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志剛

2016年春節剛過,落實自治區兩會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令寧夏各級官員不停奔忙。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為3月2日外交部召開“開放的中國:從寧夏到世界”推介會做準備。
“由外交部為一個省區專門開推介會尚屬首次,寧夏頗有些受寵若驚?!睂幭淖灾螀^黨委政研室副主任劉雨表示,這意味著寧夏承擔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外交戰略的角色吃重,寧夏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的進程加快。
今年1月底,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到吳忠市調研時說,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積極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千方百計穩增長,堅定不移調結構,毫不松懈促改革,確保實現“開門紅”。
在2016年已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的省份中,寧夏提出“年均增長達到7.5%以上”的目標。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作為西部內陸省份的寧夏,這樣的增速目標引人關注。
“四個寧夏”戰略,被認為是寧夏逆勢成長的動力源。劉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治區《十三五規劃建議》確立“四個寧夏”戰略并提出“創新發展,轉型追趕”,是基于現實的需要和未來的發展。
在2013年3月任寧夏黨委書記前,李建華曾在中組部及國家行政學院任職,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京官”。寧夏所承擔的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任,令他并不輕松。寧夏究竟應該怎么發展,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首要難題。
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及“十三五”規劃,都給了寧夏區域性經濟發展“先行先試”的政策,如何用足這個優勢,李建華和寧夏的官員都在思考。在熟悉寧夏政情的人士看來,“京官”經歷使李建華對國家戰略及中央意圖理解得更準確。
李建華上任后,并沒有急于對寧夏的發展提出意見,而是以“新形勢下的寧夏區情再認識”作為調研任務,進行了大量調研。他看到了一些問題,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要求比較嚴厲,少說成就,多談問題,重要的是要提供對策?!眲⒂晏寡?,這樣做的意圖很明確,就是全面摸清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發現短板,尋找破局之策。
“寧夏此前發展很快,難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眲⒂暾J為,李建華用問題導向把沉湎于成就中的各級官員喚醒。用李建華的話說,要給自己“潑一盆涼水”,好讓自己冷靜下來。
很快,區情再認識有了效果,逐漸取得的共識是:盡管在上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十二五”戰略實施期間,寧夏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日趨嚴峻的背景下,寧夏需要新的定位。
劉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李建華的區情再認識調研活動,意在打破原有思維定勢,在固有優勢中發現不足,并找到突破瓶頸的路徑。
自治區決策層認為,寧夏是個內陸省區,不沿邊、不靠海,所以一定要借力“一帶一路”戰略,通過變革“內部環境”積極尋找能量生成的最佳路徑,從而推動發展、實現突圍。
隨后,寧夏確立了以“具有全國比較優勢、速度優勢、面向阿拉伯國家人文優勢的對外開放主省區”,作為未來寧夏的戰略坐標系。
根據《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寧夏被定位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
劉雨認為,如果說以最終實現現代化和充分國際化構成的新坐標系解答了要建設什么樣的寧夏,那么“全方位開放”則回答了如何建設這樣的寧夏。
在“四個寧夏”中,“開放寧夏”被置于首位。劉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寧夏這樣的考慮是,自治區身處西部內陸地區,傳統發展優勢已難以為繼,唯有開放方能引領寧夏更好地發展。
在2016年已公布“十三五”規劃建議的省份中,寧夏提出了“年均增長達到7.5%以上”的目標。在指標設置體系上,該區比國家多設置了6項預期性指標,分別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外開放和非公經濟占GDP的比重。
劉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自治區《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創新發展,轉型追趕”的發展思路,這是基于現實和未來發展的考量。
“轉型追趕的目的,是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之間的差距?!眲⒂旮嬖V《中國新聞周刊》。經過測算,2020年GDP要比2010年翻一番,寧夏在“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速保持在4.5%即可,但考慮到2020年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全面小康目標,寧夏的年均增長率必須達到7.5%以上。
盡管近幾年西部省區的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與東中部經濟發達省區相比,西部省區的經濟體量仍普遍偏低。東中部經濟發達省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區域省市,很多都已進入小康,經濟增速即便低一點也能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寧夏有58萬貧困人口,盡管相對一些中西部省區總量并不大,但貧困程度較深,脫貧難度很大,是寧夏與全國同步步入小康社會的“攔路虎”。寧夏決策層認為,奮力追趕是唯一的選擇。
劉雨認為,寧夏的底氣在于它是個小省區,各項政策措施可以一竿子插到底,只要政策精準,執行有力,7.5%以上的目標,經過努力可以實現。
劉雨說,唾手可得的經濟增長速度顯然不是寧夏決策層想要的,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和主席劉慧都反復強調,要“跳起來摘桃子”。
而這對于寧夏自治區的各級官員而言,則是備感壓力。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寧夏多位官員表示,壓力空前沉重。
