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傳慶
(遼寧省瓦房店市楊家滿族鄉人民政府水利站,遼寧 瓦房店 116300)
?
小型水庫管理問題探討及對策
姜傳慶
(遼寧省瓦房店市楊家滿族鄉人民政府水利站,遼寧 瓦房店 116300)
小型水庫分布地域廣擴,主要分布在廣大農村地區,是農村基礎水力設施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農業灌溉、防洪排水及供水方面可以發揮較大作用,但在實際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已經影響水庫的正常運行和經濟效益的發揮,文章針對小型水庫的工程隱患,管理設施缺乏及環境保護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建議和相應的對策。
小型水庫;管理問題;探討;對策;建議
截止2010年,中國已建水庫86353座,數量為世界之最,其中小型水庫81912座,約占全國水庫總數95%,多年來,國家以及地方政府主要是借助實行較大規模的病險水庫加固和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對小型水庫運行條件的改,但仍有約40%小型水庫未進行除險加固處理,其中一些為病險庫。多年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水庫潰壩中,小型水庫占很大比例,而小(2)型水庫在小型水庫中占比例更大,更為嚴重。遇洪水較大,洪澇災害較重年份,潰壩情況更是多發,小型水庫已成為中國防洪體系的薄弱環節。
2.1 建庫年代久遠,工程存隱患
小型水庫多建于20世紀50—70年代,由于技術和條件的限制,必要性的水文、地質、設計、施工等技術資料嚴重匱乏,施工手段落后,靠群眾籌勞施工作業,造成工程的先天不足。大部分屬于邊設計、邊施工、邊運行工程。標準低、質量差、隱患多、如邊坡不穩、壩體滲漏、大壩高程和斷面尺寸不足等問題。
2.2 工程設施不完善,管理設施缺乏
許多小型水庫僅僅是建成主體工程后即開始蓄水運行,主要工程設施不完善,有的沒有配套,或配套不全。已有工程經多年運行,得不到及時有效地維修養護,工程退化老化嚴重,輸水渠道多為土渠或石砌渠,多數不能實現正常的輸水灌溉,輸水洞和啟閉機年常年缺乏維修而不能實行正常的提閘作業,相應水庫灌溉效益明顯下降。
大部分小(1)型水庫有管護房、通訊設施、雨量觀測裝置、水位觀測設施、照明設備及上壩道路,而大部分小(2)型水庫則沒有這些必要的管理設施或設備。小型水庫的管理設施嚴重缺乏,不能及時監測水庫的運行狀態,進而不能實行科學化合理化的調蓄,不能及時對出現的工程問題作出及時的分析,尤其是多數的水庫不具備通訊設置,并且搶險道路不通暢,不具備照明設施,一旦出現險情,將嚴重影響搶險物資運送和專業人員的及時搶險,錯過搶險最佳時機,造成不應用損失。
2.3 水環境保護不力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水環境遭破壞日益加劇。小型水庫水源地污染呈多源性態勢: ①工業、礦業污染;②農業生產污染,即種植過程中長期、普遍、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③畜牧業生產污染,即禽畜養殖過程中使用藥劑和產生糞便流入;④生活垃圾排放污染。因此,水源地的保護也是小型水庫運行管理中一項重要工作。
另一方面,有些水庫生態環境也也遭一定程度破壞:亂砍濫伐,墾荒種植,采石挖土等。草木植被的破壞削弱了涵養水源的能力,水土流失也加重了庫底淤積。
2.4 維護資金難保障
由于小型水庫以公益為主,而且大部分分布在鄉村,管護經費短缺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鄉鎮經濟欠發達,村集體經濟困難,不能對小型水庫的維護管理資金實行承擔,縣市級的財政對鄉鎮小型水庫資金缺乏撥放能力,從而使得小型水庫的維護管理資金遠遠不能滿足安全管理需求。維修經費的短缺造成工程設施不能正常維護或工程超期服役,工程隱患就此埋下。
2.5 調度管理不規范
小型水庫的調度管理沒有達到大中型水庫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主管部門及水庫管理單位不能充分認識到水庫調運工作的重要性,沒有編制年度控運計劃,有些水庫雖然編制了控運計劃,但內容不全面、不完善、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水庫調度工作不設置工作人員,工作不總結或是總結滯后,工作檔案不整理或是整理不規范。
2.6 水庫經營方式單一,綜合效益不佳
小型水庫大多用于養魚、農業灌溉,經營項目比較單一,用作飲用水水源較少,一些水庫有簡單的休閑垂釣項目,遠未達到多種方式經營、綜合開發利用的程度。
2.7 人員素質低,技術力量弱
多數小型水庫位置比較偏遠,水庫管理人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素質不高,一些不具備水庫管理專業知識的人員進入水庫管理隊伍,由于經費問題,對水庫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螒進修機會少,同行業之間交流也少行成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對新技術、新方法接受慢,受這些管理人員文化、素質等影響,管理和責任意識也不強,難以承擔水庫管理工作,也適應現代水利管理要求。
3.1 快速實現除險加固,促進達標治理的合理化
除險加固是確保工程質量提升,保障水庫安全運行的前提。對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目標責任制實現落實,依據分級負責原則,層層落實,實現指標量化,限期完成。同時積極推進除險加固達標治理,保證防洪標準對規范要求進行滿足,水庫大壩、溢洪道及輸水涵洞等重點建筑物的安全要符合設計要求,輔助管理及監測設施要滿足管理的要求,緊密結合除險加固和農田基本建設,形成良好的供水、用水系統。
