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欽州供電局 廣西欽州 535000)
優化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維護管理有效策略分析
丁敏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欽州供電局 廣西欽州 535000)
隨著電力事業的快速發展,電力系統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為了方便電力系統的管理,電能計量裝置應運而生。電能計量裝置作為貿易結算和電力企業電量及線損等考核的加量器具,在整個電力系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能計量裝置也隨之發生變化,對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維護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我國電能計量裝置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
電能計量裝置;電力事業;電力系統;策略分析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事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各大產業的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電能,一方面配電網的全面建設和電能的輸送為各大產業的生產提供了有利保障;另一方面,通過電力企業對各項業務的提升和對社會發展狀態全新的認識,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穩定[1]。電能計量裝置是為了維護發電、供電、用電三方的穩定,對三方進行測量得出的電能總量,在三方的銷售和買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為了節約能源,減少電力消耗,提高經濟效益,發揮電能計量裝置的最大優勢,必須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推動電能計量裝置設備更好的使用。
電能計量裝置包括各種類型電能表,互感器變比測儀、電流互感器變比測儀、計量用電壓、電流互感極其二次回路等。電能計量裝置可分為五類,各類的計量對象也不相同。電度表在世界上的出現和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早的電度表是在1881年制成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交流電的發現和應用,電能表有了全面的發展。
(1)電能計量裝置的作用。電力生產和其他產品的生產不一樣,其主要由發電、供電、用電三個單位連成一個系統,其緊密聯系缺一不可。他們之間相互銷售,電能裝置就是測量三方電能的數量,將三方進行銷售、買賣產生的經濟進行計算的器具,缺少它,發、供、用電三方將無法進行銷售、買賣,可見其在電力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電力系統發、供、用電過程中,利用電能計量裝置來測量發電量、供電量、用電量和售電量等,為制定生產計劃,合理進行經濟核算,計收電量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同時,在工、農業生產中,為加強節約能源,制定電力消耗定額,提高經濟效益,電能計量裝置更是必不可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用電量的增多,電度表已成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電器儀表。電能計量裝置的使用,使我國在電力輸出方面更規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我國對同一用電的管理。
(2)智能電能表的使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智能電表應運而生,客戶通過預付費的方式到供電部門交費購電。當剩余的電量少于預警電量時,拉閘斷電會有提示,客戶預付電費后便可恢復正常用電;當電量完全用完時,系統會自動斷電,客戶需再次繳費購電才可使用。智能電能表的使用可讓人們養成節能源、節約約用電的習慣。
電能計量裝置的管理內容較多,不僅需要工作人員在基礎性的設備檢修和運行維護工作上進行合理安排,同時需要工作人員對電能計量裝置的安裝和設計進行全面參與。電能計量裝置管理工作的開展符合國家電能輸送和經濟控制工作目標,從管理的目標可看出,電力企業開展電能計量裝置管理有利于確保該項裝置有效的運行和維護[2]。對電能計量裝置進行管理時,需要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定期檢修和維護,可有效降低電力企業的電力線損率。電力企業較強電能計量裝置的管理,對企業發展、群眾生活和社會穩定均有積極的意義。
3.1 缺乏有效的糾正舉措和方案
電能計量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為質量、線路等問題引起誤差,但是工作人員在糾正電能誤差時,缺乏較有效的舉措和方案,導致工作滯后和效率低下。電能計量裝置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能夠準確得到電量使用數據,一旦出現誤差,不僅影響電力公司的核算,更影響用戶的利益。工作人員應及時發現誤差并作出相應的糾正舉措,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將損失降到最低,確保電力企業和居民的利益。但在實際操作中,對革新工作和新技術的利用還存在一定欠缺,導致糾正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到現場逐一排查,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對于偏遠地區的糾正工作更是困難。例如廣西省八桂地區,該地區四周環山,且山高路險,電力工作人員需翻過多座大山才可到達現場,不僅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工作效率也大大減低。
3.2 電能計量裝置管理工作力度不夠
電力系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內部結構復雜且人員眾多,因此部分人員和監管部門對電能計量裝置管理的相關問題未引起重視,電能表檢修、更換等問題未及時開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用電和電能消耗數值的準確性,對電力企業的運營和成本核算也十分不利。部分工作人員不論在行動和管理方面,效率都不夠高,在對電能計量裝置后期檢修和排除故障時出現散漫的態度,使工作效率降低。
3.3 新設備供應不足
智能電表的使用既可以方便用戶用電,同時也利于電力部門收費的統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就當前我國經濟水平發展狀況來看,智能電表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僅限于發達地區的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但是對于鄉鎮以及農村地區,智能電表的普及率很低,該設備供應的不足使得電能計量裝置在管理中遇到一定的問題。
4.1 提高重視度,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電力企業應提高對電能計量裝置管理問題的重視度,及時開展電能表檢修、更換的工作,同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實行分區去管理模式,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身上,賞罰分明,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在相關制度的的保護下,規范電能計量,準確進行電能計量收費,保障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保障居民的用電利益。
4.2 加大新設備的投入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新技術和高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尤其在電力方面,智能電表的使用方便用戶對用電量的查詢,電力部門人員省去上門查表和收電費的麻煩,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電力工作是一項極為復雜又龐大的工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應加大對電力設備的資金投入,提高智能電表的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維護的有效管理對國家經濟和電力企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保障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先完善管理制度,保證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電力企業應落實好人員安排工作,及時對電能計量裝置進行檢修、維護,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保證電能計量裝置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1]程瑛穎,侯興哲,肖冀.一種關口電能計量裝置狀態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測與儀表,2013,08:87~92+120.
[2]莊葛巍,張曉穎,項旭楊.電能計量裝置自動化檢定系統混合作業方式的優化[J].科技展望,2015,09:113+115.
TM933.4
A
1004-7344(2016)35-0121-01
2016-11-20
丁 敏(1981-),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能計量裝置安裝及運行維護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