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立新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風化砂改良膨脹土路基施工關鍵問題分析
喬立新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將通過對風化砂改良膨脹土路基施工相關工藝流程的概況進行介紹,探討施工過程中所要控制的關鍵問題,觀測施工后路基沉降的程度,從而證明風化砂在改良膨脹土路基上的可行性,為同類施工提供可能的參考依據。
風化砂;膨脹土;改良
在完成基底的強化處理之后,應開始進行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包括黏土墊層施工、土工布施工、風化砂改良膨脹土填料填筑施工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共包括5個流程。其中,黏土墊層施工階段包括的流程為土料進場、機械攤鋪、碾壓密實、整平找坡、檢驗簽證;土工布施工階段包括的流程為場地清理、人工攤鋪、接縫檢驗、破損修補、檢驗簽證;風化砂改良膨脹土填料填筑施工階段包括包括的流程為填料拌合、機械攤鋪、整平找坡、碾壓夯實、檢驗簽證。
黏土墊層施工階段采用自卸汽車取土并進行機械攤鋪,然后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整平找坡,最后運用壓路機碾平密實平整。在完成所有路面的工作之后進行檢測簽證。土工布的施工主要采用人工滾鋪的方式使布面平整,同時預留適當的變形余量。土工布的焊接采用的是全斷面整體攤鋪橫向熱風,其橫向焊接的寬度為10 cm,鋪完后對全斷面進行復查并及時覆蓋上經過風化砂改良的膨脹土。路基填料的施工階段運用路拌法施工工藝開展工作,將膨脹土、碎石、風化砂進行分層攤鋪之后再進行機械拌合,完成拌合之后再利用機械進行分層攤鋪,最后碾壓密實在人工配合找平之后進行。攤鋪平整主要包括三道作業工序,主要為初平、整平以及最終整平。在碾壓的過程中,應沿著路線的縱向從路基施工作業面的兩側逐漸延伸到路基中間,相鄰的壓路機壓痕接款應控制在40 cm左右。另外,應該在同一段碾壓區域里面開展同一個填筑層改良膨脹土路基的碾壓作業。如果咋正常碾壓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可以采用斜向進退法進行碾壓作業。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間歇應注意對路基的銜接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在遇到天氣干燥的情況時,為了防止干縮裂縫的出現必須采取保濕養護的措施。
2.1 控制強夯的質量
為了控制強夯的質量,排水系統的設計和施工是首先需要控制的重點,做好排水系統的設計和施工這兩方面工作可以有效減少積水對路基來來的害處。于此同時,要注意加強觀測路基的沉降情況,如果發現位移等異常,那么應該及時采取路基加固措施。其次,為了保證夯擊符合標準要求,應在開夯之前對錘中和落距進行檢測。在放線的時候,必須確保將軸線的位置和夯點的位置控制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軸線位置誤差應控制在20 mm之內,而夯點位置的誤差因控制在15 mm之內,完成放線后及時上報,經過校對核實后則開始強夯施工工作。夯擊后應及時對夯坑位置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漏夯或者偏差應立即進行調整。在規定次數的夯擊完成時,應注意及時運用對夯沉量進行測量,之后才能起錘進行下一次的夯擊。
3.2 控制含水率和顆粒細度
在對膨脹土進行粉碎攪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粉碎拌和以及氣溫的影響,會造成風化砂、膨脹土、碎石混合料的含水率減低的后果,因此通常需要進行灑水在重新拌合,這樣一來,不但阻礙了施工進度,還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在進行破碎拌合之前,應該遵循稍高勿低的原則對膨脹土的含水率進行控制。在施工的過程中,應保證拌合之前填料的含水率應控制在2%~4%的范圍之內,保證其含水率稍微高于膨脹土的含水率。除此之外,要想提高改良效果,就必須控制顆粒的細度。在混合物中的顆粒其粒徑越小,比表面積就越大,膨脹土和風化砂是接觸就越完全、充分。在公路路基規范中,要求經過破碎拌合后顆粒粒徑井蓋控制在15 mm之內,包含15 mm。關于顆粒粒徑控制標準及顆粒粒徑的對應關系和改良膨脹土路基試驗段對拌和遍數的相關研究以及相應的室內實驗表明,路拌法顆粒粒徑應控制在小于等于40 mm的范圍之內。
3.3 控制拌和均勻性、土工布施工以及碾壓質量
在膨脹土中滲入風化砂的目的在于改變膨脹土中的粒徑分布情況,因此良好的拌合均勻程度能夠確保優質的改良效果。在使用拌路法的過程中,決定拌合均勻程度的關鍵因素為合適的拌和遍數。因此通過在攤鋪之前進行平整作業、劃方格網以及進行合適的拌和遍數來控制拌合的均勻性。土工布施工采用的是人工滾鋪的方式,為了防止在滾鋪時對土工布造成人為的損壞,因此滾鋪采用逆行的方式進行。在鋪筑的過程中,土工布在坡面不能進行水平對接并且焊接最小寬度必須大于等于20 mm。完成鋪筑后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查并修補破損的地方,檢驗通過之后立即覆蓋上砂墊層。在碾壓工作的過程中,采用分層攤鋪分層碾壓的方法可以確保滿足風化砂改良膨脹土路基的壓實要求。開展碾壓工作之前應首先檢測含水率,將含水率控制在要求的范圍之內。另外還要對碾壓機械的型號、碾壓參數進行嚴格的控制,并利用小型的機械夯實碾壓不到的相鄰區段。
施工后的沉降觀測使用但是精密的電子水準儀。設置觀測點時,每隔50 m應設置一個斷面,在每個斷面上設置4個觀測點。沉降觀測的頻率為每周一次即可,而沉降精度的標準為三等或者四等水準測量標準。除此之外,嚴格遵循觀測的無固定原則可以有效提高沉降觀測的精確度。
[1] 唐水國.淺談膨脹土路基的施工處理途徑[J].北方交通,2015,(3);129.
[2] 胡曉軍,吳延枝.膨脹土改良技術研究綜述[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36-37.
[3] 李儒天.不同改性材料改良膨脹土無側限抗壓強度的比較試驗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51.
2015-06-17
U416.1
C
1008-3383(2016)07-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