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麗春
小兒熱性驚厥患兒的院前急救措施及護理干預
霍麗春
目的 研究分析小兒熱性驚厥的院前急救措施及其護理干預。方法 選取小兒熱性驚厥患兒100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急救臨床分析。結果 經過細致的觀察和護理,所有患兒均恢復健康,臨床治療及護理有效率為100%,患兒的平均退熱時間為(2.18±0.41)h,患者的抽搐持續時間為(25.6±7.8)min。所有患兒在治療期間沒有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本次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為100%。結論 小兒熱性驚厥分為兩種,復雜型和單純型,小兒熱性驚厥都和患兒的體溫突然升高有直接的關系,所以,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并給予細致的護理,能夠降低小兒驚厥的反復發作,降低患兒并發癥發生的概率。
熱性驚厥;院前急救措施;護理;小兒
小兒熱性驚厥是臨床上小兒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病情嚴重,發病急,如果患兒頻發發生驚厥或者驚厥持續,就可能會給患兒帶來嚴重的后遺癥,嚴重影響患兒的正常成長。所以,在患兒出現熱性驚厥時,需及時采取急救措施,并給予嚴格的護理,及時制止患兒的驚厥現象[1]。選取小兒驚厥患兒100例,對其進行急救措施和護理干預,獲得了比較滿意的臨床療效,現把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選取齊齊哈爾市第二醫院收治的小兒驚厥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3個月~6歲,平均年齡(3.7±0.5)歲;其中復雜性患兒27例,單純型患兒73例;體溫不超過38.5℃28例,體溫38.5℃~40℃56例,超過40℃16例;驚厥時間小于5分鐘56例,5~10分鐘時間為23例,超過10分鐘為21例;伴有呼吸道感染65例,伴有肺炎8例,伴有腸胃炎13例,伴有扁桃體炎14例。患兒臨床主要表現為口唇發紺、意識模糊、雙目凝視、肢體強直或者肢體抖動。所有患兒均發病比較急,全身性發作,絕大部分驚厥都發生患兒發熱12小時以內。
1.2 急救護理 將患兒安排在舒適的病房中,保證病房干凈整潔,定期為患兒更換衣物床單。選擇固定的時間為患兒進行護理和治療,避免影響患兒的休息,如果患兒出現發熱癥狀,要定時監測患兒的體溫,一般情況下,患兒體溫升高會出現煩躁、末梢涼、面色發火等現象,特別是對于一些有驚厥病史的患兒,在護理時應更加注意。在患兒體溫過高或者體溫持續過高,患兒就可能會出現驚厥的額現象,所以要密切觀測患兒的狀態,并采取有效的降溫護理,例如使用溫水擦浴、冰袋冷敷。
1.3 急救措施 患兒一旦發生熱性驚厥要及時搶救,讓患兒保持平臥姿勢,在患兒頭部放些柔軟物品,松開患兒頸部衣物,避免患兒出現呼吸不暢,清除患兒口腔、鼻腔的分泌物,避免分泌物引發患兒窒息。依照醫囑給予患兒止驚藥,并按壓患兒人中穴。需要注意的是,在為患兒注射藥物時速度不要過快,否則容易引發患兒呼吸困難,如果患兒體溫過高,及時給予患兒退燒藥。
小兒熱性驚厥會導致組織缺氧,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吸氧措施,以緩解組織缺氧狀態,同時檢測患兒的無創血氧飽和度和血氣,并做好分析工作,并以此調節氧流量。另外,患兒在熱性驚厥發作時,會出現肢體抖動、意識模糊的臨床癥狀,護理人員需要采取防護措施,例如為患兒病床加欄桿,避免患兒墜床;為患兒放上開口器或者牙墊,避免患兒在驚厥發作時咬傷舌頭。
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給予肌注氨基比林2~4mL退熱,此外的對癥治療有抗感染治療等,在此基礎上,對患兒則實施指壓合谷穴位法,具體實施中,用雙手拇指指腹同時按壓患兒2個合谷穴位,于患兒手背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及第一、二掌骨間取穴,按壓穴位直至抽搐停止。
1.4 療效評價標準 此次研究中,自治療開始患兒驚厥于1min停止,有哭聲或意識清,則視為顯效;驚厥于1~2min停止,有哭聲或意識清,則視為有效;驚厥于2min后停止,則視為效差。
經過本院的醫護人員的及時搶救和有效的護理,所有患兒的熱性驚厥均得到有效的控制,臨床治療及護理有效率為100%,其中顯效75例、有效25例,患兒的平均退熱時間為(2.18±0.41)h,患者的抽搐持續時間為(25.6±7.8)min。其中1例患兒伴有腦電圖異常,轉變為癲癇,在經過本院護士的細致護理后,病情好轉并已出院。本次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為100%。
小兒熱性驚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兒科疾病,患者一般為5個月~6歲的兒童,絕大部分小兒熱性驚厥發生在初期上呼吸道感染,多是因為患兒體溫過高,或者體溫持續過高[2-3]。患兒在發生熱性驚厥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導致患兒出現窒息的情況,使得患兒大腦處于一個缺氧的狀態,進而導致患兒出現腦水腫等嚴重的臨床癥狀[4]。所有,對于小兒熱性驚厥的患兒必須及時采取急救措施,避免患兒出現嚴重的后果,給患兒以后正常的成長帶來影響。
