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超(青海省公安消防總隊, 青海 西寧 810007)
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處置中消防員的安全管理分析
楊文超(青海省公安消防總隊, 青海 西寧 810007)
危險化學品一旦爆炸,將可能出現連鎖爆炸反應,當危險源未清除時,爆炸現場隨時都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而一旦出現化學爆炸,消防員就需要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實施救援工作,因此消防人員在開展救援的同時,還承受著極大的安全風險。因此如何最大程度減少消防員在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中的傷亡,就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基于此本文就從避免消防員傷亡作為切入點,分析了在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中如何開展消防員的安全管理。
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消防員;安全管理
2015年天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特大危險品爆炸事故,與以往事故不同,此次事故中消防員的傷亡總數超過了近三年我國各類事故消防員傷亡的總和[1]。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此次事故的爆炸源為危險化學品,此類化學品極不穩定,受到首次爆炸的影響,產生了化學反應,當消防員進入事故現場時,發生了再次爆炸。經過此次嚴重事故后,消防員在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中的安全問題,就在一夜間就成了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
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中的安全管理是以安全目標作為實施基礎,所開展的一系列決策、組織、協調等管理手段,在實施安全管理之前,首先要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以規避各類隱患為管理目標,并采取相應的手段解決、消除這些安全隱患,起到防止爆炸事故再發生的目的,并最大程度降低人員傷亡。以下本文就從最大程度避免消防員傷亡的角度,分析了在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中如何避免開展消防員的安全管理工作。
青海省在天津大爆炸發生后的第一時間開展了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風險的評估工作,重點對省內64家危險化學品企業展開現場調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通過專項檢查的結果來看,青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風險總體平穩,但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被檢企業的大氣環境防護問題、應急物資儲備、風險防控設施維護等仍存在一定風險。對此,青海省環保部門積極督促并指導這些企業及時整改,同時消防部門也應針對目前青海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問題,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各類突發事故。
危險化學品一旦發生爆炸,將會出現一系列連鎖危害反應,例如爆炸產生的毒害氣體,以及再次爆炸等問題。例如天津大爆炸中當第一輛消防車趕到爆炸現場,就發生了二次爆炸,造成了消防員的慘重傷亡[2]。除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的自身特性因素外,消防員自身的因素也是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處置中造成傷亡的重要原因。
2.1 安全意識方面的因素
消防員日常訓練著重于消防技術的培訓,卻很少重視人員的安全教育,導致消防員并不具備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包括青海在內的各省消防隊員都是以培養不畏艱險、保衛人民作為思想意識的主要培養方向,但只有在保證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實施救援工作,消防員以保護百姓財產與生命作為使命,這種道德情懷雖然十分值得欽佩,但筆者仍然希望消防人員在強化消防技術培訓的同時,還應當強化自身的安全意識培養,顯然目前全國各消防部隊在此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2 撤退意識不強
當出現危險化學品爆炸時,爆炸現場可能會產生毒害氣體,如果沒有做好防化措施,應當及時撤退,避免因毒害氣體造成傷亡。此外如果通過噴水滅火起不到效果,就要分析是否存在金屬鈉等物質,此種情況就應當及時撤退,由防化部隊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3]。如果此種情況沒有及時撤退,反而加大噴水滅火力度,將會帶來劇烈反應,進而再次發生爆炸,帶來人員傷亡危險。這一方面是因為消防員撤退意識不足所造成的,另一方面還以消防人員缺乏相關知識有關。
2.3 爆炸現場掌握不到位