3.2 落實除險加固資金,規范項目建設管理
地方需要對自籌資金負擔項目資金進行落實,構建穩定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的資金來源,各級政府對相關政策措施進行有效結合,增加對這一方面的資金籌集,通過多種方式有效落實建設資金,組織并且調動社會力量在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中的參與度,主管部門同建設單位切實加強除險加固的資金管理,對相關政策進行嚴格執行,達到專款專用的目標。
在除險加固工作中,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集中招標等制度,實現對健全工程質量責任制的有效建立,開展多部門監督管理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工程順利完成。
3.3 加大水環境保護力度,搞好生態環境建設
1)對水源地保護。環保、衛生、畜牧等部門已存在污染源要嚴格監管,對新增或新建企業、養殖場實行嚴格審批制度。
2)做好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林業和水利部門管護好林木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增強水源涵養能力。
3.4 多渠道落實維護費用,保證工程的良好正常運行
推進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探索管養分離,多途徑籌措管理費用,公共利益通過各級財政部分負擔的形式,落實人員經費和工程維修養護經費;經營服務部分由經營者負擔,包括租賃、承包、養殖等。這樣就拓寬了經費渠道,穩定經費來源,促進水庫良性運行。
3.5 強化調度運用和應急管理
小型水庫管理的相關單位需要對不斷完善防洪預案進行制定,編制水庫調度規程及年度控運計劃,切實執行主管部門的調度指令,確保信息及通訊的及時有效。水行政主管部對調度規程和控運計劃實現嚴格審批,加強對水庫調度工作的監督檢查。
水行政主管部要提出水庫管理單位制定并完善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的要求,開展培訓、宣傳、演練等的預報預警機制,保證應急管理工作的切實有效。
3.6 完善水庫的信息管理
針對小型水庫而言,注冊登記及鑒定是保證其性能的重要途徑,全面實行小型水庫的注冊登記工作,嚴格監督水庫的基本情況、產權歸屬、安全狀況等,建立技術檔案,登記發證,實行安全鑒定工作的全面開展,對三類壩及安全管理不達標水庫使用汛期蓄水控制,限制使用和其它應急措施,保證水庫的安全運行。
3.7 多項目經營,綜合開發利用
充分利用水庫自身經營條件,加快發展適合產業,擺脫單一經營方式:
1)為農業生產提供可靠水源保障。
2)為小型人畜安全飲水工程提供水源地。
3)工業供水,對于蓄水量較多的小(1)水庫,可為需水的企業提供工業用水。
4)發展旅游業,根據水庫自身條件,修建風景區、度假區,為游客提供垂釣、餐飲,娛樂等服務,旅游業發展也會帶動水庫周邊相關行業和產業發展。
3.8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加強管理隊伍能力建設
按照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要求,建立一支技術服務、工程管理、水政監察“三位一體”的鄉鎮水利隊伍。在每座小型水庫在所在村聘一名專職管理員,負責日常巡查、管護和報訊工作。同時增強水庫管理人員培訓,展開詳細認真的作經驗交流,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幫助水庫的安全運行提供技術保障。
3.9 加快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承包、租賃等要規范
根據2015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化農村水利改革,引進社會資本發展農村水利。對具備條件的小型水庫進行租賃、承包或拍賣,這樣可以回收部分資金、用于管理維護,水庫也會得到經營者較好的管護,同時,工程的效益也會體現出來。
水庫除具有贏利性外,更具有公益性,即防洪安全,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要規范經營者,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政府的調度要求,對水行政部門的統一管理要求實行服用,并且從當地的發展大局出發,維護公共利益,這樣的管理體制改革才是良性的和健康的。
小型水庫管理問題既是經濟效益問題更是公共安全問題。文章對小型水庫管理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并提出一些相應措施和對策,最大程度促進小型水庫整體效益的發揮。
[1]張魯.山東省小型水庫存在問題及對策[J].水利水電技術,1999(04):15.
[2]張獻鋒.加強小型水庫管理有關問題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2(06):10.
[3]范連志.我國小型水庫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水利,2011(10):30.
[4]楊正華.小型水庫管理情況調查報告[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7(11):15.
[5]劉征.加強小型水庫安全管理的思考[J].山東水利,2014(12):15.
1007-7596(2016)10-0130-03
2016-09-16
姜傳慶(1965-),男,遼寧瓦房店人,經濟師,工程師,從事水利行政管理和項目規劃管理與設計以及項目施工監督管理工作。
TV697.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