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姝
(朝陽市閻王鼻子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遼寧 朝陽 122100)
?
大凌河閻白段生態綜合治理實施及探索
李玉姝
(朝陽市閻王鼻子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遼寧 朝陽 122100)
大凌河閻白段河道存在環境較差、水質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實施生態綜合治理非常必要,可以改善水質環境、帶動旅游發展、給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此項目的實施,一方面采取河道整治、水環境整治等措施,另一方面采取生態修復措施,以改善水質和水文條件,增加河流地貌和物種多樣性,部分恢復生態功能。
大凌河;生態綜合治理;河道整治;生態修復
大凌河位于遼寧省西部,是遼寧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大凌河閻白段生態綜合治理項目位于大凌河朝陽市內,大凌河由南向北橫穿朝陽市區,本次項目范圍為大凌河干流錦朝高速橋至哨口橋上游跌坎處,治理長度為1.2km。
1.1河流治理不完善
此項目為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的二期,一期工程中對哨口橋上下游進行了治理,但是河流治理還不夠完善,錦朝高速橋至跌坎段沒有進行治理,哨口橋至南大橋左岸堤防沒有進行修復。目前該河段水邊環境較差,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1.2存在水土流失和水質污染
河道內水流的沖刷,對左岸灘地造成了沖刷,存在水土流失,項目區上游有朝陽縣污水處理廠,對項目區的水質造成影響。需要對左岸進行非工程措施保證水土安全,在河道內布置濕地對項目區內水質進行凈化。
2.1對于大凌河閻白段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的完善
大凌河閻白段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已經做完總體規劃,一期工程已經完成,達到預期效果,本次工程是一期工程的延續,項目區內生態功能脆弱,局部地區沖刷嚴重,河道內存在的垃圾比較多,對于當地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且對于水質的保護薄弱,直接影響大凌河的水質。
2.2對于朝陽市旅游帶的發展
朝陽市努魯爾虎山自然保護區、桃花山風景區、鳳凰山風景區,已初步形成旅游組團,錦朝高速橋段到哨口大橋工程的建設,為人們提供一個水清、灘綠、景美的親水休閑娛樂場所。錦朝高速橋至南大橋段的建設是確保大凌河流域旅游帶發展的重要節點。
2.3規劃建設完成后對朝陽市的影響
項目區無論從所處的位置和周圍的環境都可以體現出其重要性。作為朝陽的重要節點,大凌河朝陽錦朝高速橋段建設完成后會成為朝陽市的一大生態工程,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接近生態、感受自然的美好場所。同時也會提高朝陽市的城市生態旅游,為大家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憩游玩場所,對朝陽市的生態和諧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1治河理念
本次河道整治工程以河流綜合治理與河流生態修復為主,使之具備社會經濟與生態雙重功能。一方面采取河道整治、水環境整治等措施,另一方面采取生態修復措施,以改善水質和水文條件,增加河流地貌和物種多樣性,部分恢復生態功能[1]。
3.2治理原則
1)總體規劃。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分類施策,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節省工程投資。
2)堅持在保證防洪的前提下,生態優先的原則。以生態效益為主,兼顧經濟效益。河道生態建設工程要在確保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等多種效益的有機結合。
3)恢復多形態的河流。保護和恢復河流形態的多樣性,滿足生態河流的邊界要求,為河道植物生長和動物棲息創造條件,盡量避免河流的渠道化及非連續性,盡量保存急流、緩流等自然狀態。
4)形成優美景觀。河道治理工程還應考慮景觀方面的要求,應注意河道沿岸的綠化及環境美化工作,在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防洪效益的同時,力爭使其成為一道環境優美的景觀工程。
5)采用生態型護岸工程原則。采用多孔隙材料,以石籠防護為主,滿足人類活動,保護河岸并創造合適的水生物棲息地[2]。
3.3工程布置
3.3.1濕地工程
借助島嶼景觀工程的有利地形,在開挖后的汊流兩側種植水生植物形成濕地,濕地不僅可以促進河流生態系統中物種的多樣性,同時還能有效的凈化水質和改變當地區域的小氣候。本次方案,注重體現河道的生態多樣性,以達到生態治理、取得生態效益的目的,以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種植水生植物,營造人工濕地,不但有景觀效益,對污水的的凈化也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3.3.2島嶼景觀工程