以天津大爆炸為例,首次爆炸發生后,消防部隊接到通知后,按普通火災的方式立即趕赴現場,當剛到現場時,就發生了二次爆炸。造成這一慘劇的重要因素,就是因為消防部隊沒有首先分析事故現場的危險性,缺乏對危害風險的足夠認識,當依然存在很大爆炸風險的情況下進入現場,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4 危險化學品爆炸處置難度大 風險高
危險化學品爆炸的情況復雜,且此類化學品往往極不穩定,很容易受到首次爆炸的影響,發生化學反應,引起再次爆炸,并釋放毒害氣體與熱量,同時爆炸碎片也會因爆炸的沖擊在500米范圍內飛散,在爆炸沖擊波的影響下,還會對附近的建筑物、設備等帶來震蕩影響,導致建筑松散甚至坍塌,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消防員的人身安全。
3.1 強化安全意識
消防部隊的日常訓練除強化消防技術的培訓外,還應將安全意識與安全防護知識作為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4]。以青海消防部隊為例,在日常訓練中,要充分分析省內各主要危險化學品企業可能存在的事故風險,并針對不同的風險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訓練消防員的自我保護能力。并針對轄區各化學品企業的化學品類型,以及相關的消防知識展開專項培訓。此外消防部隊還要購入先進的現場偵查以及防護設施與裝備,例如氣密型防化服、毒氣防護設備等。在發生危險品爆炸事故時,指揮人員應當再次對消防員強調消防中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絕不可強行進入危險區域。
3.2 立足偵檢 強化對爆炸現場的情況掌握
當發生危險品爆炸事故時,消防指揮人員應當先對爆炸事故現狀進行風險評估,消防員先趕赴事故的邊緣區域,絕不能直接進入核心區,在正式進入核心區之前,由偵檢人員通過對爆炸現場的情況、特點以及毒性等方面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手段,如佩戴防毒呼氣裝備等,并監督人員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消防及搶險車輛,以及民間志愿者車倆需停靠在遠離爆炸區域的安全位置,避免因車輛火花造成爆炸[5]。同時還應分析爆炸燃燒物的具體性質,合理選擇滅火方案,避免再次發生爆炸。
3.3 實時掌握現場情況,果斷撤退
從危險性較大的區域撤退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傷亡,并爭取時間對危險性較小的區域進行搶險,掌握消防的主動權。在危險品爆炸事故中,如果沒有排除危險源,那么很可能出現再次或多次爆炸,因此消防指揮員必須時刻掌握現場情況,分析爆炸風險,并在日常訓練中學習相關知識,明確各種類型的爆炸前兆,果斷撤離存在爆炸風險的危險地區。例如在2008年廣西廣維企業就因大火造成連環爆炸,并釋放毒害氣體,共30余個儲罐爆炸,在爆炸事故處置過程中,因采取了有效的撤戰術,并沒有出現消防員傷亡情況。
在進入到事故核心區域前,要先確定出現突發險情后的人員撤退路線,如果在處置事故過程中遇到了再次爆炸,指揮員可不經請示,直接組織消防員撤離,撤離要以保護消防員的生命安全為主,撤離時不帶器材、不開車輛。
3.4 強化各部門的聯動機制
當出現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時,包括消防部門、特警、公安、安監、防化部隊在內的多個部門都會及時趕赴現場,消防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不同部門間的協調聯動,消防人員應確定好警戒隔離位置,配合公安、交警將群眾疏散到警戒線外,并在這一過程中對受驚嚇的群眾給予心理疏導,安撫群眾。
綜上所述,危險化學品爆炸的情況復雜,且此類化學品往往極不穩定,很容易受到首次爆炸的影響,發生化學反應,引起再次爆炸,因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的特殊性,消防部門應當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方案,將消防人員的傷亡事故降至最低。此外爆炸事故發生后,會有很多群眾被困其中,一些來自社會與媒體的壓力,也會迫使消防人員強行深入風險尚未消除的危險區域,這就很可能造成被困人員沒有被成功救出,而消防員同時也出現傷亡的悲慘局面。因此筆者也在此呼吁,當出現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時,不要給予消防人員過多的精神壓力,希望社會各界能對消防人員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眾志成城,共同抵御災害事故。
[1]范茂魁,李海江,王媛原,趙玲,莫穩權.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時避免消防員傷亡的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1,06:20-23.
[2]邊歸國.環保消防聯動處置石化企業及園區突發環境事件分析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02:41-45+64.
[3]李健,白曉昀,任正中,吳軍.2011~2013年我國危險化學品事故統計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06:142-147.
[4]佟淑嬌,吳宗之,王如君,多英全,易高翔.2001-2013年危險化學品企業較大以上事故統計分析及對策建議[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03:129-134.
[5]曹敬燦,梁文艷,張立秋,時圣剛,封莉,孫德智.危險化學品污染事故統計分析及建議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S2:4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