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遠
(神華甘泉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烏拉特中旗 015399)
?
物資設備供應鏈管理模式在鐵路項目中的應用
高 遠
(神華甘泉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烏拉特中旗 015399)
針對鐵路工程項目,介紹了物資設備采購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對構建和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步驟進行了詳細闡述,并介紹了實施供應鏈管理的有效途徑。
鐵路物資設備管理;供應鏈
在鐵路工程項目建設中,物資采購貫穿于鐵路建設整個的過程中。由于鐵路建設規模大、施工周期長等特點,使得物資采購也具有鮮明的特征:需求量大、種類繁多、專業性強、集中采購等。因此,保證物資采購與供應的質量與效率,使鐵路工程項目降低工程成本、確保施工質量、按時完成工程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引進科學有效的物資采購供應模式以提高鐵路工程物資采購質量、降低采購及供應的成本、提高其經濟投資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工程項目建設中,傳統采購模式采用設計、招標、建造的方式。鐵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依據《鐵路建設項目物資設備管理辦法》中集中管理、分級采購的原則進行物資設備采購管理。物資設備采購實行分類管理,包括甲供物資設備、甲控物資設備和自購物資設備三類。甲供物資設備由鐵路建設單位采購供應,甲控物資設備由鐵路建設單位監督,施工單位進行采購,而自購物資設備則由施工單位依據施工需要自行采購。此外,《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物資設備采購供應暫行辦法》、《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物資設備目錄》、《鐵路建設項目鐵道部管理的物資采購供應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辦法進一步完善了鐵路項目物資設備管理模式。
但是,傳統的鐵路建設物資采購管理仍舊存在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如下:
(1)采購決策缺乏科學依據,經驗大于科學,物資采購單位往往通過主觀意識判斷進行物資設備采購,并沒有建立科學完善的采購計劃。
(2)缺乏有效的回饋機制,物資采購單位與物資供應單位之間不能夠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平臺,物資供應單位不能夠依據工程進度來調整庫存量與生產量,而物資采購單位也不能夠充分了解市場動向,影響物資設備采購質量和成本。
供應鏈理論由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0年發表的《競爭優勢》中以“價值鏈(Value Chain)”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供應鏈即包含了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同時也包含了下游的銷售商、分銷商和最終的消費者,包含了從供應商與供應商,供應商與客戶,客戶與客戶之間,最終產品或者服務形成與交付的一切商業活動,他能夠反映不同主體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系,體現彼此之間存在的利益關系,它是一個具有整體性和復雜性的流程鏈條。此外,采購作為供應鏈系統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生產制造的開始環節,為后續生產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而且對下游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了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近年來,供應鏈理論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制造業。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整合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消費者,實現二者之間的整體式管理,以便從全局提高供應鏈的效益。具體來講,將供應鏈理論應用于物資設備的采購與供應中,使得物資采購方與物資供應方實現了雙贏,針對物資采購方,既提高了采購質量,降低了成本;對于物資供應方,及時了解貨源需求量,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并且有利于二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鐵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與普通的制造業具有類似的訂單式生產方式,具有應用供應鏈的條件,因此,在鐵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采用和推廣供應鏈式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鐵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實現物資設備供應鏈管理,使得供應商與采購商之間不再是對立與競爭的關系,為了達到供應鏈的總增值效益,需要供應商與采購方積極合作,共同完成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庫存,降低運輸成本等目標,實現供應鏈系統總增值最大化。
4.1 高物資采購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鐵路項目建設中,物資設備采購往往占總投資的一半以上,因此,必須加強物資設備采購管理。采用供應鏈物資設備管理,使得采購商選擇價格低廉但產品質量好的供應商,從而保證采購質量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此外,還可以引入第三方物流,外包部分業務,從而減少相應人員配備的費用支出,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4.2 降低庫存
