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會(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金馬油田開發公司, 遼寧 盤錦 124010)
海外河油田化學調驅監測技術
陳志會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金馬油田開發公司, 遼寧 盤錦 124010)
海外河油田屬常規注水開發的普通稠油油藏,區塊實施調驅32井組,調驅階段增油10.05×104t。在實施化學調驅技術過程中,通過對波及狀況、注采剖面、粘濃監測、地層壓力等多方面實施監測,及時發現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方案制定、跟蹤調整、效果分析與評價提供依據。實踐表明,化學調驅監測技術,對保障方案的實施及效果的取得起到關鍵性作用。
調驅;監測;調整;效果
海外河油田為常規普通稠油油藏,1989年正式投產,由于存在著油水粘度比大、油層多、滲透率差異大的問題,經過多年注水開發,該油田已進入高含水期。為控制油井出水,提高原油采收率,自2010年起,開展了化學調驅技術試驗。針對海外河油田油藏流體性質、地層溫度和油藏特征,篩選和研制了有機鉻凝膠體系和驅油體系,并設計為三個段塞,前置段塞為聚合物凝膠加體膨顆粒,目的是調整縱向滲透率級差,封堵大孔道,使主段塞充分發揮作用;主段塞為聚合物凝膠,目的是調整平面及層內非均質性,降低油水粘度比,提高波及效率;洗油段塞為0.2%驅油劑,目的是提高驅油效率。
通過不斷擴大實施規模,目前已開展化學調驅井組32個,注入液量143.63×104m3。對應油井119口,階段增油10.05×104t。實施過程中采用化學調驅監測技術,對注入井動態、采出井動態及化學劑進行監(檢)測,并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實施方案,取得了較好效果,實踐表明,化學調驅監測技術,對保證方案的實施及效果的取得起到關鍵性作用。
(1)示蹤跡監測 為驗證油層連通狀況及是否存在優勢通道,措施前選擇全部注劑井進行示蹤劑監測,結果顯示,海11-23、海10-20井兩口注劑井與對應油井間存在大孔道,因此這兩口井設計了高強度的前置段塞,封堵優勢通道,其余井組均設計兩個段塞,從主段塞開始實施。
(2)吸水剖面監測 注劑井調驅前和各段塞完成后測試吸水剖面,以分析調驅效果。測試23口井,共150個小層,通過凝膠的調剖作用,有26個強吸水層的吸水能力得到控制,占17.3%;29個弱吸水層的吸水能力得到加強,占19.3%;25個新層被啟動,占16.7%。說明調驅使吸水剖面改善,水驅波及體積擴大。
(3)壓力監測 注入壓力反映出地層的封堵狀況,地層壓力上升,說明凝膠封堵了水流優勢通道。但注入壓力上升過高過快,則可能造成低滲透層的污染。因此,針對注劑壓力高、爬坡速度快的調驅井組,采取間歇調驅或下調注劑濃度,降低成膠粘度的方法,控制壓力上升速度。期間調整24井次,注劑粘度由7000mp·s降至4000mp·s,平均注入壓力從13.8MPa下降到12.2MPa,保證了調驅技術的順利實施。
(1)產液剖面監測 為了解油層連通情況及層間非均質性,并為調整產液結構措施提供依據,對18口井進行產液剖面監測,每年進行1次。通過監測,確定并開展堵水、防砂、解堵、提液等措施43井次,日增油29t,累計增油1878t。
(2)采出液聚合物含量監測 通過采出液聚合物含量監測,可了解注入液推進位置。每季度對所有對應油井取樣,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聚合物含量,經檢測,116口井采出液中的調驅劑含量在0~100mg/L之間,僅有海4-20、海6-22C和海22-33井達到1100mg/L,因此對這3口井采取關井或間開處理。
(1)化學劑驗收檢測 嚴格檢測現場注入藥劑質量,每一批藥劑都要按檢測標準進行質量檢測,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現場使用,保障了體系的成膠效果。
(2)注入體系濃度檢測 通過注入藥劑濃度監測,可以掌握配制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使用漏斗式聚合物分散裝置配藥,分散效果差,容易形成“魚眼”,造成藥劑濃度偏低。設計應用負壓射流混配器后,聚合物分散均勻度明顯提高,同時制定化學調驅藥品配制操作規范,保證了調驅藥品的配制質量。
(3)注入體系粘度檢測 注入藥劑粘度監測,可反映出體系成膠效果。使用布氏粘度計,每天對現場取樣按1天、7天、15天,分3次進行室內實驗檢測。通過檢測發現,2011~2012年連續兩年均出現夏季成膠率下降的現象,經過研究分析,確定引起成膠波動的主要原因是配制水中的溶解氧在高溫、強光照條件下,與聚合物發生氧化降解反應加劇,導致體系粘度大幅下降,為此,在原配方中加入了除氧劑,解決了夏季成膠波動的問題。
在粘度檢測過程中還發現,配液罐與儲液罐間轉液用的離心泵,對聚合物剪切造成的粘度損失可達到20%,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兩罐進行并行設計,交替使用,實現配液儲液一體化,由于取消了轉液泵,減少了這一粘度損失環節。
(1)化學調驅監測結果是調整實施方案的依據。
(2) 化學調驅動態監測技術是保障調驅效果的關鍵。
[1]宋社民,等.可動凝膠深部調驅動態特征的監測[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5,6:120-122.
[2]乞迎安,等.海外河油田深部調驅開發效果評價[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14,9:5-8.
陳志會(1969-),男,工程師,1990年7月畢業于遼河石油學?!,F工作在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金馬油田開發公司工藝研究所,主要從事油田化學新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