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寶成(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模式創新及試點探討
袁寶成(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000)
伴隨著環保節能理念的不斷提出,人們對環境管理方面的重視度也在不斷的提高。環境管理具備復雜的特征,關乎的領域是十分廣泛的。為此,除政府部門主動的執行以外,人們需要積極的參與到環境管理當中。可是,在目前的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當中依然潛存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模式目前處在探索及研究性的階段。對此,本文針對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模式創新及試點進行論述。
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模式創新;試點
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指的是,人民大眾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或者個人,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參加到社會公益活動與環境決策管理的某種行為。伴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加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起人們積極參與環境管理的能動性。可是,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大眾在環境管理的參與過程中依然潛存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幫我好問題形成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便于為公眾更好的參與環境管理供應良好的基礎性保障。
截至目前,我國在公民的環境權方面并未做出明確的規定,從而致使公眾參與環境管理中所需的知情權、索賠權、監督權、環境決策參與權等欠缺相關的法律制度保障。現有的一些公眾參與規定只是殘留在外在的形式上,這造成公眾不能夠與強勢利益團體。政府部門相抗衡,公眾的參與依然只是停留在外在形式上,這對公眾參與的積極能動性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很多學者對于新的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析,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1未創建完善的法律規章制度
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管理的基本性保障就是以完善的法律規章機制為基礎的。截至目前,我國所指定的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當中無任何專門性的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環境權來加以界定的,這往往造成公眾在參與環境管理方面不能夠獲得強有力的有效保障。
1.2參與度過低
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具體程度對公眾在環境管理當中發揮的作用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原本,中國公眾參與環境管理開始的就比其他國家要晚一些,致使我國廣大公民在環境管理觀念上比較落后,并且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現實性意義,及時廣大公眾積極的參加到了環境管理當中來,其參與度也是過低的。
1.3欠缺完善化的組織系統
對于公眾參與環境管理而言,完善化的組織系統是最為可靠的基礎性保障。我國環境管理組織系統當中,政府居于主導性的位置,廣大公眾發揮了輔助性的作用,屬于一種自上而下的組織系統,此組織系統欠缺持續性、系統性,為此,在公眾參與所達到的實際成效上也是比較低的。
1.4民間環保組織發展遲緩
在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方式當中,民間組織屬于一種獨特的形式,具備規范科學性的民間組織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促使廣大公眾積極地參與到環境管理過程當中。但是,我國的民間環保組織發展起來是非常遲緩的,很多民間環保組織一直以來處在最初的起步階段,民間環保組織為一種自發性質的,并不是以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為目的,目前,我國的民間環保組織缺乏國家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資金上非常欠缺,缺乏社會人力資源,自身沒有確切的發展目標。
1.5社區在參加環境管理上力度不夠
最近幾年,社區參加環境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形式興起起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起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積極能動性,可促使公眾參與的有效作用得到真實性的發揮。因社會作為參與環境管理的全新形式出現,并且受到社會參與能力的限制,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社會在參與環境管理上力度明顯不夠。
2.1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模式創新
2.1.1創建社區協商小組
最近幾年,社會參與環境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模式發展起來,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廣大公眾參與的積極能動性,促使公眾力量得到有效的發揮,可促使公眾更好的參加到環境管理當中來。因社會參與環境管理所發揮的作用非常顯著,目前,國家亦開始制定相關的政策。社區協商小組是在創建社區參與機制的基本前提下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模式。其是一種專門對社區參與環境保護進行科學引導與激勵,同時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確保社區組織健康穩定運作的關鍵。社區協商小組的創建是在大眾積極參與的基本前提下的,廣大社區成員可通過民主投票的形式來進行選擇,其運作資金主要源于政府資金及社會公眾的捐助。
2.1.2社區協商小組的基本職能
第一,社區協商小組具備環境教育的基本職能,其是在社區中進行面對面宣傳的,或通過社區開會的方式,向所有的社區成員進行環境保護知識教育,這對于促使社區公眾環保觀念的進一步顯著提升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并且能夠很好的激發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能動性能。
第二,社區協商小組具備公眾管理職能。其能夠針對社區環境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時的采取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對廣大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促使人們的不正當行為得到有效的更改,譬如:隨意扔垃圾、隨地大小便等,能夠更好的深入到社區當中,多聽取大家給出的科學合理化的建議,同時彌補自身存在的有待需要改善的一些問題。
第三,社區協商小組具備協調的基本職能。社區協商小組代表社區公眾積極的參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為此在遇到環境問題、利益問題的存在矛盾的情況下,需要做好社會各方面的有效協調,譬如,能夠跟國家政府部門與污染企業進行協商等,以平等對話、共同協商的方法使得現存矛盾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2.2試點探究
對社區協商小組試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對社區協商小組在公眾參與環境管理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及獲得的顯著成效進行客觀性評估,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
社區協商小組試點的具體探究可通過以下的具體步驟開展:
第一,挑選試點區域,同時需要把試點區域的實際狀況加以明確化。譬如:試點區域的具體方位、人口、占地面積、環境狀況等;
第二,正式開展試點工作。在社區公眾的統一認識基礎上,創建社區協商小組。同時各小組成員舉辦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具體培訓,將社區協商小組各方面的工作流程加以明確化。具體包含:對環境污染問題的判斷與分析~制定具體的環境污染治理方案~開展環境污染治理~對環境污染治理情況進行監督~評估環境污染情況治理成果~試點工作完全結束后所達到的具體成效及推廣情況。
伴隨著工業時代的帶來,環境遭受到了巨大的污染及嚴重的破壞,這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程度的影響,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環境因素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已演變成影響人類生存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性要素。2009年發布中國公眾環保指數數據當中可以了解到,環境污染問題現已演變為大眾所關注的熱點話題。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的關注熱點問題當中位居第三名,是位居物價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之后的。目前,我國面臨著非常巨大的環境挑戰,如果單一的依賴于國家政府部門的投入顯然不能夠組織環境不斷惡化的發展狀態的,所以,運用及推廣新的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是時代所需。
通過上述文章針對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模式創新與試點的探討,對于現代化社會環境的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這不但能夠促使公眾參與環境管理度得到顯著程度的提升,最大限度上激發起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積極能動性,可有效的推動我國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模式的得到更好的發展。
[1]陳梅,錢新,張龍江.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模式創新及試點探討[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2.12:80~83~91.
[2]宋海水.公眾參與環境管理機制研究[D].清華大學,2004.
[3]王權典.環境管理中的公眾參與問題[J].綠葉,2012.1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