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霞
(貴州省交通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14)
?
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監理標準化管理模式
吳林霞
(貴州省交通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14)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路建設發展迅速,特別是瀝青路面鋪設規模也日益增大,隨之而來的是瀝青路面的耐久性差,易遭到破壞等瀝青路面施工建設質量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對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監理進行標準化管理,以保證瀝青路面施工質量,防止質量問題的出現。主要闡述了路面監理標準化意義和標準化管理內容,并提出了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監理標準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瀝青路面;施工監理;標準化管理
隨著貴遵高速、余凱高速、白黔高速等一系列公路建設,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量也相應增加,這對工程監理管理要求也相應提高。工程監理作為工程建設三元體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單元,以工程合同為評估建設工程質量標準,對于整個工程施工進行質量控制,并需引入標準化管理程序才能保證質量控制的有效性。對于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而言,監理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制定可以明確監理的職能和工作范圍,限制隨意性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及時發現并糾正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保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標準化以及建設質量,繼而實現公路建設質量要求和瀝青路面耐久性等指標。
2.1 質量控制標準化
首先是改進和完善的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體系,首先,建立根據工程建設要求,建立完整系統的質量組織管理系統,從項目經理到施工工人,明確個人工作職能與責任,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找到責任人。其次,監理人員應根據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要求,依據質量控制體系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監督施工人員落實工程質量體系要求。第三,應設置1~2名料場監理人員全面負責料場區域的現場監理工作,監理人員應根據施工要求對采購的原材料進行監督,對于鋼筋、水泥和碎石等原材料進入貨場,應有產品合格證、質保單、檢測報告等,繼而保證原材料質量合格。接下來是設置專門的監理人員管理單元工程報驗,通常公路施工點較為分散其施工環境惡劣,為了確保施工質量,需對單元工程報驗。監理人員應按照相關程序對報驗項目及時查驗,以保證報驗的時效性和可靠性。對于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關鍵環節應重點監理,應采取巡視和專人監督相結合保證每個環節的施工質量達標。不同的公路施工點,其施工要求、地質狀況不同,因此需要明確每個瀝青路面施工點的監理要求,如采購的原材料及施工技術未達到質量要求,應與施工方和設計師等進行及時有效溝通,以保證施工穩定進行和達到滿意施工效果。最后是應對易出現安全事故的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監督,如瀝青路面鋪設材料的制備過程等。同時發現安全問題應及時給出監理意見,增加施工方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
2.2 進度控制標準化
監理人員應對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有效的單元分割,并做好每個單元的工作計劃,明確每個單元的施工任務、施工期限、質量要求以及監理責任。重點單元的工作計劃應更加明確上述要求。其次對于實際路面施工的進度,應適當修改工作計劃,如發現實際工程進度遠遠落后于工作計劃,應通過監理會議要求施工方采取適當趕工措施,保證整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按時完成。最后合理調整工序,實際現場施工時,在保證工期的前提下,監理部門對工序進行合理優化,對于施工難度大且工期短的單元,應優先進行施工作業,嚴格按照工程合同完工日期進行驗收。
2.3 成本控制標準化
監理人員應根據工程合同,對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主體工程量、質量檢驗和施工圖紙等進行嚴格審核,避免工程量超出合同要求,保證工程成本在合理范圍內。監理人員應對設計變更和施工變更等加以監督。實際工程施工時,這些變更常會增加工程成本。為了避免工程成本嚴重超標,除了對于必須進行設計和施工變更,監理人員應根據自身專業知識和協調各方,協助專業人員實際解決設計和施工中的難題。若工程成本嚴重超標,應對超標項目進行嚴格監督,并將信息及時反饋給投資方和施工方,使其分別追加投資和盡量降低施工成本。
2.4 合同管理標準化
工程合同是監理人員評估建設工程質量的唯一標準,監理人員以此對整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施工質量、工程進度、工程成本以及施工安全性等進行控制監督,對于投資方和施工方的索賠要求,需要現場照片、測量結果和現場監理人員的簽字,根據合同相關規定進行協調解決,通常需要在時限要求范圍內進行復核。投資方或施工方針對施工問題對工程合同提出的變更要求,監理人員應根據實際工程需求對變更要求嚴格審查,確認可變更時按照工程合同規定執行變更手續。合同變更后,監理人員和施工方應嚴格按照新合同分別進行監理和施工。
2.5 信息管理標準化
首先是監理應對施工中發現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并且反饋給相關責任方,對于這類問題報告內容應真實詳細的反映情況,報告應及時整理歸檔。其次是施工過程中的相關質檢和施工點驗收報告應整理歸檔。最后是監理日志、監理大事記及監理會議記錄的齊備,這些記錄內容應真實可靠,既有文字也可加入表格和圖片,完善工程施工的監理信息管理。
3.1 問題記錄解決制度
監理人員每天應對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記錄,并針對發現的問題協調各方解決問題。保證每天的問題盡可能的當天解決,不影響下一天的施工任務。
3.2 定期質量分析制度
公路瀝青路面的重點施工環節應設置質量監控網絡,確保重點施工環節涉及的各個單元受到全面監控。監理人員保證每天進行質量分析會議,針對當天的施工、監理和原材料等各個單元的具體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可能出問題的環節。監理部門應每天召開質量分析會,每周一次各施工點質量分析會,分析會涉及的質量報告、問題報告和會議記錄應及時歸檔。
3.3 監理失職處罰制度
為了確保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防止監理人員的隨意性行為對質量控制的潛在危害,以及保障監理標準化管理的有效執行,監理部門有必要建立監理失職處罰制度。監理人員應對施工現場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和反饋,如監理人員未按照監理標準化管理進行操作,可適當處罰金甚至取消監理資格。
通過上述對路面監理標準化意義、標準化管理內容以及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監理標準化管理的有效措施的闡述來看,監理標準化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和工期要求,其控制監督效果十分明顯,但是具體實施監理標準化管理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管理問題,如監理人員的標準化理念,對標準化的執行力度等。這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監理標準化管理模式,進而擴大我國公路瀝青路面的推廣使用。
[1] 張可.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研究[D]. 2012.
[2] 王龍書.探討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36).
2016-02-29
吳林霞(1981-),女,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與橋梁。
U415.1
C
1008-3383(2016)07-0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