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波
(延壽縣加信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延壽 150700)
?
延壽縣鄉鎮水利站情況的調查及建議措施
關紅波
(延壽縣加信灌區管理站,黑龍江 延壽 150700)
摘要: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是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緊密相關的行業。在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后,在各級越來越重視水利工作的大形勢下,基層水利工作亟待加強。鄉鎮水利站作為最基層的水務服務機構,農村水利的一線隊伍,在農村水利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闡述了延壽縣鄉鎮水利站基本情況,面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延壽縣;鄉鎮水利站;基本情況;水利建設;建議措施
1延壽縣鄉鎮水利站基本情況
2004年前,延壽縣鄉鎮水利站業務由水利局負責,由各鄉鎮和水利局共同管理。2004年依據上級文件精神,延壽縣在9個鄉鎮設立水利站,主要負責所屬鄉鎮水利工作的貫徹落實,是財政全額預算管理事業單位。延壽縣水利站工作人員共有25 人,其中大學學歷6人,中專學歷9人,高中學歷6人,高中以下 4 人;擁有中級職稱 11 人,擁有初級職稱 8 人。
2鄉鎮水利站承擔的主要工作和發揮的作用
多年來,鄉鎮水利站作為最基層的水務服務機構、農村水利的一線隊伍,在農村水利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在抗旱、防汛、灌溉、水土保持治理和飲水安全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鄉鎮水利站主要職能是安排協調所屬鄉鎮的防汛抗旱工作。主要包括:①做好汛前情況普查,做好各類度汛工程治理,協調落實汛期各項防汛事項,編制防汛預案,確保所屬區域的度汛安全。②落實開展所屬鄉鎮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活動,統籌安排鄉鎮機井建設工作。③及時掌握所屬區域的水情及旱情,為當地農業生產合理調配水資源,負責轄區內水利工程維護保養。④做好水法宣傳工作,推廣水利科技。⑤做好鄉鎮供水管理工作。⑥完成當地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2)推廣水利科技成果和新技術成效顯著。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利技術是農業綜合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被廣大農民認可,特別是近幾年推廣先進節水增產灌溉技術更為農戶所接受。
3)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貢獻突出。鄉鎮水利站對延壽縣9個鄉鎮農田水利工程擔負著管理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建設任務,特別是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中,鄉鎮水利站配合政府組織群眾大搞農田水利建設,發揮了第一線作用。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辦水利站能夠積極當好鄉鎮黨委政府的參謀,切實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履行職責,統籌安排協調各項水利工作,較好地保證了上級各項水利政策在基層的貫徹落實,為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充分展示了最基層水利人在群眾中的形象,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1]。
3鄉鎮水利站面臨的問題
通過對各鄉鎮水利站的調查了解,由于沒有明確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建設和水利科技推廣等工作的具體負責人,直接導致基層水利人員的參謀職能、協調職能、指導職能、宣傳職能和落實上級任務職能等作用發揮不明顯。基層水利情況信息不能及時反饋給當地政府領導,直接影響其決策,進而影響整個鄉鎮水利工作的開展。鄉鎮水利站目前普遍存在以下6個主要問題:
1)水利工作貫徹落實難度大。鄉鎮水利站的中心工作是水利工作,但因鄉鎮水利站受鄉鎮黨委、政府的管理,鄉鎮黨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也必須承擔,增加了水利站在完成中心工作中的困難,工作協調難度增大。這種矛盾在防汛抗旱的關鍵時期體現更為明顯,防汛抗旱工作可能會因鄉鎮抽調水利站人員或安排的其他工作而受到影響,從而涉及到水利工作在基層的全面貫徹落實。
2)從業人員業務素質低,非專業人員充斥水利員崗位。基層水利站中,由于技術干部得不到及時培訓,業務素質難以提高,致使大部分水利工作人員沒有受到過系統的水利業務技能培訓,沒有水利工程方面技術職稱,難以勝任業務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同時,非專業人員或兼職人員從事水利員工作的現象突出。
3)經費嚴重不足。鄉鎮人員的辦公經費標準為每人每年500元,連基層站人員的基本通勤都不夠,更保障不了具體工作往來所發生的費用,財政預算更沒有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補貼等費用,這些嚴重影響基層水利工作的開展。水利站人員工資及其他各項待遇標準不統一,差別較大。
4)水利站人員調整、更換難度較大,已影響到水利站進一步發展。在人員調整這一問題上,往往受各種情況的影響,協調比較困難,實施難度較大。因這一問題存在,造成了水利站工作人員年齡結構趨于老化,年輕的技術人員調不進去,新生力量補不進來,嚴重缺乏發展的后勁。
5)基層水利投入少,水利發展后勁嚴重不足。以前水利建設的各項資金均由財政直接撥款,但現在水利投入資金受各鄉鎮財政收入影響較大,加上我縣群眾目前收入偏低,集資困難,導致區域內淤積嚴重的河道多年無法治理,水利設施老化,橋、涵、閘等各類水工建筑物帶病運行,嚴重影響了水利設施效益的正常發揮。
6)各鄉鎮水利站都在鄉鎮政府辦公,歸鄉鎮政府統一領導,沒有單獨經營水利產業的職責。現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設施歸所在村集體所有,而且大部分已變賣或長期承包,水利站已無法對其行使管理權,對水利設施的管理力度相對消弱,影響農村水利工程發揮效益。各鄉鎮水利站無獨立辦公場所(地)、無交通工具和儀器設備等。
4建議和措施
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是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緊密相關的行業。在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后,在各級越來越重視水利工作的大形勢下,基層水利工作亟待加強。
1)理順管理體制,對鄉鎮水利站實施對口管理。鄉鎮水利站是上級水利工作精神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的落腳點,只有理順體制,歸口管理,才能調動水利站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好的發揮水利站的職能。因水利工作有其獨特性,應采取由市水務局主管,鄉鎮設立單獨的水利管理部門的管理體制。更有利于各項水利工作的開展。
2)加大基層水利建設的投入。延壽縣鄉鎮基礎水利設施,大部分為20世紀60—70年代所建,到現在運行了幾十年時間,已到了水利設施更新的周期。應加大基層水利建設投入資金,建設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現代水利服務網絡,把水利科技輻射到田間地頭,為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提供基礎條件。所以,在重視較大水利建設項目的同時,應該加強對基層水利建設的投入,形成一個完整的水利建設服務體系,使水利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增強。
3)完善水利執法體系建設。《水法》的頒布實施,為水利建設和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據,但在執法中還存在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要完善水利執法體系建設,形成水利執法的一整套機制,確保各項水事法律法規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確保水利事業的全面發展。
4)人員配置與物資調撥全部由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員與辦公經費納入縣級財政負擔。各鄉(鎮)水利站要強化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水利科技推廣等公益性職能,因地制宜開展鄉(鎮)水利規劃,做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管理與技術指導工作,負責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組織指導轄區范圍內的防汛、抗旱、灌溉、排澇工作,指導村級水管員或水管組織開展工作,協調農村涉水事務。
5)加快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建設,鼓勵和引導用水戶通過用水合作組織等形式對工程維護、用水管理、水費收繳等進行自主管理,逐步建立用水戶自主管理與水管單位專業化服務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顧延龍.鄉鎮水利管理體制創新初探[J].內蒙古水利,2011(06):72-73.
中圖分類號:F426.91
文獻標識碼:B
[作者簡介]關紅波(1975-),女,黑龍江延壽人,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09-08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1-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