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工會 劉永青
煤炭企業“職工之家”建設的幾點思考
□山西省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工會 劉永青
中國工會十六大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提高服務科學發展、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努力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筆者認為,“職工之家”建設是提升基層工會工作活力,有效服務職工的重要載體。因此,在煤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如何把煤炭企業工會建設成為深受職工群眾信賴的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職工之家”,成為煤企工會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職工之家”是企業工會服務職工的載體,是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煤炭企業工會的“職工之家”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
1.工會干部素質參差不齊,基層工會建家工作不同步。
煤炭企業職工文化程度不均衡,有些工會干部對建家的內涵不清楚,缺乏深刻認識,認為“職工之家”建設就是開展幾項活動,甚至認為建家工作是工會某個部門的工作,與自己無關,重視程度不夠;忽略了“職工之家”建設在提高企業履行職責的能力和營造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中的重要作用。
2.硬件設施維護和實際工作不到位。
部分單位在建家初期配備的許多硬件設施,未能在職工中進行宣傳,對設施設備未能進行后期維護,導致許多設施閑置,比如職工書屋和健身房、學習園地等場所設施利用率不足,利用時間不夠。有些基層工會干部沒有對職工進行引導,從而導致職工不清楚“家”的功能,不清楚“家”的含義,只是建設了表面上看上去是“家”的地方,職工參與度較低,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家”的氛圍不夠濃厚,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不強烈。
3.工會干部缺乏工作熱情,軟件設施不完善。
一些基層單位工會在建家過程中,只注重活動場所和設施設備的建設,忽略了對軟件設施的完善和建家的實質內容,雖然改善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很重要,但衡量職工之家是否名副其實,最重要的是職工對“家”是否相信和依賴,是否把自己當作“家”的一員。有些基層單位缺乏對工會干部的培養,一些工會干部身兼數職,不能專心從事工會工作,身心疲憊,使建家工作滯后,得不到有效實施。
首先,要轉變企業工會干部的思想觀念,提高對建設“職工之家”的認識,找準著力點,注重工作實效,讓基層單位工會自覺開展“建家”活動。以“建家”強企為宗旨,提高企業工會的整體水平。探索工會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加強對“職工之家”的管理,鞏固已有成果健康發展,使廣大職工地位得到尊重,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得到增強。
其次,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把握“建家”方向,適應和改良內部環境,把工作細化到班組、區隊,讓職工積極參與“建家”工作,鞏固陣地,夯實基礎。工會組織要在“建家”過程中提升職工思想和文化素質,提高職工業務和技能水平,加快工會內部自主創新,維護和實現職工的根本利益,激發職工“建家”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第三,要與時俱進,把“建家”工作與企業工會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結合起來,全面構筑工會工作新格局,實施民主政治推進工程,大力開展文化建設工程,實施送溫暖保障工程,積極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要在“建家”過程中樹立職工的責任感,在繼承中發展,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傾聽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集中職工群眾的智慧,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
1.統一“建家”標準,形成考核機制,提高基層工會的“建家”積極性。
建設“職工之家”是企業工會的整體任務,不能靠個別部門或工會干部的應付來完成,要讓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進來,為建家工作出謀劃策,要讓職工明確建家的目的是服務職工群眾的。工會每年對建家工作進行總結,完善考核制度,逐級考評,依靠會員進行考核驗收,建立“會員評家”制度,對在建家工作中表現出色、職工滿意的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于惰性工作,不開展建家工作的單位進行必要的懲罰,并給予批評教育和幫助,促進企業工會工作全面開展。
2.利用互聯網+模式,豐富“職工之家”建設的實質內容。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興起,手機成了職工群眾的主要媒介,QQ、微信、微博等成為職工之間互相了解和溝通方式,企業工會應該建立“職工之家”公眾平臺,讓職工群眾通過這一平臺了解建家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將建家的標準、程序、制度等展示出來,讓職工隨時隨地都能關注建家工作的進展,及時給予反饋。此外,企業工會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的重點工作與建家工作結合起來,多進行貼近職工生活的建家活動,增強職工共同建家的責任感。
3.注重職工的身心健康,滿足職工精神需求。
近年來,社會發展速度逐漸加快,職工的身心壓力也越來越重,容易導致亞健康和思想負擔,促使職工工作懈怠。企業工會要關注職工的健康狀況,尤其是煤炭企業,井下職工的安全健康等一系列問題呈現出來。因此,企業工會的所有工作都以安全為主,要保證職工工作環境和自身的安全,做好防護工作,同時也要向職工大力宣傳安全的重要性,大力推進職工素質提升工作,鼓勵職工安全工作,健康生活。
4.做好職工“娘家人”,提供服務職工的平臺。
企業工會要讓職工感受的“家”溫暖,就要認真對待職工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把職工的事作為最重要的事來看待和解決,讓職工感受到“娘家人”的熱情和關心。同時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職工的原則,做好困難職工的幫扶慰問工作,加強心理疏導工作的開展,為職工排憂解難,適時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及時排解職工的負面情緒,幫助職工解決工作和生活壓力,培育職工豁達、樂觀的心態。工會干部要建立領導與職工的溝通渠道,建立家庭走訪制和干群聯系會,形成上下融合的氛圍。
5.將建家工作融入工會工作大格局,推動企業工會工作整體發展。
建家工作反映了企業工會整體工作水平和效果,是提升工會整體工作的有效手段。同煤集團工會在2016年工會工作會上提出了其“十三五”規劃工作思路:普及建家引領,提升技能建功,創新服務升級,實現共同夢想。就是以建家工作為著力點,促進安全生產,維護職工權益、推動職工創新,引領和帶動基層工會組織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以“技能大提升,成果大展示”活動為平臺,組織引導職工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工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轉變服務理念,擴大服務對象,提升服務質量,由特惠向普惠轉變,由困難幫扶向多元服務延伸,由傳統模式向“互聯網+”拓展,切實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國夢、企業夢和職工夢有機結合,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讓職工在助推企業發展的同時,共享企業的發展成果。