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四川康西銅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西昌 615013)
制樣量對銅精礦分析銅結果的影響分析
高原(四川康西銅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西昌 615013)
銅是人類發現和使用最早的金屬之一,由于銅以及其合金的導電率和熱導率比較好,有一定的抗腐蝕能力,易加工,并且抗拉強度和疲勞強度好,因此銅被廣泛的應用,成為了國計民生和國防工程,甚至是高新技術領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種基礎材料和戰略物資。銅精礦就是一些低品位的含銅原礦石在經過選礦工藝的處理后,從而達到一定質量指標的精礦,其主要的工藝包括破碎-球磨-分級-浮選-精選。銅精礦是冶煉銅的主要原料,因此,制取樣量的多少就會對分析銅的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并且冶煉銅的金屬回收率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通過銅精礦制取樣量對銅品質檢驗結果的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到其影響結果的原因,做出總結,從而能夠為工業的生產,提供準確可靠的檢驗數據。
制樣量;銅精礦;分析結果
在銅精礦實際的生產中發現,礦山分析銅的品質與冶煉廠分析銅的品質,其結果有著十分明顯的差別,而這種差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冶煉銅的金屬平衡,從而對其管理工作帶來混亂。在對銅礦峪所出廠的銅精礦含銅品質的檢驗數據進行統計和比對,再加上多次對現場的實際考察,從而分析出了其銅精礦含銅檢驗品位以及冶煉廠檢驗品味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①對于一些適合選冶生產的銅礦物原料,一般多賦存于多種礦床的類型中,其中,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斑巖型銅礦床、夕卡巖型銅和多金屬礦床、熱液脈型銅礦床、火山-沉積塊狀硫化物型銅礦床、沉積型層狀礦床等等都是具有重要開采價值的礦床類型。②一般礦石結構其構造比較復雜,并且嵌布粒度不均,多為不均勻浸染粒度的礦石,甚至有不少的礦物組合、組構嵌布比較的細微,其成為復雜,難選礦石較多。③礦石的化學成分比較的多樣化,并且伴生、共生多種有益有害的組分,其選冶工藝條件復雜。當前我國所開發出的礦區大多數都是綜合性的銅礦石。通過一系列的開采活動,綜合利用,能夠變害為益,變廢為寶。
①樣品加工方法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對銅精礦樣品的加工,是對銅品質進行檢驗的第一項工作,而之所以或產生不同的檢驗結果,其原因就是采用了不同的加工方式。銅礦峪礦通常是是采用手工制樣的方式來進行加工樣品的,因此就常常會出現系統高偏差的現象。但是在使用研磨機機械制樣以后,再去與冶煉廠的結果和數據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高偏差現象消失。并且其結果由手工制樣改為研磨機機械磨制樣后,與冶煉廠的數據出現了正差負差的均勻分布,其累積的平均差值基本能夠控制在-0.055%之間,消除了系統偏差。這就說明了,手工研磨銅精礦其結果會出現高偏差的現象,而使用研磨機制樣,其檢驗結果就會呈正態分布。
②制樣量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某一銅精礦樣品,其含銅量為25%,取制樣量為20g,而在對其進行手工磨樣的時候,在磨樣過程中,一定會不可避免將樣品遺失,但遺失的試樣中不包含銅元素。其檢驗結果會隨著遺失樣品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也就是說,當遺失的樣品量在逐漸增加的時候,其檢驗結果就會隨之偏高,例如,取制樣量為20g的樣品,在遺失量達到1g的時候,其結果就會比實際數據偏高1.31%。若是相同的樣品,其取制樣量為100g的時候,采用研磨機機械制樣,其實際的結果與真實值的偏差就會小很多。通過數據能夠發現,當偏離真實值最高達到5.36%的時候,而樣品量一般平均為22.8g,最少的一次為8g,最多的一次為40g,而這遠遠低于成分分析制樣量要達到100g 的要求,同時這也是導致檢驗結果產生偏差的最主要原因。
③制樣人員操作習慣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在制樣量對銅精礦分析結果的影響因素中,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很多制樣工作人員為了能夠盡快的完成生產任務,因此,就會在取制樣的操作過程中,就會加快制樣的速度,以至于出現少制樣以及意識樣品的情況發生。另外,還有一部分的操作加工人員,在使用手工磨制樣品的過程中,將清掃后的樣品丟掉,而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對其進行再次操作和加工。所以,在加工完成后,并沒有將所有去除的樣品,全部裝進取試樣的袋子中,從而就會使部分樣品遺失,最終就會影響到分析結果,使結果系統偏高。
①嚴格按照試樣制備規范來進行樣品的制備。在制備分析樣品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要求規范去進行,防止所需要的樣品成分發生變化和污染,從而能夠使制備的樣品保持原有的特性。另外,對于水分過大的銅精礦樣品,在制備之前,已經要對其進行干燥處理,從而能夠使其在制備的過程中更好的完成,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②人工制樣時要嚴格按照制作工藝的流程去進行。在進行人工制樣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標準的規定對其進行逐級的破碎、篩分、混合以及縮分,不能將其過程進行人為的簡化,另外,在進行破碎和縮分的時候,對于所使用的儀器和用具等都要確保干凈衛生,以免造成檢驗結果的偏差。
綜上所述,能夠影響銅精礦分析結果的因素是很多的,一般來說,采樣的誤差常常大于制樣的誤差,制樣的誤差常常大于分析的誤差,銅精礦取制樣量的多少,對銅品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進行采樣和制樣的時候,掌握一些其基本知識是很重要的。還有,在取制樣量時,不能小于規定要求的100g,并且不能將樣品遺失,同時要使用研磨機制樣,盡量不使用手工制樣,這樣做能夠有效的減少與真實數據的偏差,另外,操作加工人員一定要嚴格的按照規定去進行操作,從而使其檢驗結果能夠保持真實性和準確性。
[1]張高社.制樣量對銅精礦分析銅結果的影響[J].山西化工,2015,06:53-54.
[2]何起勝.淺談鉬精礦制樣對分析結果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2,27:50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