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萍
(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柳家農業技術推廣站 廣西賀州 542713)
關于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理念及其有效技術分析
楊玉萍
(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柳家農業技術推廣站 廣西賀州 54271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環境污染的加劇,現階段大家對于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有機、綠色、健康的農產品變得越來越有市場,有機農業的發展被提到議事日程,相比傳統農業,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更強調人、環境,包括動植物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更強調發展的生態多樣性,更強調高安全質量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這一課題展開研討,希望給相關人士以啟示。
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環境保護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植物保護在農業生產中占據著十分重要地位,發展農業科學是我國一貫的基本國策。在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之下,積極對有機農作物進行保護研究意義重大。近幾年提出的健康生活口號,對食品的來源要求綠色、有機、健康,但是有機農作物出現病蟲害是導致農作物產量與質量下降的關鍵因素,為此,本文對有機農業的植物保護技術進行研究分析,積極促進有機農作物的保護工作的創新發展。
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高速發展,給農業的生產帶來了新的方式,造就了現代化的農業。20世紀20年代以后,在一些先進發達國家,開始出現“有機農業”的概念并大力發展,1970年代,我國政府開始了重視有機農業的研究、生產和推廣。1980年以后,國家環??偩帧⑥r業部的相關機構加入IFOAM,2002年環??偩值摹坝袡C產品認證中心”成為我國第一個專業有機認證機構。2014年我國有機種植面積達128萬hm2,另有150萬hm2野生采集面積,產量達866萬t,多數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預計2020年之前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0%。有機農業在規模、品種、產量、數量、質量都有了跨越式的進步,保護了生態,遏制了環境的惡化,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因此,有機農業是當前乃至今后實現農業經濟長期、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模式。
要了解有機農業植物保護首先要了解有機農業的基本概念,有機農業就是指在不使用合成肥料和相關添加劑的條件下,按照生態規律和自然規律來確保農作物的生長,確保僅憑有機肥料就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有機農業植物保護就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一種科學農業生產方式,其在確保有機農產品質量的同時,更強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動態平衡和諧,體現了有機農業的安全生產理念。
(1)堅持全程監管監控理念。所謂監管就是指法律監管,為進一步規范有機農業發展,國家相關農業部門在2005年頒布了《國家有機產品標準GB/T19630》,確保有據可依。國家林業部門、農業部門對于植物保護也制定了《植物保護法》,擬定植物保護條例,規范植保操作,提供植保法律保障,這些都使得農業植保理念深入人心。所謂監控就是指對植保的全程監控,實施有機農業構建的全監控,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由于有機農業植保的研究于有機農業研究基本一致,所以對有機農業實施監控就等于對有機農業植保實施監控。植保實施過程中,必須實施對農藥、合成肥料等影響有機農產品安全的添加物實施全過程管理,設置專門的資料庫,分別設置專門的編碼,全過程分析、記錄農業活動,借助編碼系統的管理掌握各個環節和批次的基本情況,施工全程監控,確保植保工作科學開展。
(2)病蟲害綜合治理理念。傳統農業病蟲害的治理對于化學藥物十分依賴,這些藥物在短時間內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給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實施有機農業發展,就是要堅持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理念,綜合采取物理、生物技術,實施有機耕作,科學實施有機農業植物保護。
(3)環境保護的理念。當前,以土壤、水、空氣、食品為代表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植被不斷被流失,植物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國家近年來提出了“綠色植?!钡睦砟?,要建設優質、高效、安全、高產的農業生態,促進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有機農產品作為天然無污染的植物,可以將其發展與公共事業協同起來,構建綠色生態環境,促進有機作物發展,推進環境保護。
