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
人到中年,骨鈣會逐漸丟失。尤其是女性進入更年期及絕經期后,骨鈣丟失便進一步加速,女性65歲以后可能丟失骨鈣達30%~50%(65歲以后男性丟失的骨鈣也在30%左右)。缺鈣使骨密度下降,骨質疏松、動脈硬化等疾病接踵而至。對于老年人來說,補鈣是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生活中有些老年人連續補充鈣劑好多年,骨密度仍低下,甚至患有骨質疏松癥。因此很多人認為,人老了補鈣也沒用。
那么,老年人補鈣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胃酸分泌下降
正常人對各種鈣劑的吸收率一般都在20%~30%,不管是片劑、膠囊、液體、顆粒鈣,還是國產、進口,都沒有太大差異,可任意選用。但如果人體缺乏胃酸,對鈣劑的吸收就會明顯下降。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統功能衰退,大約有50%的老年人會出現胃黏膜萎縮、胃酸分泌減少,胃腸功能不如從前,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了,自然對鈣的吸收率也下降了。再加上膳食中鈣磷比例失調、活動減少,這些都是補鈣后仍然缺鈣的重要原因。
解決方法:采取正確的補鈣方法尤為重要。口服鈣劑一般應在進餐時或飯后立即服用,以減少胃部不適。同時,食物的刺激會使胃酸分泌增加,促進鈣劑的解離。必要時,也可用橙汁、蘋果汁等酸性果汁送服,以提高胃液酸度。建議老年人選擇咀嚼型鈣片,嚼碎后服用,或采用少量多次服用,以提高鈣的吸收率。
原因二:體內激素不足
體內有多種激素可影響鈣劑的吸收,最主要的是維生素D(目前醫學界已將維生素D視為激素類)。老年人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偏低,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維生素D具備促進腸鈣吸收、在骨代謝中促進骨礦化和骨形成、加強腎臟對鈣的重吸收、防止腎結石的發生和調解血鈣水平等作用。老年人補鈣時,應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其他促進腸鈣吸收的激素還有:雌激素、雄激素、降鈣素等。
解決方法:老年人每日可補充維生素D約400IU(10微克),以促使鈣能最大限度地被機體利用。婦女絕經后,體內雌激素急劇減少,鈣在小腸內吸收率下降,補充雌激素后可使腸鈣吸收率增加,骨量增多。絕經婦女如果需要補充雌激素,宜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于絕經后盡早開始。
原因三:鈣元素的量不足
鈣劑標注含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標注每單位制劑的重量;另一種標注含有鈣元素的量,才是真正的鈣含量。例如葡萄糖酸鈣片每片標注1克,但并非含鈣元素1克,其含鈣量只有9%,每1克葡萄糖酸鈣中僅含鈣元素90 毫克;乳酸鈣含鈣量為12%,每克乳酸鈣實際只含鈣元素120毫克;碳酸鈣含鈣量為40%,每1克碳酸鈣含鈣元素高達400毫克。
解決方法:在選擇鈣片時,不能只看說明書上的劑量,而應當了解其含有鈣元素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