在鐵路項目建設過程中,物資設備供應鏈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供貨商的庫存,增加其流動資金。外部供應商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平臺,獲得當前工程項目進展,采購需求等重要信息,為零庫存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持,并對采購方的實時響應做出快速的反應;而對于采購方,有效獲得外部市場信息,獲得供貨商更好的技術服務支持,從而保證物資設備質量以及采購效率。
4.3 實現企業戰略雙贏
物資設備供應鏈管理有效的促進了采購商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交流,作為供應鏈上的不同物流節點,彼此之間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共享整個供應鏈的信息,雙方轉變為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共同努力實現降低供應鏈系統生產成本的降低。
(1)前期市場調研分析: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人口數量以及交通運輸需求,做出準確的前期調研報告。在該階段,要求項目各方積極配合,充分了解當前市場經濟情況,為供應鏈構建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2)構建施工單位次級網鏈:施工單位是整個供應鏈中的重要節點,合理安排施工單位的網鏈布置,增強施工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外包部分不擅長業務,以便提高施工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施工進度,同時,能夠促進供應鏈整體系統的資源整合與優化,提升供應鏈的總增值。
(3)構建建設單位次級網鏈:建設單位是整個鐵路項目的投資主體,也是管理主體,處于供應鏈中的核心位置。首先建設單位依據鐵路項目的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實施計劃;隨后,針對具體的鐵路項目,制定內部各個部門的具體職責和相應任務,必要時對相應部門進行內部重組、壓縮,合理的優化內部管理人員,確保管理組織結構更加清晰明確,建立良好的以建設單位為核心的次級網鏈,完成與各類承包商構成的外部網鏈的完美對接,構成以業主為核心的供應鏈系統。
(4)實施、檢驗供應鏈:在完成供應鏈的構建之后,則需要實施該供應鏈系統,并對其進行評價,檢測其是否獲得了預期的目標,例如是否提升了物資采購的水平,是否降低了生產成本等。
(5)改進完善供應鏈:該階段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運行供應鏈后,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需要及時分析問題的原因,例如各級網鏈建立是否合理,各網鏈節點的構成是否準確等,改進所建立的供應鏈模型,第二部分是由于外界因素,諸如市場變化引起的供應鏈調整,需要及時的針對市場變化調整節點企業,必要時改變鏈式結構。同時,也需要及時處理其他次級網鏈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從而不斷完善整個供應鏈結構。
6.1 企業間加強信任
企業間積極合作交流,建立信任機制,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鐵路項目物資設備供應鏈中個節點企業單位應當加強彼此信任,保持長期合作,促進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水平,增強企業間的責任感。在供應鏈構建初期,物資設備采購方應當選擇具有良好聲譽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在供應鏈運行過程中,節點企業之間應當加強溝通交流,以增加相互之間的信任。
6.2 加強信息化建設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必須在供應鏈系統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平臺。信息共享平臺可以保證企業間及時溝通,密切合作,共享整個供應鏈上的信息,避免因為信息交流不及時而造成增加生產成本等問題。此外,面對一些突發狀況,通過及時溝通交流,做出相應的調整,避免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臺,是保證供應鏈平穩運行的前提。
6.3 各方加強自身管理
鐵路工程項目的供應鏈包含了諸多節點和次級網鏈,因此有必要加強節點企業自身的管理。諸如,施工單位應當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包括提升其組織管理能力和組織生產能力,而面對非核心業務,可以通過外包的策略有效的利用外物資源,通過有效管理有助于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設計單位應當加強自身內部集成化建設管理,能夠實現與鐵路工程項目供應鏈的完美對接,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且滿足項目的要求。建設單位需要將設計單位包含到業主方多項目供應鏈系統,以便降低工程成本,將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以便從全局上實施物資采購。
鐵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物資設備采購供應鏈管理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鐵路工程建設的質量,這種新的管理模式與管理理念的采用和實施,將有利于簡化供應環節,提高物資采購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確保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推進工程技術進步,更有利于與鏈上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合作關系。因而在鐵路工程項目中推行供應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 趙文靜.鐵路工程項目物資采購供應鏈管理研究[D].湖南:中南大學,2013.
[2] 朱智輝.實施供應鏈管理提高鐵路建設項目物資設備管理水平[J].鐵路采購與物流,2008,(10).
2016-03-11
高遠(1989-),男,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物資設備供應在鐵路行業應用。
U22
C
1008-3383(2016)07-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