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郝留虎坦率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若在此前,7.5%不算什么,兩位數的增長都不在話下。但此時非彼時,國內外經濟形勢日趨嚴峻復雜,加之“十三五”期間,全面改革、調結構、轉型升級、“三去一降一補”、生態安全、步入小康等重大問題疊加而至,實現7.5%的增速確實有一定難度。
長期以來,寧夏習慣于偏安一隅,有的官員小富即安,“等靠要”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李建華曾毫不留情地對此予以批評,并放出“干部就是干事的,不干事就不要當干部”的狠話。
盡管困難不少,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寧夏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產業項目,包括社會事業和民生項目的效應正在顯現,一、二、三產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紅利正在釋放,一些方面的開放合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再加上寧夏面積小、人口少,還有民族地區、資源稟賦等獨特的優勢,這些都是追趕的有利條件。
“所謂2016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即在于此?!焙铝艋⒄J為,7.5%的目標是“穩中有進”的最佳詮釋。
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個地方提升發展質量、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關鍵。在寧夏“十三五”規劃中,對產業轉型升級繪制了路線圖,并設定了時間表。
劉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轉型升級要實現新突破,關鍵在于完成四個明顯提高,達到“六有”要求。即: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戰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輕工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明顯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明顯提高,消費帶動經濟增長能力明顯提高;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發展能力明顯提高。
“六有”指的是:投資有回報、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和環境有改善。
基于寧夏產業層次低,發展方式粗放,工業結構中重工業占比80%以上,六大高耗能行業占比超過50%的“倚重倚能”現狀,寧夏經信委總經濟師朱洪軍表示,轉型升級著實不易,必須“啃骨頭”。
分管工業經濟的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張超超于2月19日在《寧夏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在這篇文章中,張超超認為,寧夏工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任務非常艱巨,不是一時之功,需要長期不懈努力。
在“三去一降一補”工作中,張超超特別強調要符合寧夏實際情況,因業、因地、因企制宜,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既不包辦代替,又不放任不管。特別是對處置“僵尸企業”,提出多兼并重組,少破產退出,對確實無力回天的特困企業,通過爭取國家有關政策支持,穩妥進行關停并轉。
降成本同樣令寧夏決策層憂心忡忡。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電力價格、物流成本均涉及改革,推進起來困難不小。
被視為雙贏的用電大戶與電廠協商價格直供電,卻受制于電力體制,推進緩慢。寧東管委會副主任張湧表示,寧東基地曾就近與華電電廠談過,雙方均看好直供電模式,但因體制問題無法達成。
“即便想為寧夏經濟建設與生態做點貢獻,亦受制于體制的因素。”剛剛拿到銀川集中供暖項目的華電寧夏分公司總經理趙曉東坦言,華電寧夏西電東送電廠所輸電量,因東部區域經濟下行壓力,很多浪費掉,卻無法與輸出端的寧夏用電大戶直接交易,甚是可惜。“其實在節能減排方面,以及為寧夏經濟建設及生態環境治理方面,華電可以做得更好?!壁w曉東說。
自2012年9月12日國務院批復寧夏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后,如何開放以及開放的重點方向等問題,寧夏決策層在欣喜之余,也有些焦灼。據了解,幾乎所有獲批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省區,都有類似的焦灼。
在自治區決策層發起一輪以問題為導向的區情再認識后,寧夏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思路逐漸篤定。這一思路,實際上是寧夏從偏安一隅到謀求國際化的跨越。在寧夏“十三五”發展戰略中,有這樣的表述:“寧夏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這對交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盡管寧夏在此前的發展中交通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發展,但依然與西藏一起,成為兩個未開通高鐵的省區。交通依然是寧夏對外開放的一個掣肘。在劉雨看來,寧夏要對外開放,打通通道首當其沖。
2016年寧夏“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陸上、空中和網上絲路三條通道。
空中通道中,對外,寧夏依托阿聯酋航空公司使用第三、四航權,構建銀川經停迪拜面向中東、非洲和歐洲的國際航線;依托阿聯酋航空公司的第五航權,構建銀川經停韓國仁川面向東北亞、美洲的國際航線;依托春秋航空,構建銀川經停香港面向東南亞和大洋洲的國際航線。
目前,四川航空公司已開通了成都-銀川-迪拜航線,阿聯酋航空公司定于今年5月3日開通迪拜-銀川-鄭州航線,7月、9月將分別開通迪拜-銀川-杭州和迪拜-銀川-重慶航線。據了解,國家民航局計劃今年適時向卡塔爾航空開放銀川河東國際機場第三、四、五航權。
對內,則加快構建西北地區經銀川至華北、東北地區,中南地區經銀川到西北地區,華東地區經銀川至西北地區的“米子型”航線網絡。
屆時,寧夏將開通更多到絲路沿線國家的航線航班,與80%以上的省會城市實現直飛,空中通道將進一步延伸,航空經濟作用將凸顯。
陸上,將開工建設中衛至蘭州、銀川至呼和浩特高鐵,與全國高鐵網連通。建設銀川至百色、烏海至瑪沁寧夏段等高速公路,深化與天津港、烏力吉、霍爾果斯等口岸合作,拓展多式聯運。據了解,“中阿號”國際貨運班列1月15日的開通,填補了寧夏沒有直達境外鐵路貨運通道的空白。
網上絲路則是要啟動寧夏樞紐工程,建成寧夏郵翔國際物流快遞中心,建設中阿航空郵件分撥中心、跨境電商交易服務平臺,支持建立“海外倉”和展示中心。