以“取自自然,改造自然”的理念,以生態效益為核心,建設島嶼景觀生態系統,最終達到生態與景觀的和諧統一。利用已經有的沙坑和濕地,經過人工開挖形成一座島嶼,島嶼面積為42650.00m2。通過植物的布置體現自然式島嶼生態系統的合理布置。本次生態島嶼上喬木采用垂柳和京桃,灌木種植丁香和紅瑞木。
3.3.3休閑觀光工程
在河道斷面0+000-0+400之間河道左岸,以錦朝高速橋為節點,通過觀光農業采摘、百花園和游玩娛樂設施的布置形成休閑觀光區。設置休憩停車區、花園景觀區、植物迷宮區和沙灘區。
3.3.4綠化工程
本次綠化工程為灘地綠化工程,其中灘地綠化工程中為滿足人們對水環境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水清、灘綠、景美、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水環境已經成為河道生態治理的目標。為恢復河道生態環境,提高品味,對島嶼和濕地意外的荒灘進行綠化。種植京桃、垂柳、丁香和油松等植物。
3.3.5清障工程
不合理的挖砂、取土后的殘土堆積在河道灘地上,部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向錦朝高速橋下傾倒,阻礙行洪,影響景觀。本次擬對其河道按照天然坡降進行清理。
3.3.6其他工程
朝陽市城市中心段已完成動物多樣性監測工程,并設置了多個監測點,目前朝陽市城區段哨口橋至南大橋段動物多樣性監測工程還處于空白段,為了完善和監控整個大凌河朝陽市段的動物多樣性,在哨口橋至南大橋段河道左岸堤頂路上布置監控站四處[3]。
4.1對本河段的影響
項目區位于朝陽市,錦朝高速橋至哨口橋處,治理長度為1.2km,左岸為山脊,右岸具有堤防,具有20年一遇防洪標準。朝陽市區段由于堤防、護岸、山體等形成節點,限制了河道自然演變,成為相對歸順的河道。該段平面擺動較小,彎道相對固定,歷年來險工位置變化不大。
4.2防洪影響分析
4.2.1與現有水利規劃的關系與影響分析
以《大凌河河道治理保護規劃報告》為指出凌河流域近期(2010—2015年)防洪建設目標,錦朝高速段左岸為山體,平均高程為240.0m,右岸為20年防洪標準的堤防,現有情況已經滿足防洪標準。本次工程為生態治理工程,符合規劃。項目建成后對于河道上下游險工規劃、生態規劃、河道管理路的建設基本上沒有影響。
4.2.2對河勢穩定的影響分析
本次項目施工完成后,可以保證原有河道的穩定性,而且對河道的生態系統有所提高。
4.2.3對橋梁的影響分析
在項目區內錦朝高速橋長695.0m,24孔,單孔距為30.0m,梁底高程為179.5m,防洪設計水位為176.28m,河道段防洪標準為50a,因此滿足五年一遇設計最大洪峰流量為1860 m3/s的過流,對于錦朝高速橋基本無影響;哨口橋長340.0m,17孔,單孔距為20.0m,梁底高程為175.5m,防洪設計水位為174.57m,河道段防洪標準為50a,因此滿足5a一遇設計最大洪峰流量為1860 m3/s的過流,對哨口橋基本無影響。
4.2.4對島嶼、濕地的影響分析
大凌河干流的來水主要是閻王鼻子水庫放流產生,閻王鼻子水庫放流至項目區歷時1h,來水快去水快,在考慮沖刷的影響下對島嶼和濕地均會造成巨大影響,濕地和人工島嶼都是生態景觀性工程,不要求防洪標準。同樣,濕地和島嶼對整個河道的行洪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4.2.5對綠化工程的影響分析
大凌河干流5a一遇的洪峰流量為1860m3/s,對于項目區內綠化工程有一定的影響。灘地植物多為柔性植物,遇到特大洪水,對于植物要有相應的修復措施,部分植物仍有自我修復能力[4]。
近年來,隨著朝陽市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水環境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此工程的實施,可以改善兩岸人居環境,恢復河道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的品味。實施生態綜合治理,不僅要注重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美化環境,同時也要注重提高綜合效益,搞好整個流域的綜合治理規劃,加強建成后項目的管理工作[5]。
[1]賀宗發.湟源縣小高陵流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270,273.
[2]石俊匯,張明遠,高海梅.平原縣黃河故道風沙區生態綜合治理開發措施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11(08):31-32.
[3]黃梅.吳忠市孫家灘生態綜合治理項目設計方案[J].寧夏農林科技,2011(12):228-230.
[4]張新玉,楊元輝.我國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研究[J].中國水利,2011(12):58-61.
[5]劉全仁等.馬溝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的實踐和探索.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5(01):40-41.
1007-7596(2016)06-0179-03
2016-04-20
李玉姝(1962-),女,朝陽北票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水庫運行管理。
TV8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