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根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廣義的藥毒是指藥之偏性,用來補偏救弊治療疾?。华M義的藥毒是指藥性強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可能致死。中藥有劇毒、大毒、小毒、無毒之分,古今醫者經過反復實踐發現,通過不同的炮制、配伍、煎煮以及服用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毒性。
一、合理炮制
通過對中藥加工炮制,可降低藥物毒性,方法有“水漂法”、“加熱法”、“制霜法”、“水飛法”等。水漂法可降低半夏、天南星有毒成分烏頭堿的含量,使之口嘗無麻辣感;用糯米炒斑蝥可去除斑蝥素,砂炒或油炸馬錢子,可使其番木堿毒性破壞或減少,此為加熱法;巴豆壓榨去油后,可以減緩峻瀉力,還可減少對口腔及胃腸道的刺激,此為制霜法;此外,還有水飛法、加輔料炮制法等。
二、適當配伍
半夏的毒性成分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肌麻痹,配伍姜后,可有效減輕或消除其毒性?!秱s病論》中用半夏者有49方,其中配伍生姜者有20方,配伍干姜者有13方。
三、控制劑量
使用有毒之藥,應從小劑量開始,若病人無不良反應再逐漸加量,這樣可有效避免和減輕毒副反應,但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服藥前后病情變化。
四、先煎、久煎
研究發現,將有毒藥物先于其他藥物煎煮,可有效降低其毒性成分。如烏頭堿久煎后可充分水解為烏頭原堿,其毒性僅為烏頭堿的1/4000~1/2000,因此,像川烏、草烏、附子等含烏頭堿成分的藥物一定要先煎、久煎。
五、改變服藥方法
鴉膽子味極苦,并且會腐蝕胃腸黏膜,如果用桂圓肉將其包裹或裝入膠囊服用,就能避免刺激胃腸道。
六、改變劑型
改變劑型也可有效減輕毒性,如抵當湯(水蛭、虻蟲、大黃、桃仁)藥性峻猛,則可改湯劑為丸劑——抵當丸,采用峻藥緩投,不傷正氣,正是前人謂“湯者蕩也,丸者緩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