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金
(黑龍江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
?
全斷面填砂路基施工技術研究
趙 金
(黑龍江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
對全斷面填砂路基施工技術進行探討研究,介紹了砂土的運輸、施工等各個環節,為我國填砂路基技術的發展累積經驗。
全斷面;填砂路基;施工技術;工藝
1.1 流程簡介
全斷面填砂路基的施工流程如下:路基清理與輾壓、放樣施工、砂料質檢、砂料填筑、高層檢測、灌水壓實、密實度測量、補水填筑下層。
1.2 全斷面填砂施工工藝
(1)加強填砂前準備工作
只有做好準備工作,才能在有填筑中保持可靠有序的施工,準備工作應重視環節:檢測土質、數據測量、現場清場、合理安排施工人員等。另外還要結合《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進行具體的指導操作。
(2)下封層粘土的作業
下封層粘土施工,前期并不需要使用特殊的粘土,常規粘土則能滿足施工要求,可直接從耕地中反挖取土,取土后將對土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土質液塑需要保證技術要求,但其土礫粒度不均衡,篩分級配較多,多數粒度低于0.075,這在填筑工作中基本能滿足要求,但缺點在于含水量不易控制,含水量決定了土質的堅硬程度,含水量大則土質更軟,且底部的濕土難以晾干,土質過于干燥則土質過硬,易碎且發生板結現象。還需要注意的是,下封層粘土的主要應用于封水與排水,因此下封層粘土應盡量選擇優質土壤,對于土質不合格的情況,應采取措施進行改良處理。
2.1 砂土運輸要點
在實際施工工作中,填砂路堤表面需要經過嚴格的檢測驗收,并保持持續的灑水養護,尤其在干燥氣候環境下,更要加強養護,定期對填筑砂層的表層含水量進行檢測,盡量將其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若存在沉陷的車轍,施工單位應及時使用壓路機等設備將其整平,以保證自卸運輸車能夠準確的將砂土卸至指定施工現場。
2.2 填砂的攤鋪與整平
履帶式推土機在我國公路施工中應用較廣,其基本能夠滿足填砂攤鋪與整平的施工要求,攤鋪作業應根據路側高、中心低、橫坡處于1.6%~2%區間的原則進行施工,具體操作是:先對攤鋪粗平厚度進行嚴格檢測,整體厚度控制在50 cm以下后,進行砂表層灑水,灑水不宜過量,表層含水量應控制在10%左右,才使用平地機進行無死角的整平施工,完成整平施工后,應立即應用壓路機對其進行輾壓,保證密實性。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在路側位置,往往含水量較低,在進行壓實施工前或具體操作中,可結合需要使用水泵進行局部補水,含水量達到壓實作業最佳量后,進行施工。
2.3 填砂路堤的壓實處理
(1)分層輾壓技術
分層輾壓主要應用在灑水狀態下或雨水過后路基的壓實工作,使用的主要設備是振動壓路機,分層輾壓技術對砂土含水量要求較高,通常在最佳含水量下進行施工。具體操作如下:①振動壓路機剛進入場地進行輾壓時,行駛速度應低于4 km/h;輾壓工作應按照先兩邊后中間的輾壓原則,曲線路堤段則應采取由內而外的縱向進退式輾壓原則,輾壓時相鄰區間應具有20 cm以上的縱向重疊,以保證充分的輾壓密實性,保證做到無漏壓、無死角且輾壓效果均勻高效;②振動壓路機最好選擇20 t及其以上型號的設備進行輾壓工作,另外,松鋪的厚度最好控制在40 cm以下以保證輾壓質量。進行輾壓時前期不宜過快,應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進行輾壓,以防止前期輾壓過量,振動壓路機具有良好的振動能力,能夠有效的實現路面輾壓密實;③分層輾壓施工,應細致耐心,要保證輾壓次數在6次以上,且每次輾壓軌跡應具有30%以上的重疊區域,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路面的密實性,防止沉陷、坍塌等現象的發生。
(2)水墜輾壓技術
水墜輾壓的主要工序包括以下幾點:①推送填料。即使用合理型號的推土機,將路基兩側縱向調配合理的砂土緩慢推送到具體的填方位置;②砂土的攤鋪。使用推土機將填料砂土推至指定路段后,再使用推土機進行攤鋪整平施工,在攤鋪施工中具體的攤鋪厚度應<30 cm,及時檢測攤鋪厚度以保證施工質量;③分段圍堰。分段圍堰是水墜輾壓中常用的圍堰方式,具體的施工需要參考縱坡與橫坡的型號大小制定針對性的劃段,劃段長度應>10 m,寬度>5 m,且圍堰的高度應不<30 cm,寬度不<40 cm;④持續灌水。完成圍堰工序后,則可進行圍堰灌水施工,灌水時應保證不間斷的、持續性的灌水,且在實際操作中水流速應盡量選擇較大的速度,持續不間斷、快速的灌水才能保證灌水工序的準確性與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砂基頂部的水頭高度應不<20 cm;⑤輾壓施工。上文提到輾壓路面,通常選擇振動壓路機,水墜輾壓技術的輾壓過程大致相同,輾壓軌跡要保證覆蓋整個路面,進行均勻輾壓,壓路機軌跡及單輪重疊寬度應>50%,且輾壓次數應在3次以上,輾壓質量不合格將對后續施工造成巨大的影響,整個公路的質量也不能得到保證;⑥檢測工作。完成輾壓施工后,相關人員應在砂基頂部殘留水分蒸發滲透出去后,對砂基進行取樣檢測,并整理相關參數,對砂基的固體體積率以及路基密實性進行計算。若發現密實度不夠的情況,應及時要求施工人員進行二次輾壓,直至檢測結果滿足相關規范后,才能結束檢測工序。
2.4 灑水工藝分析
目前主要使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灑水:(1)灑水車裝滿水后,先停靠在路基的端部附近,之后應使用人工灑水,滿足路基灑水需要,并采取邊灑邊壓的方式進行施工,這類方式能夠降低對砂基的影響,但施工效率較低,要保證施工效率則需要多臺灑水車同時應用,這樣將消耗大量的器械費用,這類方式需要在效率與經濟兩者間做出平衡;(2)應用水泵與橡膠管配合灑水,水泵應選擇揚程大于60 m的大功率潛水泵,連接一直長度大于400 m的橡膠管,順著砂基中線合理鋪設,這類方式選擇的水源是周邊沿線的水塘,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橡膠管上每20 m,接上一個三通,再用消防水帶連接在三通之上,進行人工灑水,在砂層含水量檢測結果>10%之后,再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數次的壓實作業,之后使用灑水車直接在砂層上行駛灑水直至達到最佳含水量,到達最佳含水量后再進行輾壓,這樣就能保證砂基的密實性滿足施工要求,保證公路質量。
[1] 曹小龍.全斷面填砂路基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4,(30):156-157.
[2] 潘曉策,陳杰.填砂路基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11,(19):146-147.
[3] 李冬園.填砂路基施工技術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168-169.
2015-05-09
U416.1
C
1008-3383(2016)07-0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