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杰 吳占關 朱學峰 牛曉萍 張璞(吐哈油田井下技術作業公司,新疆 鄯善 838200)
淺談井下作業質量管理方法
王偉杰吳占關朱學峰牛曉萍張璞(吐哈油田井下技術作業公司,新疆鄯善838200)
質量管理是井下作業過程中永恒的話題,提高井下作業工序質量是保證完井質量的關鍵,也是油田穩油增產、增注的必然要求。在多年的井下作業實踐過程中,積累和應用了一些質量管理方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為油田穩產、增產、增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現將井下作業質量管理方法進行淺談,希望能為井下作業同仁提供參考和借鑒。
油管試壓;試卸井口;液體過濾;質量控制
部分抽油井上修時壓井短路,起抽油桿時發現抽油桿及油管斷脫或油管斷脫落井,為了及早發現這種情況,我們在抽油井上修時先進行探泵:卸光桿負荷、摘毛辮子、拉擺驢頭,下放光桿或連接抽油桿下放加壓30~50KN探泵,并做好記錄。若探不到泵則匯報現場監督,分析抽油桿斷脫或油管桿斷脫,為及早打撈做好準備。部分抽油井和電泵井因漏失進行檢泵(檢電泵),原井管柱起出后僅靠作業人員肉眼監測和鍋爐車高壓蒸汽憋壓監測是無法找到管柱漏失的地方,為此我們采取抽油井和電泵井壓井前從油管打壓檢驗油管密封性,及早發現破損和漏失油管,抽油井打壓10~15MPa、電泵井打壓20MPa,穩壓15min,壓降<0.5MPa為合格。
油田進入中后期,油水井油管結垢、偏磨、腐蝕、損壞越來越多,為了控制噸原油生產成本,采油廠嚴格控制油管更換頻次。然而大部分井實施高壓分注、丟橋塞、擠水泥等高壓施工,在施工時油管破損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工程質量事故,甚至導致大修,會增加生產成本。為了確保水井分注完井、帶封隔器(或橋塞)管柱坐驗封(丟手)或插管封隔器(或擠封橋塞)擠水泥等工序施工時油管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杜絕在高壓情況下油管爆裂導致的井下工程質量事故,為此在刮削管柱上帶投球單流(或定壓凡爾)洗井后投球(或打壓)對油管試壓28~30MPa,穩壓15min,壓降<0.5MPa為合格。及早發現破損油管,有力地保證了高壓施工時油管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部分井口底法蘭因腐蝕或絲扣損壞,導致更換壓裂、酸化井口時無法卸開原井口底法蘭或卸開后底法蘭及套管頭絲扣損壞,既影響了壓裂、酸化施工,又增加了焊接井口的安全隱患。為此我們上修壓裂、酸化施工井,在起完原井管桿柱后試卸井口底法蘭,若能卸開則正常施工,若無法卸開則及早聯系變徑法蘭進行變徑,若底法蘭及套管絲扣損壞則及早聯系焊接套管頭。這一方法實施以來再未發生過因底法蘭拆卸困難造成壓裂、酸化施工的等停現象,極大提高了生產時效。
入井液體干凈與否直接影響地層供液和完井質量,會造成堵塞地層孔隙,也會造成抽油井開抽后卡泵等質量事故,為此我們制定入井液體過濾制度。即:罐車拉來作業液先放入1m3池子進行首次沉淀過濾,在水泥車(或撬裝泵)出口連接高壓過濾器進行二次過濾,返出液出口采用40目砂網進行三次過濾,從源頭上徹底杜絕了贓物和雜質,確保了井筒干凈、無污染。
修井作業的目的是及早增產和增注,而如何提高和保證完井一次合格率是井下作業質量管理的根本課題。目前下泵和分注完井質量控制過程存在管理靜態化、終點化的問題,不能有效實現動態化、全程化的監控,加之修井作業中由于人為因素、管理因素和硬件因素造成工序返工的現象始終存在,特別是下泵和分注完井工序,不僅影響工序檢驗合格率,而且影響完井檢驗合格率,同時還會造成經濟損失及影響增產、增注,為此我們對以往不合格工序進行了認真分析:管桿通刺不干凈、絲扣未上到位、不控制下鉆速度導致刮蠟器(或扶正器、限位器)損壞及野蠻操作損壞光桿及配件等人為因素占了85%以上,在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制訂了各工序及完井質量控制卡,突出了各工序及完井過程的全過程監控和責任落實,要求每個步驟有人負責,每個步驟有人把關,人人身上有責任,實現了誰檢查、誰負責,落實了責任,提升了完井質量和工序質量。
對上述質量管理方法不折不扣地執行,有利地促進了作業過程的責任落實,提高了服務質量,也為完井質量追溯提供了依據,為采油廠穩產、增產、增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彭斌,淺談提高井下修井作業施工質量的方法·中國科技博覽,2011.14.
王偉杰(1986-),男,甘肅玉門人,助理工程師,2009年畢業于昌吉學院,工作以來一直在現場從事修井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