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史銘
(福建省英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8)
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措施
許史銘
(福建省英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8)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市政道路的建設越來越受重視。近年來,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數量逐漸增多,在當前的形勢下,也為市政道路工程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市政道路工程企業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道路施工中一定要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文章分析影響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控制與管理的措施,為市政道路工程能夠順利施工提供借鑒。
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期間,為了確保工程能夠順利進行,必須分析施工時存在的質量問題,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問題,對道路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從而為市政道路施工整體質量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通常情況下,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環境具有復雜性,尤其地下管線布設比較復雜,地面上有很多的建筑物,都對市政道路施工的順利進行產生了不良影響。從而導致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相應的質量問題。在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時,需要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進行。如果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施工的相關環節存在隱患,將降低了工程質量。同時,由于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也不利于施工質量的提高。
2.1 嚴格控制與管理測量與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為了工程施工能夠有序進行,需要對工程進行實際測量,繼而促進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有所保障。同時,混凝土施工也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關鍵環節[1]。因此,通過對測量過程與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與管理,對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整體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通常情況下,市政道路主要以線型來分布,布設線型時根據復合導線對平面點加以控制。因為在市政道路施工期間,地面上的建筑物比較密集,并且在地下會對錯綜復雜的管線進行敷設,所以對管道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過程中,施工人員在實際測量期間,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進而最大程度的對市政道路進行準確測量,對測量的環節予以控制,盡量避免存在管線擦邊和碰頭等現象。此外,施工人員在道路施工時,為了保證測量的精度,需要根據道路分布實現對復合式的水準線路的布設。對于水準點而言,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臨時性水準點與永固性水準點,一般來講,針對市政道路工程的起點和重點等關鍵施工點,需要設置永固性水準點,繼而使得其牢固性有所保證,并且有利于使用,促進測量的精確度能夠高于三等。測量人員在結合國家有關規定,對測量結果進行復測和鑒證,將二級復合等級作為標準,再次實現對市政道路工程的準確測量。
在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時,加強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期間,對該環節施工質量的要求很高,要求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一定要在4.0~5.0MPa范圍內[2]。同時,對抗壓強度也有了較高的要求,要在30~35MPa之間,在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混凝土的抗腐蝕性、強度和耐力等符合標準,對于單位水泥的用量,要保證超過300kg,混凝土實際施工期間,為了對混凝土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需要根據自然環境,選擇合理的施工方式對混凝土進行調配,對混凝土的水灰比與坍落度等加以嚴格控制。一般來講,混凝土的水灰比不要高于0.5,并且坍落度要控制在1~2.5cm范圍內[3]。總之,混凝土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環節,所以通過對混凝土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有助于市政道路施工整體質量的提升[4]。
2.2 控制路基施工質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路基施工是一項非常主要的環節。路基施工階段,為了對路基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要在實際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在挖方路基時根據邊坡坡度與橫斷面等的要求進行開挖。具體的開挖順序是由上層到下層進行逐層開挖,但施工人員一定要保證所開挖的深度,不要過于淺顯或者過深,確保開挖的深度更加合理。施工人員在對邊坡進行開挖過程中,所開挖的邊坡必須要對其予以及時排水,進而防止雨水和其他水對邊坡造成沖刷,減少邊坡塌方的現象出現,從而增強邊坡的穩定性。針對于土方的開挖工作來講,在實際工作期間,施工人員應當盡量避免采用挖洞取土法和爆破法,并且在對石方路進行開挖時,也不能使用爆破法。
2.3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在市政道路施工各個階段,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整體質量,使得市政道路工程企業獲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需要加大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進而為施工質量的控制和管理提供有利依據。市政道路工程企業在構建各項規章制度時,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保證制度的規范化與科學化,從而為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控制提供有利保障[5]。市政道路工程企業根據國家所頒布的相關法律和規范等,并結合市政道路各個施工階段的內容與相關情況等制定制度,通過構建科學的質量管理工作細則,繼而為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依據,確保質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向規范化與系統化等方向發展。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在實施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工作期間,對每道工序予以嚴格控制,針對每個主要的部位進行全面的監控。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在市政道路施工場地應當設立試驗室,根據核定的頻率實現對檢測數據的抽查與復檢,不但對施工質量的控制,也可以降低工程成本,為市政道路工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4 提升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市政道路施工期間,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道路施工的質量。因此,在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進行控制與管理時,要將提升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目標,進而為道路施工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施工前,市政道路工程企業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培訓的內容包含道路施工技術與安全教育等。在增強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的同時,確保施工人員提升安全意識,明確其職責,并結合著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目標,為市政道路施工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在實際施工期間,也要不斷加強期間培訓,更新工藝和技術,從而為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保障。
在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加大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力度,進而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有利保障。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由于工期較長,工程作業的環境比較復雜,所以加大了市政道路施工的難度,導致工程質量存在各種問題。因此,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進行管理與控制,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1]劉新成.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的質量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
[2]石贊.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監管研究[D].吉林大學,2015.
[3]朱曉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分析[D].云南大學,2015.
[4]朱友良.淺析如何加強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J].工程與建設,2010,(3):412-413.
[5]何艷.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管理系統開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
TV523
A
2096-2789(2016)11-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