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軍(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11)
油庫消防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張玉軍(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11)
油庫消防設計一直是油庫整體設計中的重要部分,設計中要注意消防新技術的革新,也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問題,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消防供給的情況等,現就幾個問題進行粗略的分析。
石油庫;火災;自動化消防系統;特大型儲油罐;新技術
(1)動力系統 同時,也要保證備用柴油發電機的配備,而且在柴油發電機的選用上要與整個系統的參數相配套,謹防輸出過小,要配備直流電源啟動發電機,在日常中,需對應急發電機的啟動電池電壓以及油箱油位高度、油壓等參數進行監控,確保發動機能正常啟動工作,在最近的油庫火災事故中,備用柴油發電機的重要性表現的尤為明顯。
(2)火災自動檢測系統 現行的火災探測傳感器的多為光纖傳感,其抗腐蝕和耐高溫等特點得到了更多企業的認可,通過監控關內外壁的油氣溫度和溫度上升的速率,結合系統預定的參數,給出是否發生火災的可能,在實際操作中還需借鑒其他數據來判斷是否發生了火災。
(3)滅火系統 滅火系統有自動和手動兩種形式,而且兩種工作方式應該互相配合,尤其在啟動自動滅火的過程中,人工的調節和監控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監控各個環節的動力供應,滅火劑的供應,火災情況的走向,以及火點的精準位置等等,手動啟動滅火系統后,仍然要結合視頻監控系統,綜合滅火方案。
我國的一、二級甲類石油庫消防設計中,其消防工藝系統在設計上都要求有固定消防泡沫的供給、消防泡沫用水、油罐噴淋用水和消防栓用水的供給。此類供給量在設計上常見。但對于特級油庫,特大型立式儲罐而言,其著火面積大,且火焰溫度高,火焰有的甚至高達幾十米,著火產生的熱流流動復雜,加之爆炸和爆裂經常交織進行,這種情況很容易對救災人員造成傷害,滅火困難。
消防用水和消防泡沫是撲救過程中最主要的滅火劑,但對撲救特大型儲量的油罐來講,其不是按照原來數據簡單的累加,特大型儲量油罐火災,最理想的狀態是油罐不發生變形破裂時完成撲救,不過液面表面積大,很多泡沫無法順利流淌覆蓋整個著火液面,在流淌的過程中,部分會汽化蒸發殆盡,有數據得出,只有30%左右的泡沫能達到預期的滅火效果,如果按照現行的滅火技術和方法,至少要增加3倍以上的泡沫才能撲救特大型儲油罐表面積火災。
消防用水隨著消防泡沫用量增加自然要增加,其次消防用水還要淋噴保護其他相鄰罐,在滅流淌火和其他火災中也有需要,消防用水如連續使用4個小時的情況下,對于特大型儲油罐而言,國內大多數油庫的消防儲備用水是不夠的。在7·16大連中油國際儲油區事故中,消防部門就有效的利用海水解決了不少問題。按照相關數據,消防水儲量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6到10倍,才能有效的控制火災,這樣的儲量需要單獨建設一個較大的儲水罐;而高效利用周邊的有利條件是設計者深入考慮的方面。
(1)消防機器人 這類機器人以內燃機或畜電池為動力,但蓄電池的缺點顯而易見,所以在偵測等方面的消防機器人可以使用蓄電池作為動力,用于消防作戰的機器人最好使用柴油機作為動力。其裝有較大噴射流量的消防槍炮,能作俯仰和左右回轉,其靈活性在火場救援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燃油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噴濺,噴濺達到70m,有的甚至噴濺100m,該類機器人控制距離最大可為150 m,能有效的保護消防人員的安全。部分消防機器人裝有機械手,用來啟閉閥門、搬移物品或開門、處理危險物品等,管路閥門是否能及時關閉對成功撲救很重要,這個問題在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油庫爆炸事故中表現的很明顯。
(2)微胞囊技術 微胞囊技術產品F-500與水按3%的比例混合后,其能很快地降低燃料的溫度。同時在液相和氣相燃料分子周圍形成和保持微胞,令燃料成為惰性材料而無法燃燒。F-500高分子量粒子能抑制鏈式反應,大大縮短了滅火時間。F-500能快速撲滅石油化工類火災,迅速降低火場溫度,且無復燃。
(3)細干粉滅火劑 超細干粉滅火技術具有滅火速度快、滅火劑擴散性好等優點,其單位容積滅火效率是普通干粉滅火劑的6~10倍,是二氧化碳的15倍以上。其優秀的滅火性能希望能在油罐火災撲救中發揮較好的作用。在實際的應用中,也需要特定的設備。如滅火器的儲罐和高壓氮氣的氣瓶以及相關的管線等等。相關的系統設計要考慮到常規消防特性。
石油庫消防系統設計應盡最大可能圍繞消除安全隱患服務,其內容包括:但當火災發生時,要確保第一時間啟動滅火程序,把火災撲救在初級階段,對已經進入全面積火災,應保護好其他儲罐和地區的安全,集中各種滅火資源,有條理的,科學的進行滅火作業;當各種新消防技術在應用時,也要考慮到與常規消防技術的結合,不能盲目的使用;尤其對于特大型儲油罐全面積火災,更應考慮到相關的技術和物資的儲備。
[1]郎需慶,陶彬,張玉平,張衛華,牟善軍.超細干粉滅火系統撲救儲罐火災研究.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
[2]董建偉,焦光偉,王建華,唐永勇.消防新技術.石油庫與加油站,2007,12.
[3]李智文,潘啟昌,羅俏.油庫消防綜合監控系統的設計.自動化與信息工程,2010(4).
[4]郎需慶,劉全楨,宮宏關于超大型原油庫消防系統建設的探討.工業安全與環保,2011(37-4).
[5]苗國典,李紅旗.大連7·16油庫爆炸火災撲救難點及經驗啟示.武警學院學報,201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