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會 尹振林(通化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道清煤礦,吉林 白山 134301)
淺談道清煤礦北斜井頂板管理的措施與預防
許大會 尹振林(通化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道清煤礦,吉林 白山 134301)
道清煤礦北斜井掘進工作面頂板危險源。頂板管理措施與預防、防范措施
煤礦;頂板;工作面;質量;檢查;支護;預防
煤礦生產中的五大災害,頂板事故是煤礦頻發是事故。如果預防不當,管理措施不到位,將會造成事故。采空區、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巷道受巖石壓力的影響,都可能引發頂板事故。因此加強頂板管理工作,必須根據以往頂板事故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管理技術措施進行預防。
道清煤礦北斜井含煤地層屬古生代石炭二迭系。大崗統總厚度為20~80.81米,平均厚度為37.71米。含煤六層,其中四號煤層為可采層。四號層煤最大厚21.81m,最小厚度0.6m,平均厚度8.15m。夾石主要為砂頁巖,頂底板主要為砂頁巖
2.1 掘進工作面冒頂事故的管理防治措施
①巷道盡可能布置在穩定的煤巖中。
②根據掘進巷道(煤)巖石性質,選擇合理的支護形式。
③掘進頭有空頂區和破碎帶,嚴禁空頂作業,緊跟掘進采取臨時超前支護措施,并且必須背嚴接頂。需要時,一是應掛網、補打錨索,防止漏空;二是用拉條等將支架連成一體,防止推垮。
④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滿足作業規程及操作規程的要求,支架質量及支護形式要合理。
⑤采用錨桿支護時,要合理確定錨桿的深度及密度,必要時采用錨噴網聯合支護。
⑥工作面支護要及時,提高支架的剛度初撐力,防止煤層頂板離層。
2.2 加強工作面頂板管理與隱患排查:
①巷道掘進期間對頂板進行動態監測;采用頂板離層指示儀結合錨桿、錨索壓力盒等工具對頂板離層情況進行監測,通過壓力變化與頂板離層現象進行科學分析,為頂板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②掘進巷道對三岔口的管理;掘進期間拉門三岔口最容易出現頂板事故,因此拉門前必須在拉門口及時補打錨索或架設臺棚進行加固,并設置頂板離層儀進行監測,預防三岔口冒頂事故的發生。
③區隊領導及安檢人員對所轄區域巷道每班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巷道壓力大、圍巖破碎、工程質量不好等問題要及時處理,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下,確保安全生產。
④按規定在所轄區域巷道安設監測設備,并要有詳細記錄,以便隨時掌握巷道安全情況。
⑤在有可能發生頂板事故的地點,安排加強頂板事故預兆的巡回檢查,排查頂板事故隱患。
2.3 頂板事故的預防:
①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及《作業規程》施工,建立完善的礦、區、隊工程質量驗收制度。
②架棚巷道要堅持使用好前探梁,嚴禁空頂下作業。
③錨噴巷道必須一次成巷,支護必須符合《作業規程》中的有關規定要求。
⑤加強工作面過地質構造帶的頂板管理工作,在經過這些特殊地段時都要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
⑥掘進中煤(巖)層產狀發生變化時,要根據頂底板情況,采取預見性措施。
⑦錨網巷道必須嚴格執行《作業規程》和《煤礦錨(桿),網支護實施細則》中的有關規定,每天有專人對錨網質量進行驗收,不合格的必須采取安全措施,重新施工。
⑧加強對采區巷道的檢查與維修工作,避免冒頂造成"關門"事故。
⑨各區、隊班組每班要對職責范圍內的巷道支護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執行作業規程當中規定循環進尺,嚴格執行超前支護。
(2)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處理掉幫、頂浮石、危石.
(3)加強掘進工作面的支護質量管理,錨固力必須達到要求,強大必須符合規定,U型鋼支護幫頂必須背嚴剎實。
(4)炮眼布置和裝藥量要合理,以防爆破崩倒支架。
(5)掘進巷道及時架設支架,必要時增設特殊支架(一是掘進巷道當中可采用加密錨索、錨桿或U型鋼架棚支護;二是掘進巷道當中可采用加密棚距、采取液壓支柱結合π鋼梁聯合支護的方法)
(6)每班進行安全檢查,發現片幫、漏頂、錨網破損、錨桿損壞、支架歪斜、梁柱變形等情況應及時處理或更換。
(7)采用科學的礦山觀測手段,進行礦山壓力預測、預報。收集頂板離層、巷道觀測數據繪制曲線圖進行分析總結制定合理的技術措施解決頂板壓力帶來的不安全生產隱患,采用錨桿拉拔技術檢測錨桿的強度及掘進施工質量。
(8)對于掘進工作面瓦斯大、響煤炮掘進困難等原因,我礦集思廣益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解決的方法,非常有效:采用工作面注水、鉆孔抽放及運輸巷、回風巷,超前布置鉆孔進行預抽等方法,確保掘進工作面安全施工。
優化規程設計完善針對性技術措施是預防頂板事故發生的根本;職工安全思想教育及工作素質直接關系到現場施工質量,施工質量的好壞關系到頂板管理;生產管理人員深入現場嚴抓工程質量、排查隱患及時的處理隱患就可以避免頂板事故的發生,以上三條是預防頂板事故的基礎,缺一不可的。頂板事故發生是有條件的,也是有規律的,只要采用正確的管理手段對頂板進行監測、檢查,掌握頂板活動規律,并提前采取具有針對性技術措施,頂板事故是可以避免發生的。
[1]煤礦頂板管理的探討與思考 作者:郭濤 張紅巖.
[2]強化頂板管理確保安全作者:李振江.
[3]淺談煤礦頂板災害的防治作者:翁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