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陽
(淮安市淮安區政府投資評審中心 淮安市淮安區 223200)
政府BT項目審計的主要內容和工作策略分析
張春陽
(淮安市淮安區政府投資評審中心 淮安市淮安區 223200)
BT項目是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的一種特殊項目形式,其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相關程序成熟度較低。這就使得政府在對這類型項目進行審計時,存在較大的難度。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類項目的運用將會越加普遍,存在瑕疵的審計方式無法對其進行有效地約束,面對該種狀況,必須要針對BT項目審計加以研究。本文針對BT項目審計的主要內容加以分析,并就其中的不足加以明確,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提高BT項目審計結果的準確性,穩定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BT項目;審計;主要內容;對策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的經營模式也會出現對應的調整。傳統的政府投資注重直接利益的獲取,其直接投入資金并且獲得利益。而BT模式實際上就是對傳統模式的沖擊。其將建設與移交做為一個整體。以政府自身作為主要的監督機構,并以政府作為橋梁,使得其保證建筑的質量。然而,就已經達到質量標準的建筑來加以獲利。BT項目本身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針對這部分項目的審計其存在的問題還相對嚴重,必須要明確其中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才能夠提高審計質量,保證項目效益。
BT是Build和Transfer兩個單詞的縮寫,從字面含義看來就是“建筑—轉移”,這是當前出現的一種新型經濟行為。嚴格來說,這是一種由政府按揭并且分期付款的行為。在政府進行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或者非經營性項目建設時,其會根據項目的可實施性加以研究,并對項目的效益進行準確的評估。然后,與對應的企業進行合作,并與之組建BT項目公司。一般來說,工資的運營資金、建設風險等都需要由投資方來承擔,而等到這個項目完成后,政府就其進行驗收,從而按照約定的費用來支付給投資方。在整個過程中,政府類似于監督部門或者說擔保部門。其為項目的開展,建立了對應的橋梁,使得其建設出來的質量有所保障。
2.1 項目審批和招投標審計
針對BT項目是否經過了對應的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門以及各個主管部門的同意,具有相關資格進行對應的檢測。針對項目開展的籌資計劃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加以確認,并對其是否進行上級部門的審判加以確認。
2.2 對BT項目相關資料的審計
相關資料的審計主要包涵其項目成立的各項資料,尤其是對一些具有業務性質的資料,尤其要加以注意,例如,對項目承包合同等。另外,針對這些資料中涉及的數據,必須要加強計算,確定數據的合理性與準確性。
2.3 征地拆遷審計
針對土地使用的權利以及當前土地的處理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查,另外,就如何對這部分土地處理造成的后果進行彌補,也需要明確。
2.4 工程造價審計
這部分與一般審計相同。聯系其實際的設計與施工條件,對其做出的造價加以審查,確保價格的合理性與真實性。
2.5 設備材料采購審計
對于審計單位是否對材料的質量以及后續的管理等內容進行審計,從而保證其工程質量。
3.1 法律主體的特殊性,完善審計依據
在我國《審計法》中明確規定“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監督”。由此可以看出,審計的對象應該是以政府投資或者合資的建設項目。但是,在BT模式中,政府沒有出資,只是扮演一個過渡作用。在項目沒有移交到政府之前,其是否應該作為政府項目,受到了審計部門的質疑。因此,去是否具有審計的資格,當前還缺乏依據。對此,必須要完善我國當前的審計規定,針對BT項目做出特殊性規定,以確定其資格。
3.2 BT項目受審計管轄范圍限制
根據我國當前的審計規定,BT項目實際上是不具有審計資格,對于BT項目投資方的財務狀況,審計部門是沒有的對應的審計權利。這就使得審計部門無法對其整體的財務狀況加以研究,自然也無法做出對應的評估。在項目施工中的部分費用無法加以認定,喪失了造價的完整性。對此,也需要以制度來進行解決。
3.3 報審資料缺乏,提高信息的獲取能力
目前,我國對于BT模式還沒有對應的審計規范,對于審計需要的材料等也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在沒有對應的規定作為參考的前提下,其提供的資料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限制。另外,政府對BT項目基本是屬于委托的狀態,投資方為了提高其建設效率也會以發包的形式,來提高其建設效益,這就使得其實際管理難度較大。很多報審資料都存在缺失或者不準確。審計部門必須要提高自身對這部分資料的要求,對其全面性與準確性提出新的要求。再者,BT項目本身就是由幾方共同進行,在其實踐中,不同的部分其復雜的內容不同。然而,審計是需要所有的材料,這就使得其審計工作開展時,對于信息的了解與收集難度會相對提高,造成審計周期的延長。對此,必須要在審計工作開始之前就要求各方對自身復雜的內容加以明確,并且就其信息加以提交。
我國BT模式還處于初級階段,由于其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人們對其中的很多部分還不夠了解。在實際運行中,政府無法準確的定位自身,使得其承擔的責任以及審計的參照都相對不穩定。但是,這種模式目前也為政府進行基礎工程建設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從而使得基礎設施建設更加順暢。針對其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變,是該模式的具體發展需求。
[1]王立平.BT工程項目的經營策略與項目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31:17~21.
[2]徐云霞.BT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05:269~270.
F239.63
A
1004-7344(2016)35-0234-01
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