綜合以往的相關研究及臨床治療可得,作為中醫兒科四大要證之一的小兒驚厥對于患兒的影響極大,在兒科中,驚厥有著高達3%~7%的發生率,且在這之中,約有30%是高熱驚厥,從這幾組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臨床醫療中,小兒高熱驚厥絕對是較為常見的急診,究其發生的原因方面看來,這一情況的出現與小兒體溫調節功能差及大腦皮層發育不夠成熟有關,一般情況下,發生驚厥,使得患兒肌肉痙攣抽搐,繼而會增加耗氧,致使患兒的大腦缺氧,這一現象的發生,對患兒極為不利,一旦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勢必會加重患兒全身缺氧,嚴重者則可能會伴發心功能不全及腦水腫等,危機患兒的身心安全。超過30min的持續高熱驚厥,會大大提高患兒癲癇的發生率,基于此不難看出,在對其的治療方面,控制驚厥無疑是關鍵所在。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小兒熱性驚厥和兒童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有關,也和遺傳基因有感。臨床上小兒熱性驚厥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泌尿道炎、鼻炎、扁桃體炎等,一般能夠引發患兒發熱的炎癥都可能會導致患兒發生熱性驚厥[5]。因此治療患兒熱性驚厥的原則一般以降溫、退燒、止驚并治療患兒原發性疾病,避免患兒出現并發癥。臨床上避免患兒出現熱性驚厥的有效措施就是在患兒發病前,做好密切的監測和觀察。一旦患兒出現任何不適的癥狀,立即采取有效的處理對策,這也是改善患兒預后的重要方法[6-7]。護理人員需要不斷加強和完善自身的護理進呢過,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充分了解小兒熱性驚厥的嚴重性,熟練掌握各種急救措施以及護理方法,對預防并發癥的注意事項有充分了解。如果患兒出現發熱的臨床癥狀,應及時控制患兒的體溫,使其保持在38.5℃以下,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保證患兒能得到有效的治療[8],以此提高患兒臨床治療有效性。
在本院這次研究中,所有小兒熱性驚厥患兒經過及時的急救措施和護理干預外,現已全部恢復健康,并且在治療期間并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臨床治療及護理有效率為100%,其中顯效75例、有效25例,患兒的平均退熱時間為(2.18±0.41)h,患者的抽搐持續時間為(25.6±7.8)min,本次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為100%。因此提示,小兒熱性驚厥分為兩種,復雜型和單純型,小兒熱性驚厥都和患兒的體溫突然升高有直接的關系,所以,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并給予細致的護理,能夠降低小兒驚厥的反復發作,降低患兒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小兒熱性驚厥患兒的臨床急救有效性,確保患兒健康成長。
[1] 鄒崢,陳遂,徐淑娟,等.小兒熱性驚厥T淋巴細胞及紅細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8(4):57-58.
[2] 李清平,朱紅楓,冉隆瑞,等.兒童熱性驚厥合并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綜合征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9(1):113-114.
[3] 吳保敏.抗驚厥藥物在兒科急救中的選擇與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12(11):153-154.
[4] 張麗娟.小兒熱性驚厥60例臨床分析[J].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5):58-59.
[5] 林慶.全國小兒神經病專題討論紀要:關于高熱驚厥診斷和治療的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2010,22(2):101-102.
[6] 李冬梅,陳楷珠,林金生,等.院前急救指導應用于小兒高熱驚厥治療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3(13):19-20.
[7] 胡莉,韓自華.小兒熱性驚厥的院前急救護理及家庭預防急救指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4):237-238.
[8] 陳麗麗.120例小兒熱性驚厥的院前急救與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8):1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74
黑龍江 161006 齊齊哈爾市第二醫院兒四科(霍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