在交通方面,寧夏將自己定位為具有一定經濟影響力的國際區域性交通通信樞紐。在全方位開放的戰略實施后,寧夏的國際化進程將會加快。
寧夏商務廳廳長陳生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寧夏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重要支點的定位,意味著寧夏對外開放的重點方向是向西深入阿拉伯國家、中亞北非乃至歐美。
除了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外,寧夏擴大對外開放還有一張王牌,寧夏連續舉辦了多屆中阿博覽會及中阿經貿論壇,中阿博覽會已經成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
經過幾年的努力,中阿博覽會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借助中阿博覽會,寧夏在經貿投資、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簽約了一大批協議、項目,“引進來”與“走出去”逐漸協調起來。同時提升了銀川和周邊城市的國際化水平,推動了寧夏以國際化的眼光來思考問題。
2016年1月,寧夏中阿萬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阿曼杜古姆經濟特區簽署了“中國產業園”整體開發協議。據了解,阿曼“中國產業園”首批投資項目已經確定,涉及光伏組件、水泥、建材、酒店、汽車等,入園企業除了來自寧夏,武漢、大連、秦皇島等多地企業也主動加入進來。
此外,寧夏在阿聯酋、埃及等六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境外銷售中心,與海灣六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相機簽署了清真食品標準互認協議,為清真產業國際化創造了規則條件。
寧夏的對外開放不單單是向西開放。寧夏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鞏固提升歐美日韓和港澳臺等傳統市場,積極拓展與絲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近年來,寧夏與天津、福建、江蘇、廣東、山東等沿海發達省市加強合作,采取對口幫扶、“飛地”園區等跨境跨省合作方式,積極對接與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引進來,走出去”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正在深耕著寧夏對外開放的試驗田。據了解,2016年,寧夏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動作頻頻。除上述外交部推介活動外,還有“2016中阿博覽會走進埃及”、第十屆中美旅游領導高峰會議等重要涉外活動。
寧夏三面環沙,被烏蘭布和、騰格里與毛烏素包圍,長期干旱少雨,生態基底薄弱,環境非常脆弱,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在寧夏表現得尤為突出。
以往的經驗表明,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是一對宿敵?!笆濉逼陂g,寧夏的發展任務十分繁重,這對本身脆弱的環境構成了新的威脅。
不過,在李建華看來,只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這兩者的關系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寧夏“十三五”規劃提出了生態優先發展戰略,明確要堅守土地、資源、環境3條底線,提出要建設中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和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目標,“美麗寧夏”成為寧夏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
2015年,寧夏編制出臺了《寧夏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哪些區域能開發、哪些區域限制開發、哪些區域禁止開發,都規定得清清楚楚。為了確保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和穩定性,自治區通過人大立法,確定了《寧夏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的法律地位。
“美麗寧夏”的提出,迫使寧夏各級官員不得不重新審視發展與生態的關系。
“十三五”期間承擔“再造一個寧夏經濟總量”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副主任張湧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寧東基地在大發展時期,即對環境保護做了最高要求,出臺了嚴于國家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風險點源24小時連續動態監控和企業在線監控設施第三方運營,五年累計投資78億元,建成了西部最先進的量化控制體系。
履職環保廳廳長不到一年的趙旭輝坦言,寧夏重工業比重高達80%以上,城市燃煤、揚塵及機動車尾氣污染問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全區環?;A設施建設整體滯后。盤點完環保家底后,趙旭輝說,要在“十三五”保持7.5%以上增速背景下確保藍天、綠水、凈土,讓他所在部門承壓巨大。
在他看來,建設“美麗寧夏”重在落實環境保護法,鐵腕治污與監測、監管與執法不容含糊。在落實市縣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層面,他主張嚴苛的“黨政同責”,并引入社會監督舉報,構建環保聯防聯控機制。
承擔“美麗寧夏”戰略生態建設重任的自治區林業廳,將生態建設作為一場攻堅戰役。
林業廳廳長馬金元說:“在寧夏有些區域,種活一棵樹比養一個孩子難?!?/p>
為了建設中國西部生態屏障、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絲綢之路生態防護帶,寧夏林業廳制訂了未來五年的目標:新增造林500萬畝,治理荒漠450萬畝,森林撫育150萬畝,林地保有量穩定在288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5.8%以上,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

上圖:經過堅持不懈的治理,“十二五”未,魅力湖城銀川聲名遠播。下圖:防沙治沙是世界性難題,寧夏治沙技術已走出國門
為確保完成上述目標,林業廳提出像抓精準脫貧一樣,實施精準造林計劃。圍繞人和水兩個關鍵因素,遵循降雨線分布和不同水資源分布規律,全面實施規劃設計、造林小班、造林模式、造林措施、項目管理、成林轉化“六精準”,提高造林質量,不再像散胡椒面一樣浪費資源。
盡管目前生態GDP在統計序列中尚未量化,但生態優先戰略已經在寧夏“十三五”期間被置于重要位置,這意味著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在寧夏有了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