兩壩頭。這些工程設施對工程安全穩定運行起著重要作用。但這些工程設施占地并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導致設施設備經常出現人為損壞,直接影響了工程的安全運行。
(4)保障供水安全的需要。潘家口、大黑汀庫區周邊有鐵礦企業20多家、排污口6個,因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沒有界定,亂排污水、亂堆廢渣現象屢禁不止。近些年地方政府開始將水庫及周邊規劃為旅游區和風景區,娛樂場所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庫區,加劇了灤河水質下降,嚴重影響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的水資源保護和供水安全。
(5)保障防洪安全的需要。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周邊礦產資源豐富,廢礦石、尾砂隨意堆積于河岸。尾礦庫多次出現垮塌,造成庫區淤積,束窄河道致使行洪能力降低,嚴重影響下游防洪安全。由于未劃定保護范圍,引灤工程管理局雖多次到現場制止,甚至給地方政府發函,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
綜上所述,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工作直接影響著工程的正常管理和安全運行,關系到津、唐兩市的供水安全和經濟發展。所以,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工作十分必要和緊迫,意義重大。
2.2確權劃界工作思路
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水利部和海委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部署,以加強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水生態文明建設和保障工程正常安全運行為出發點,推進引灤樞紐工程可持續發展,扎實做好確權劃界工作。
依據水利部《水利部關于開展河湖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工作以依法依規、輕重緩急、先易后難、因地制宜為基本原則,計劃分4年完成。第一年選取潘家口水庫左右岸壩肩作為試點,進行劃界工作;第二年完成潘家口水庫左右岸壩肩土地確權前期,大黑汀水庫右岸、壩基下游劃界,庫區管理范圍劃界以及保護范圍劃界;第三年完成潘家口水庫左右岸壩肩土地確權,庫區管理范圍劃界以及大黑汀水庫右岸、壩基下游確權前期;第四年完成潘家口水庫保護范圍劃界,大黑汀水庫右岸、壩基下游確權工作。
3.1加強組織領導,注重宣傳引導
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范圍廣、權屬多、難度大,只有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充分保障,才能順利進行。因此,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精心部署。為取得確權范圍內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多種形式對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工作進行廣泛宣傳,提高當地社會對水利工程確權劃界法律政策及重要意義的認識,為確權劃界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基礎和輿論氛圍。
3.2因地制宜,合理劃定管理、保護范圍
根據《潘家口水庫補充初步設計》等規范文件規定,潘家口水庫管理范圍仍需劃界確權156 hm2。上述范圍內部分土地位于左右岸上壩公路外側,對工程管理影響較小,且地上栗樹數量較大,征收補償費用較高。根據工程管理的實際需要,結合范圍邊界走勢及地上建筑物情況,建議因地制宜,在潘家口水庫右岸以上壩公路為界,沿灤苑山莊后道路劃至水邊;左岸以上壩公路為界,沿第一道分水嶺劃至水邊。該范圍內土地面積90 hm2,包含上壩公路、開關站等重要設施及溢洪道反弧段進場道路等通道,滿足工程管理日常需要,且涉及土地權屬較少,實施較為容易。
按照《水庫工程管理設計規范》規定,水庫保護范圍為庫區兩岸淹沒線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嶺脊線之間的陸地。由于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兩岸山勢陡峭,庫區蜿蜒曲折,支流眾多,且庫區第一道分水嶺內原建水庫時后靠村莊密集,涉地較多,按規范劃定保護范圍難度太大,且實施巡查管理不便。因此,建議山勢陡峭且無村莊或較少地區以第一道分水嶺為界,村莊密集的平坦地區以淹沒線以上200~500 m范圍為界。
3.3轉變管理思路,分離土地所有權、使用權
隨著土地政策不斷完善,近幾年唐山、承德地區的征地區片價上漲較快,且地上附著物以栗樹、桃樹等經濟樹木居多,確權難度將逐年增大。直接對土地和地上附著物進行征收,費用較高,且涉及百姓根本利益,協商困難。一旦溝通沒有達成一致,將影響確權劃界進程。針對于此,提出分離所有權、使用權的工作設想。
引灤樞紐工程管理范圍土地征收后,引灤工程管理局擁有土地及地上附著物所有權。為方便對土地和樹木的管理,建議將土地、樹木租借給當地村民或村集體,使其擁有土地、樹木的使用權,所結果實及收入歸百姓所有,但是不允許在該范圍內進行其他生產活動,如建造房屋、爆破開礦等。該方法不僅解決征地和補償時百姓的發難和后顧之憂,也方便今后局里對土地和樹木的管理。
3.4創新管理模式,鞏固確權劃界成果
確權劃界工作涉及到界樁及標示牌的埋設以及后期管理保護。確權劃界工作思路為先劃界、后確權,在界樁、標示牌埋設過程中,土地權屬仍是當地村民,因此建議雇傭涉地村民進行界樁、標示牌的埋設以及后期管理與保護。只有將界樁、標示牌管理保護責任落實到個人,才會大大提高界樁、標示牌的管理質量及存留時間,也便于引灤工程管理局進行統一管理。
引灤樞紐工程確權劃界是一項系統性工作,不僅有利于樞紐工程日常管理和安全運行,也關系到水庫防汛調度和興利效益的實現。積極開展確權劃界工作,將會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助推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跨越。
中圖分類號:TV6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28(2016)03-0023-02
DOI:10.3969/j.issn.1004-7328.2016.03.009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簡介:郭修志(1991—),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法律規定和《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關于發送〈引灤工程管理工作會議紀要〉的函》以及水利部、河北省有關文件要求,引灤樞紐工程必須劃定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