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琪(長沙市周南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1)
論述生物工程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羅雅琪(長沙市周南中學,湖南長沙410001)
人們改變自然的能力促使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廣泛的攫取著大自然的資源和財富,而且環境的狀況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新世紀以來,自然界中資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污染的愈趨嚴重極大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的進步發展。現代化的生物工程技術為治理環境污染、環境保護提供了新的解決路徑,本文就來論述生物工程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生物工程技術;環境保護;應用
近年來,生物工程技術自從開創起來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和應用。生物工程主要涉及到的是生命科學,但又與其他諸多學科有交叉,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較高的復雜性,具有廣泛應用與各學科和各領域的潛力。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廣泛應用和生物工程技術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生物工程技術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越趨增多。生物工程技術因其自身的高效、環保等特點,在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全國社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快速發展,展現了驚人的“中國速度”。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過去,政府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片面的看重GDP的增長,注重經濟發展的“多”和“快”而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好”和“省”。之前的“粗放型”發展方式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了利益和生產經驗,但也大肆揮霍的我國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高能耗、高污染,我國的環境受到了巨大傷害。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我們注意到了環境污染的問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積極建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摒棄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生產設備,“集約”的發展經濟,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積極治理環境污染和尋找可替代能源,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斷努力奮斗。
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的創新與進步,給環境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生物工程自從70年代開創以來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現如今已經包括了五大工程:遺傳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應器工程。通過生物工程技術的使用,污染的治理得到了極大的促進與改善。使用生物工程技術治理污染主要是介由生物抑制劑使污染源從自然環境中消解或排除。從整個生態系統上來看,生物抑制劑的引入,沒有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對環境傷害小,卻發揮了巨大的污染治理效果,提高了污染治理的效率,調節了脆弱的生態平衡。使用生物工程技術治理污染具有特定性,特定、有效的針對污染情況和污染類別進行治理。
3.1污水治理
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業的生產都離不開水的參與,水可以說是人們最離不開的自然資源之一。然而,隨著近代以來工業的發展和生活污水的急劇增加,世界各地的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沒有了優質的水源,人們的健康會遭受巨大的威脅,工業的生產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對社會安定和發展都會造成沖擊。因此,污水治理是環境污染處理的重中之重。通常采用的置換和過濾等方法不能從根本上恢復水源品質,還有可能發生二次污染。采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污水治理,不僅可以將污染物分解為無害物質,還能避免水質的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
3.2廢氣的凈化
人們很早就開始使用生物工程技術對有污染的氣體進行凈化了。在空氣凈化領域,生物工程技術由于其低成本和效率高等特點受到廣泛應用。
3.3污染土壤的治理
人們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料等固體垃圾經常以掩埋等方式處理。這種方法不僅需要時間長,還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使用生物工程技術,通過促進生物分解代謝,高效處理掩埋垃圾,降低垃圾處理成本。同時,分解后還可以變廢為寶,化垃圾為養料,促進土壤土質的改善,增加土壤有機物含量,刺激土壤微生物的生長,也可以產生經濟效益、防止水土流失。重金屬污染是土壤污染的另一大污染源。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可以降低被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毒性。通過生物作用,變化金屬價態,形成其他污染程度較低的化合物達到解讀的目的。
3.4白色污染的治理
生活和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塑料在廢棄后難以風化和消解,從而產生了困擾人們已久的“白色污染”。嚴重的白色污染,使得土壤中的塑料殘骸不斷增加,污染土地,使得糧食作物大幅減產,若繼續放任不管,甚至可能引發農作物絕收,造成社會恐慌,影響安定團結。利用生物工程技術,我們可以生產和使用易于分解的塑料制品,生產和推廣可降解塑料的微生物,促進環境中廢棄塑料的降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生物工程技術在環境污染治理領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生物工程技術能夠在環境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從根源上杜絕污染的再度擴散并解決污染問題,保證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消減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加強對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必將促進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最后強調,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工作,我們一定要竭盡所能保護環境,治理污染。
[1]郭艷霞.論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J].科技與創新,2015(21).
[2]劉彪.探究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及前景[J].房地產導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