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平
(新余市水利規劃設計室,江西 新余 338000)
?
生態理念在水利水電設計過程中的應用剖析
張燕平
(新余市水利規劃設計室,江西 新余 338000)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水利水電工程在社會中的作用愈發重要,水利水電建設屬于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然而在現實的水利水電建設中,存在著大量的資源浪費現象,給我國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增添了負擔。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在水利水電的設計中引入生態理念,考慮到對環境的保護,節約資源,從而提高水利水電的經濟和社會的雙重效益。
生態理念;水利水電設計;應用剖析;特點;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水利水電設施建設也不斷增加,在對我國的水資源利用與開發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調節了我國水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但是許多水利水電建設在工程的設計階段沒有綜合的考慮到各種因素,會在工程建成后對環境造成影響,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需要在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階段就引入生態理念,順應周圍生態環境,遵循當地自然發展的規律,在發揮水利工程的基礎上,充分的發揮出環保的功能。
生態理念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具有以下特點:
1)可持續的特點,水利水電工程在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時,要與當地的生態環境相結合,設計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案,比如,可以增添旅游項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還要對工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進行準確的估算,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盡量保護當地的環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自然性的特點,自然性是生態理念的主要特點之一,意味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水利水電工程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關聯,對周圍環境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在進行設計時,要控制不能對周圍的環境有太大的破壞,以免破壞生態平衡。
3)社會性的特點,水利水電工程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在對其進行設計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其社會價值,比如抗旱防洪、灌溉蓄水、航運發電等,根據生態理念進行設計,就要了解當地的具體需求,針對性的突出水利水電工程的某些功能,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價值[1]。
1)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在水利水電的施工中,經常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水土的流失、損壞堤壩、淤積河道等,這些都對生態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引入生態理念,可以有效的緩解和預防這些破壞,促進生態平衡。
2)在水利水電設計中引入生態理念能夠把一些缺點轉化為優勢,比如可以對洪澇災害進行轉化,使其不再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危害。還可以解決地表水分配不平衡的問題,使圍湖和圍海造田等現象得到緩解。
3)可以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水利水電工程主要是為了對水資源進行調節,以便實現水利施工的生態與環保,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相應的,在水利水電設計中引入生態理念,能夠提高對其他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從而促進環境的整體發展。
3.1缺乏嚴謹科學的水文資料
水利水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水利工程,與多種因素聯系緊密,所以在對其進行施工設計之前,需要對整個工程的施工現場以及周圍的水體與環境進行全面、科學的考察,根據實際情況對工程周邊的自然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設計。但是,工程在實際進行設計時,相關的設計人員經常會遺漏或忽略掉這些信息,沒有對工程所需的相關資料進行全面的收集,工程中涉及的水文資料對整個工程設計起到支撐的作用,如果這方面的資料缺乏,就會使整個工程設計出現缺陷與不足,進而造成這項水利工程不能全面、科學的利用當地的各種自然資源,對工程的施工和進度產生影響,也不利于生態理念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階段的應用。
3.2相關的設計人員的生態理念意識缺乏
目前我國的設計人員在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設計時,一般只對工程的基本功能進行關注,而忽略了工程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功能,缺乏在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的意識,從而無法很好的對生態理念進行應用。 在把生態理念引入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具備專業設計的能力,還需要對環保理念有所了解,目前大部分的設計人員并不能把專業能力與環保知識合理的結合。
3.3生態材料缺乏科學的管理標準與規范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引入生態理念需要使用大量的生態材料,尤其是河岸護道方面。隨著生態科技的提高,生態材料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在實際使用這些材料時,并沒有嚴格的標準和規范,應用時大多是參考原料廠家提供的數據,這些方面的缺乏限制了生態材料的運用,所以在工程的設計階段,設計人員要充分的考慮到材料的標準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對工程所需的生態材料進行具體的計算,以便更好的體現生態理念。
生態理念在水利水電設計中應用越來越多,需要相關人員加大重視力度,下面對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4.1相關的設計人員要具備生態理念,大力創新
在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必須進行創新,這是一個企業不斷發展的根本,也是水利工程質量的保證,所以進行創新時,要合理的運用生態理念,對工程中使用的技術和材料進行創新。材料和技術的創新會給施工單位帶來經濟效益,而理念和思想創新卻能夠影響整個社會。
4.2要注意使生態理念和工程、社會相結合
以前的水利水電工程形式單一,設計比較簡單,許多工程的設計都是使用以前的設計為模板,例如,我國20世紀60年代設計的水閘建設,雖然具有眾多的數量,但其形式缺乏多樣化,比較單一,也沒有對工程當地的地質、水文等環境進行實際的調查,所以水利水電的功能發揮非常有限。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水利水電工程已經不再具有單一的功能,而是多種功能的復合體,以往工程設計中復制的手段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必須在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注重工程與人文、自然環境的相互影響,營造一個生態環保的氛圍。
4.3加強對生態技術和材料的運用
隨著生態理念在水利水電行業的應用,許多新型的生態技術和材料也不斷出現,如在河道護岸方面可以使用的石籠、膜袋和植草的專用磚等。水閘的技術也不斷得到創新和改進,如近些年流行的翻板閘和鋼壩閘等,這些新型的水閘結構比較簡單,容易操作,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得到普遍應用。生態技術與材料是在水利水電工程應用生態理念的基礎,所以需要在工程設計時,準確的把握生態技術和材料的使用范圍與特點,通過對相關實踐的總結,為以后的具體施工階段打下基礎,促進生態理念的應用。
生態問題已經是全球性問題,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水利水電工程也是一項為人們謀福利的工程,在工程設計中引入生態理念,可以使水利水電工程更好的發展,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有利于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1]林威.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小水電,2015(06):26-30.
1007-7596(2016)06-0130-02
2016-04-18
張燕平(1979-),男,江西新余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利水電工程。
TV22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