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帥
(龍里縣骨干水源工程管理處 貴州龍里 551200)
探討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馮明帥
(龍里縣骨干水源工程管理處 貴州龍里 551200)
新時期水利戰略體系不斷改革與發展,水利工程管理標準更加多樣化,做好資源規劃與利用機制是不可缺少的。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決策中,由于多方面因素限制,導致水利項目建設標準達不到預期。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要嚴格落實水利工程建設指標,幫助工程項目做好綜合性的規劃作用,及時解決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結合水利工程建設現狀,本文總結了水利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對策。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對策
國家戰略體制改革中,對基礎項目建設提出多方面指標,水利工程建設關系著地區現代發展水平,搞好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具有戰略性意義。基于水利項目擴大化發展趨勢下,嚴格落實工程建設管理標準,有助于全面提高水利發展水平,保持水利工程改造穩定性與安全性。因此,工程單位要建立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從多個角度采取針對性的控制體系,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符合行業標準規定。
當前,我國不斷加大對水利基礎建設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現代水利建設逐漸走向優質化,對建筑工程結構提出了新要求,將水利工程與建筑改造相互融合,有助于提升城市規劃戰略的競爭力。優質化發展是國家戰略中心思想,對水利環境改造工程建設起到了指導性作用。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優質化發展”是水利建設戰略轉型的新思想,以優質化發展為引導擬定水利與利用計劃,這是當代資源利用與保護體系不可缺少的。因此,面對水利工程水利環境,要進一步堅定走優質化發展的線路。
2.1 項目法人責權不到位
我國水利工程市場混亂,與法律機制建設是密切相關的,各種潛在法律因素導致管理機制缺失,影響了整個項目規劃與改造方向。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個別工程項目“同體”現象較為嚴重,主要表現在質量監督機構、項目法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相互隸屬同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造成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監督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相應的責權落實不到位。
2.2 招投標管理仍然不夠規范
“招投標”是工程建設階段的前期工作,由于招投標決策失誤引起了水利建設失效,破壞了工程建設管理秩序,容易對后期水利施工建設埋下隱患。當前的許多項目工程在招投標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地委托沒有資質或低資質的單位代理招投標,從而使低資質或無資質的設計、施工、監理隊伍參與工程建設,造成招投標工作違規操作,虛假招標或直接發包,出現部分工程轉包和違法分包的現象。
2.3 質量監督缺乏力度
質量管理是工程建設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僅與是現場施工流程不規范、操作人員技能缺失等因素相關,更是與水利建設管理機制缺失有著直接性的關聯。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完善,執法不力、質量監督可操作性不強;質量檢測環節工作薄弱,質量評定缺乏權威性;部分市地質量監督機構還沒有完全獨立建制,質量監督管理職能責任不明。
3.1 嚴格落實項目法人制
優化管理是水利工程規劃建設重點,能夠為水資源調配與加工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施工單位在編制混凝土結構安裝工藝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實際水資源調配及安裝作業條件,避免混凝土結構承載過重而引起安全問題。同時,工程管理過程中做好安全管理措施,以“生態施工”為指導思想,提出切實可行的建筑管護機制。針對目前水利建設多元化、多層次的投資體制,按照項目類別組建項目法人。二是要嚴格項目法人的資質審查,在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階段就應明確項目法人,沒有按規定要求組建項目法人的不進行項目的各項審批工作。
3.2 健全施工標準體系
結合水利工程發展趨勢,可提出切實可行的安裝工藝及操作流程,為建筑現代化建設提供指導意見。我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趨勢下,水利建筑成為循環化水資源調配不可缺少的設施,利用混凝土結構組建水資源調配空間,實現了水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建立健全科學嚴密的標底形成機制和評標決標的標準、方法和工作程序,推行合理低價中標,防止惡意低價中標行為,遏制轉包和違法分包現象,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的管理。
3.3 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水利建筑改造是一項復雜性的工程活動,也是對地方優質化建設的綜合性指導。為了解決傳統水資源整治模式的不足,對現場改造設計提供正確的指導,保證水資源改造設計后期達到預定的環保狀態。不斷提高監理人員素質,積極推進監理改革。定期組織監理人員開展業務知識培訓、考核,實行掛牌上崗,嚴格對工程質量、工期、投資進行有效控制,切實提高施工單位的技術和管理水平。
3.4 切實加強工程質量管理
工程施工中,要堅持以合同管理為主線,建立多級聯控的質量保障體系,明確嚴格的施工技術規范、質量標準、承包商、監理員必須嚴格按合同規定的技術要求和相關標準進行施工、驗收。相比于傳統建筑結構,現代城市倡導水利建筑模式,利用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相互融合,塑造出更加穩固的建筑結構空間。同時,水利建筑工程管理要考慮后期管護問題,對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結構等進行綜合管護,降低各種因素造成的病害風險。
4.1 優化施工方案
水利工程改造是地區主要生態工程之一,結合實地生態功能評價展開整治工作,有助于提升水利設施施工的改造成效。為了改變早期水利利用模式的不足,現代城市倡導堅持優質化發展角度的戰略思想,以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為原則,優化水利工程建造模式。同時,加強水利項目施工與管理力度,以可持續、高效率為基礎優化水利施工方案。
4.2 注重結構布局
加快水利工程改造建設關系著生態環境發展,是我國未來戰略規劃與發展中心,對區域環境改良具有實質性意義。水利設施是生態規劃改造區域之一,由于特殊的地質環境,其在生態改造中要建立綜合性的評價模型。經過生態模型評估及分析后,對水利設施制定可行的建設方案。早期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城市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利于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4.3 加強現場指導
水利公改良機制建設中,從安全、優質等角度提出管理對策,幫助水利工程做好全面性的調控工作。同時,發揮現場指導與管理機制,為水利工程自主化控制做好準備工作,這些都需要對現場施工做好充分的調度工作。新時期國家對水利工程給予重視,在城市特定的環境區域內加快戰略性調整,不斷實施綜合性的生態功能評價工作。
水利工程適用于區域資源調度與發展,對水利系統規劃與改造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方向。面對早期水利建設指標存在的問題,要實時調整工程建設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設管理思路,為工程建設與改造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據此,工程單位要保持正確的管理改革決策,結合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改革對策,為水利項目調控做好多方面的準備工作,為水利項目建設與發展提供綜合性保障。
[1]龔傳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問題及對策[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5(04).
[2]路光芳.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問題所在與對策建議[J].現代農業科學,2015(05).
[3]劉音.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5(05).
[4]陳慶紅,史樟君.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4).
[5]孫志紅,馬美蘭.關于水利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問題的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8).
TV512
A
1004-7344(2016)35-0148-02
2016-11-20
馮明帥(1972-),男,漢族,貴州龍里人,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