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新(中油遼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廠, 遼寧 遼中 110206)
注調結合精細管理確保茨20-139井組長效開發
曹建新(中油遼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廠, 遼寧 遼中 110206)
針對20-139井組存在的利用天然能量開發壓力產量下降快;平面矛盾突出;出砂嚴重,檢泵周期短等問題,采取了注調結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應用螺桿泵技術;進行油層處理等措施。增油5638噸,管理措施增油2878噸。
出砂;平面矛盾;調剖;含水下降;螺桿泵
茨13斷塊構造上位于遼河盆地東部凹陷北部的茨榆坨構造帶中段,含油面積6.3km2,石油地質儲量649×104t,可采儲量88.0×104t,標定采收率14%,主要含油目的層為S32段,油藏類型為具有邊底水的巖性—構造油藏,油藏埋深-1690m~-1820m。油水界面在-1800m。茨20-139井組位于茨13塊中部,共由6口井組成,水井1口:茨20-139,油井5口:茨19-138、茨19-139、茨20-138、茨21-139、茨20-G140C組成。
1.1 天然能量開發,壓力,產量下降快。
由于井組生產的油層單一且較厚,井組初期產能高,但地層壓力補充不足,產量下降快。
井組天然能量開發階段的四口油井,投產一年,產油量由88.7t降到46.2t,月平均遞減為4.17%,其中茨20-138井達到4.92%。統計茨20-139井組投產初期動液面資料,平均-1071m,投產6個月-1376m,下降了305m,平均月下降51m,反映出該井組能量不足。到2002年4月注水開發前地層壓力只有10.34MPa,僅為原始地層壓力(17.56MPa)的58.9%。
1.2 儲層非均質性強,注水后井組平面矛盾突出。
茨20-139井組所處的13塊S32儲層為正韻律沉積,儲層單層厚度大,層內非均質性強,儲層下部滲透率明顯好于上部,受滲透率及重力影響極易導致注入水沿底部突進,同時油水粘度比大,也加劇了注水突進現象,導致平面矛盾突出。
1.3 油層出砂嚴重,檢泵周期短。
由于茨20-139井組所在茨13塊儲層膠結疏松,尤其經歷過1991年和1999年兩次蒸汽吞吐,以及開展的不穩定周期注水,采用普通抽油機生產時,因為排液是脈沖式的,在液體的沖刷下,加重了地層出砂,導致儲層出砂越來越重。井組5口油井原采用12型抽油機生產時的平均檢泵周期只有193天,平均沖砂厚度為25.78米。
1.4 膠質瀝青質含量高,地層易堵塞
隨著開采時間的延長,地層壓力、溫度逐漸下降,原油中膠質和瀝青質會不斷析出,堵塞油流通道,原油流動性變差,膠質瀝青質在井筒附近凝結,引起油層堵塞,油井壓力下降,產量下降。
2.1 注調結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1)注水開發,補充地層能量。 井組依靠天然能量開采14年,地下虧空嚴重。累計虧空26.8613×104m3。為了補充地層能量,茨20-139井于2002年4月轉注,井組進入注水開發,注水井段1693.1~1775米,厚度64.4米,10層,分層注水,注水方式為正注,配注為60m3,注水壓力為0.1MPa,注采比1.51。
注水開發階段分為兩個階段:見效增油階段(2002.04-2003.12);注水見效含水上升階段(2003.12-2005.6);本階段的特點是:由于連通性較好,注水初期在較短時間內就見到了明顯效果,注水見效后,地層壓力得到補充,但井組含水上升速度快,雖然水井調小了配注并實行過間注,井組日產液量隨注水量變化呈周期性波動,但井組含水仍較高。
(2)實施調剖調驅,控制含水上升速度。針對井組含水上升速度快的問題,為改善平面矛盾,2005年6月開始實施調驅。至今共實施完成五次調驅,累計增油5638t,平均見效期為462天。每次調驅后,井組均在一個月左右見效,表現為日產液量上升,含水先升后降,日產油上升,動液面上升,從增油效果和有效期看,第二次和第四次效果明顯,共增油4715t,有效期兩年。調驅有力保障了區塊的能量補充和增油控水。
2.2 應用螺桿泵技術,加強管理,合理調整工作參數。
自2002年起,在茨20-139井組逐漸推廣應用螺桿泵采油技術,2002年初茨20-138和茨19-139井下入螺桿泵,其它3口井于2009年下入,自此井組全部應用螺桿泵采油。螺桿泵具有攜砂能力強,生產穩定的特點。井組日產液穩定,液面穩定,日產油由13t升至23t,含水由86%降至76%。檢泵周期由193天延長到目前的626天。延長433天。平均沖砂厚度為14.73米。效果較好的茨19-139井,2002年3月下螺桿泵后,日產液由2.2t上升到12.8t,日產油由1.6t上升到4.t,含水7.5%,檢泵周期由131天延長至995天。
2.3 實施油層處理,提高單井產量。
針對油層堵塞問題,該井組采用化學吞吐處理油層堵塞10井次,平均見效期為178天,累計增油2120t。
其中,工藝措施處理五輪,2014年12月的化學吞吐,穩產時間較長,達150天,日產液由3.3t上升至23.2t,日產油0.6t上升至3.8t,動液面上升。
①動態調配和調驅技術的有效應用,是恢復地層壓力,抑制注入水水竄,提高油井穩產基礎的必要手段。今后,我們要繼續做好茨20-139井調驅,及時動態調配,確保油井穩產。②合理調整油井工作制度是挖掘油井潛力的一項日常管理措施。今后,我們要細化油井管理,保證油井正常生產。
[1]張鑫.歡26塊杜家臺低滲油藏優化注采參數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2:167-169.
[2]杜鑫,等.低滲透油田注水效果分析[J].石油化工應用, 2011,30,1:29.
[3]王建華,等.精細分層注水技術研究與應用[J].油氣井測試,2011,20(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