(1)有機農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采取以下四種手段:①對于病原菌的消除,通過檢疫程序來選取抗病能力強的種子,要及時清除有機農業植物的雜草和受到病菌感染的農植物;要選擇合適的播種環境和時間實施播種,科學控制土壤的溫濕度等要素,為有機農業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②對于病蟲害要選擇合適的防治方法。要嚴格按照《有機產品生產和加工認證規范》中要求的對農作物實施病蟲害防治,比如禁止使用的農藥堅決不能使用,一些基因產品堅決不能種植,對于限制使用的防治物也要嚴格按要求限制使用量,比如醋、軟皂、乙醇、石灰等。③采取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實施有機農業植物蟲害防治,如引進害蟲的天敵繭蜂、赤眼蜂等進行捕食,提倡使用黏板、防蟲網等物理捕蟲工具。④多采用機械、秸稈覆蓋和加熱等方式對有機農業植物除草,同時通過采取科學的栽培技術控制雜草生長。
(2)實施科學農業耕種。①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種植制度,實踐得知,如果在一個地塊上,長期種植一種作物會降低農產品的抗逆能力,主要原因是穩定的土壤等外在環境因素給病蟲害提供了穩定的環境,長期以往必定造成病蟲害的加重,增加病原體的數量和種類,所以科學合理的種植制度是實現有機農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②要多采取輪作的方式實施有機農產品種植,改善地塊的生態環境,確保生物的多樣性。實踐中,輪作主要有3種作用:a.使病蟲害環境惡化,減少單純的一種植物特有的病蟲害;b.輪作的植物可以一些抑制物質,如胡蘿卜根系可以分泌對馬鈴薯晚疫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質,諸如此類的還有甜菜和小麥根部的分泌物;c.可以較好的調節土壤,較好的抑制病原物。③套種和間作的方式也能較好的減少病蟲害出現,比如瓜類植物可以和芹菜進行間作,諸如此類的還有棉花可以和糧食實施套種,能有效減少棉蚜;黑豆和綠豆的套種,能有效減少葉螨的出現。此外,間作和套種還可以較好的減少植物種植密度,較好的降低病原菌的擴散,改善通風等小環境。間作和套種使植物形成了不同顏色和氣味的植物,能較好的干擾寄生蟲尋找寄主,大大降低了病蟲害的繁殖幾率。④以保護水源為主要手段,傳統的耕作方式往往會采用較多的合成肥料和化學藥劑,導致水資源污染。所以必須采取綜合治理手段,實施有機肥耕作,這是保護水資源、打造綠色耕作模式的重要措施,同時滿足指標的良好的水資源也更加能夠滿足有機植物生長要求,水資源的優勢也能更好的改善土壤環境。
(3)實施科學的培肥技術。對有機農業土壤實施科學培肥可以較好的提升土壤活性和肥力,改善生態,但土壤培肥是一項復雜技術,要想保持土壤肥力的持久就必須建立“平衡施肥”的理念。首要的是根據土壤物理、化學性質,酸堿度進行科學適度調節,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第二實施有機肥添加時,必須進行必要的處理后再實施施肥,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有機肥實施混合性和選擇性使用,保持養分的平衡,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4)擇優選擇優良種子,確保良好基因。選擇種子要注重種子的基因,優選那些飽滿、無病、均勻、抗逆性強的種子進行播種,這是前提和基本措施,好的苗就可以保證出壯苗、早出苗,通過增強自身免疫力提高抵抗蟲、病和雜草的侵害。播種前,要預先對種子實施處理,及時清除不健康的雜草種子,要采取曬種對種子表面病菌實施殺滅,促進種子草出苗。曬種要注意將種子攤曬在干燥的空地上,通過連續性的暴曬充分干燥種子,晚上要及時進行收儲,以防受潮。同時還要注重將種子不要放置在水泥地等容易燙傷種子的地方暴曬,適時對種子進行翻動。此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對種子實施殺菌,比如可以在曬種后再進行浸泡殺菌,促進種子新陳代謝的同時還可以起到增產的作用。一些地方還采取了干熱消毒法,此法可以較好的抑制病毒活性,提高植物抗逆能力。
綜上,有機農業植物保護作為一個綜合性學科,在農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加深對其的研究不僅可以拓寬農學研究領域,還可以打造現代農業新體系。我國的有機農業雖然起步較遲,但農業植保技術研究起步相對較早,在當前新農村建設的引領下,只有不斷豐富農業植保理論,創新農業植保的方法途徑,積極改善有機農作物的保護措施,促進有機農作物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陸萍,冒乃和,劉波.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核心技術和措施[J].中國植保導刊,2004,04.
[2]孫志斌,蔡曉祥.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理念與方法研究[J].農家顧問,2015,02.
[3]趙娜.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核心技術和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4,06.
S4
A
1004-7344(2016)35-0209-02
2016-7-8
楊玉萍(1974-),女,助理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職業農業技術推廣和植保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