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西寧思成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青海西寧 810000)
簡議新型城鎮化建設下的低碳城市規劃設計
周磊
(西寧思成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青海西寧 810000)
新型城鎮化建設下的低碳城市規劃設計是基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基礎上,從節能、節地及綠化等方面進行實施。規劃設計師需要從關注城市功能的用地平衡走向重視城市發展的碳氧平衡,并在城市城市空間布局與交通組織等方面,注重低碳導向的規劃設計。本文簡述了低碳城市的涵義,闡述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對新型城鎮化建設下的低碳城市規劃設計進行了探討。
低碳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規劃設計
在全球環境危機和能源緊張的宏觀背景下,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低碳城市規劃設計在國家節能減排的新形勢下會產生放大效應。以下就新型城鎮化建設下的低碳城市規劃設計進行探討。
低碳城市是指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低水平。是指以低碳經濟為城市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以低碳社會為城市社會發展樣本和發展藍圖,以低碳生活為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導向的城市。實質上低碳城市是低碳經濟理念、低碳社會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城市發展中的實際運用。
新型城鎮化規劃需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以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等精神。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主要體現在:①堅持點面結合、統籌推進。統籌規劃、總體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解決好“三個1億人”城鎮化問題,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作用,及時總結提煉可復制經驗,帶動全國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創新。②堅持縱橫聯動、協同推進。加強部門間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協調配合,推動戶籍、土地、財政、住房等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形成合力。加強部門與地方政策聯動,推動地方加快出臺一批配套政策,確保改革舉措和政策落地生根。③堅持補齊短板、重點突破。加快實施“一融雙新”工程,以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鎮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發展和新型城市建設為重點,瞄準短板,加快突破,優化政策組合,彌補供需缺口,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
基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為了促進城鎮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的分析。
(1)新型城鎮化建設下節能型城市規劃設計。①城市規劃布局要注重和生態的結合,要充分考慮保護和節約資源,對不可再生的資源進行保護,限制使用,對可再生資源要節約使用。比如以高科技的產業結合循環經濟的形式,滿足市場化、生態化和現代化的要求,結合城市自身的產業現狀,設計出高科技、高起點的標準化節能型城市產業,使城市旅游、教育、醫療、文化的得到較好的發展。現代城市規劃布局要始終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協調起來共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②節地型城市規劃設計。a.用地控制:城市化過程中需要土地,所以需要一定數量的耕地,這樣規劃師應處理好城市化用地、農業用地與工業化的關系,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節地目標。b.合理開發地下空間:合理利用地下空間,把地下構筑物(如地下車庫、污水處理廠、商場、餐飲、休閑娛樂、人防等)、綜合管線和工程配套設備盡可能建于地下,實現土地的多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節地的要求。大中城市高層住宅小區地下停車應該占到整個小區停車位的70%以上。c.地形利用控制:針對地形比較復雜的坡地、山地,能夠合理利用,規劃師通過豎向設計,本著不大填大挖的原則,合理處置填方、挖方的土石方量,因地制宜的做好土石方平衡,使整個場地規劃的用地最經濟。d.建筑朝向。建筑物朝向對冬季太陽輻射得熱量、空氣滲透熱量和夏季通風降溫都有影響。在其他朝向相同的情況下,東西向板式多層住宅建筑的傳熱耗熱量要比南北向高5%左右,空調能耗或遮陽成本將增大很多。從有利于節能出發,新標準要求建筑物總平面布置和設計應有利于冬季日照、夏季自然通風,其朝向宜采用南北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間宜避免夏季東、西向日曬。③交通系統。低碳城市規劃設計需要有綠色交通體系的支撐,研究表明,減少出行的需求和出行距離,支持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并且我國提出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國家政策,但是應當明確的是,公共交通的優先應首先保證在重要的交通走廊上的優先,全面的公交優先是難以實現的。加強公共交通在交通戰略可以從兩個方面實現,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數量,降低單位與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選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這是城市可持續交通發展的大勢所趨。
(2)新型城鎮化建設下城市生態保育與綠地系統規劃設計。①城市規劃中的生態保育規劃。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基礎,既能保護環境又可以節約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利用自然資源的時候:a.要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城市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進行符合當地環境的規劃,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護原生態環境。b.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改善,利用生態學原理和設計原理對原始生態環境進行科學合理改造,使其在保持和提升生態價值的基礎上,更好的為城市所利用,是自然資源的價值得到更高的發揮,提高生態效益和共享性。②城市綠化景觀系統構建的措施。綠化景觀系統構建可以通過減緩熱島效應,調節城市氣候,減少空調的使用,間接減少碳排放,故綠化景觀系統規劃可以為低碳城市的建設提供較好的基礎支撐。我國現在大多數城市的綠化景觀系統規劃中都只是“見縫插綠”,并沒有從總體來把握。要建設低碳城市,綠地系統以不僅僅是綠地數量上要求,更重要是質量上的要求,在城市綠地的布局上應做到點、線、面狀的綠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分布均勻的綠色網絡,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改善城市環境,減少碳量。
城鎮化建設有效推動了國內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但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與生態文明相結合,建設集低碳、環保、智能、集約為一體城鎮。
[1]連海靜.城市化進程中小城鎮發展研究[J].經營者,2014.
[2]劉一獲.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的轉型思考[J].居業,2016.
[3]馮怡燕.基于綠色低碳理念的城市規劃設計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2016.
TU984.11+5
A
1004-7344(2016)35-0265-01
20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