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把目光焦點對準金州勇士的時候,卻忽略了馬刺正打出了歷史最佳表現(xiàn)。在前41場比賽中,馬刺35勝6負,追平了隊史2010-11賽季創(chuàng)造的半程勝率紀錄。但在之后,他們又拿下了三場勝利,直到輸給勇士。而在此之前的一波13連勝讓馬刺連續(xù)六個賽季都至少有一次10連勝,這在全聯(lián)盟中排名第一。
往年賽季前半段的時候,馬刺一般是在冬眠,往往要到全明星賽甚至3月份才能睡醒,但這個賽季卻早早清醒過來,讓大家完全摸不清套路。賽季開始的時候,馬刺防守強悍,進攻則略顯艱澀,但在不聲不響中,他們又開始瘋魔了。
一般情況下,強悍的防守和流暢的進攻是不能共存的,一般防守強隊都會進攻滯澀,當年范甘迪手下的火箭,拉里布朗執(zhí)教的活塞,錫伯杜調教的公牛,進攻都如同沼澤里賽跑。然而馬刺這里玩出奇跡來了,他們卻能進攻防守兩不誤,防守效率全聯(lián)盟第一,進攻效率全聯(lián)盟第三,馬刺到底在干什么?誰也無法下定論。這幫家伙就是聯(lián)盟里的老炮兒,在他們的時代,他們叱咤風云,一切都按他們的規(guī)矩辦事,然而現(xiàn)在不是他們的時代了,規(guī)則也變了,他們卻依然能夠如魚得水,混得絲毫不費力氣。
從波波維奇到鄧肯到馬努到帕克,都是極其厭惡庸俗的人,他們的思路通常都是這樣的——如今聯(lián)盟流行什么,我們偏要對著干,你看不慣我,管我什么事?等到大家服了,開始學習馬刺,馬刺卻又不玩這一套了,他們不斷學習,不斷改變,不但在戰(zhàn)術輪換上制造錯位,甚至還要在風氣和潮流上制造錯位,讓所有人碰上馬刺都覺得不習慣不舒服。
而馬刺之所以防守強悍的同時能夠進攻流暢,跟他們的替補陣容有很大的關系。當阿德還在跟首發(fā)陣容經歷磨合陣痛期時,馬刺第二梯隊扛著他們渡過了很多難關。截止到與勇士的比賽之前,馬刺第二梯隊場均轟下41.8分,還能送出11.7次助攻,他們的投籃命中率高達50.1%,這三項數(shù)據(jù)都是聯(lián)盟第一。再讓我們來看看這群替補的年薪:米爾斯米爾斯325萬,吉諾比利281萬,韋斯特150萬,其余幾人加起來不到700萬。馬刺是12輪換,經常八九個人得分上雙的,但本賽季沒有一個人場均得分上20,但比賽中卻動輒贏別的隊20分以上。就是這群替補,他們所有人工資加起來,可能還不夠買一個場均8+8的特里斯坦·湯普森。
馬刺這個球隊,你說他妖也好,怪也罷,老而不死則為賊也行,他們就是這么個客觀存在,你可以不服他們,不喜歡他們,但你無法不承認他們的持久的強大,自1997年開始,任何豪強都有衰落成魚腩的時候,他們沒有,任憑你城頭變幻大王旗,他們總在那里威脅著所有的冠軍爭奪者,并且搶下了五座奧布萊恩杯。這個賽季,他們還沒有在主場輸過球,還沒有人能從AT&T中心討到任何便宜。
馬刺確實比上個賽季強的多,阿德和韋斯特的加盟讓他們擁有了全聯(lián)盟最豪華的前場組合,倫納德和阿德的越來越重要的中距離進攻也讓馬刺找回了類似與2005年巔峰時期的那份穩(wěn)定和堅韌,聯(lián)盟第一的防守就不必說了,他們總是擅長把對手拉進打鐵的節(jié)奏,然后一波流擊潰之。這一連串的干貨看起來相當可怕,如果把棋盤擺開,兵對兵將對將,和波波維奇玩韜略和戰(zhàn)術,估計諸葛亮重生,韓信復活,也只能打個有來有往的平局,因為波波維奇極為擅長玩田忌賽馬,通過錯位優(yōu)勢,替補陣容的優(yōu)勢欺負所有的球隊。
相比上個賽季,馬刺的優(yōu)勢有了更大的擴展和進化,他們有著最嚴密的防守,最高效的替補,最強大的前場,最合理的梯度培養(yǎng)體系,不斷進化的新人,已經可能是有史以來完善的戰(zhàn)術體系。說起來很夸張,但也就是從前馬刺所有優(yōu)點的最終集合,從前馬刺的終極補強。
馬刺惟一的弱點就是——核心球員的青春、體力、健康回不來了,再怎么完善和補強,也補不回巔峰GDP的統(tǒng)治力。所以他們最終能走多遠,還要看天意,但無論成敗,馬刺都教會了我們——團隊應該這么建立!兄弟應該這么相處!籃球運動應該這么贏!
在馬刺,老球員得到尊重,替補和核心一樣受寵,新球員得到關愛,半路加盟的不是為了錢,打不上球的毫無怨言,大家每一天都在學習,都在聚餐、旅游、說冷笑話,沒有比這更健康的環(huán)境了。
馬刺還在默默進化著,不浮夸、不張揚,不隨波逐流,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不斷創(chuàng)造著歷史。
編輯點評
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和可讀性,行文也較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